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冷出來的農業文明,什麼是“新仙女木事件”?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22日 -
:       
 

梵觀點

經常去戶外的人可能會看到在高海拔的山地,見到一種匍匐在地,一叢一叢開百花的植物。它們會給你的戶外旅行增添一些可看的素材。這種植物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仙女木”。

仙女木是薔薇科仙女木屬植物。屬於常綠半灌木,根木質;莖叢生,匍匐生長,一般高3-6厘米,分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高山地帶。
在中國分布於新疆中部。性喜溫暖和陽光照射的生態環境,能耐寒,耐幹旱,要求在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通氣透水的砂壤土中生長。

氣候變化的標杆

上圖是上海自然博物館中的極地仙女木標本,采集於北極地區,由於它們怕熱喜冷的特點,通常其生長範圍會隨著寒冷天氣的南進而向南擴張,因此地理學家或古氣候專家把它作為寒冷氣候的標志。科學家在歐洲的苔原化石地層中,兩次發現了仙女木與低溫相關的證據,因此認定仙女木是一個極好的低溫環境指示物種。

在距今大約1.7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以後,地球氣候開始變暖,氣溫逐漸地回升。兩極、北美和北歐的冰川開始消融,海平面逐漸上升,當時中國渤海、黃海地區大片的中緯度草原被海水淹沒。到了大約距今1.3萬年前,北美和北歐的冰雪已經融化了相當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開,陸地上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但是,就在大約12640年前,全球的氣溫又突然陡降,世界各地再次轉入嚴寒,兩極和阿爾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蓋向周圍持續擴張,許多本來遷移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批死亡。這一次降溫過程突然而劇烈,在短短十年內,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大約7、8℃。並且這次降溫持續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氣溫才又開始回升。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件”
。它的得名由來是:在歐洲這一時期的平原沉積層中,發現了原本在北極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化石,仙女木的殘骸。更早的地層裏也有同樣的兩次發現,分別稱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

氣溫降低7~8度,看似就像今年冬季的一場寒潮天氣,今冬全國各地已經從冷藏到冷凍經曆了幾次了,有網友調侃,“小夥伴們早晚凍死在天氣預報裏。”但是一場寒潮往往幾天就過去,然而新仙女木事件的這場全球大降溫卻一下持續了超過千年!想想都有點恐怖。

新仙女木事件是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北部阿爾露德剖面粘土層所發現的八瓣仙女木花粉而命名的,又稱為Y.D事件,簡單來說就是在距今1.29萬年~1.16萬年時,原本正處於變暖期的地球變暖進程突然中斷,並出現全球性的快速氣溫下降,整個事件持續約1200年,全球平均氣溫在該事件中下降6℃。

而因此對地球上的生態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這一時期,仙女木繁榮生長的同時,但卻給很多大型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諸如大家所熟知的猛獁象、劍齒虎和披毛犀就是在這次寒潮中陣亡了的,新仙女木事件不僅弄死了很多史前大型動物,而且重創了史前的古新印第安人。克勞維斯人因此突然消失,原來生活在中高緯度地區的古人類種群要麼被淘汰,要麼被迫向低緯度地區遷徙,因此新仙女木事件對石器時代文明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殺光猛獁象的克勞維斯人

大約13000年前,克洛維斯文明以其特有尖尖的石質工具而聞名,他們擁有特定的工具來獵殺大型哺乳動物,並以此席卷了整個北美洲大陸。曾有假說,猛獁象就是被克洛維斯人殺光而滅絕的。並且根據考古發現,至少在14500年前,古人就已經遷徙到了現今南美洲智利中南部的蒙特沃德(Monte verde),那裏後來發現了一處重要的原始石器遺址。但是,關於克洛維斯文明的後代與其它南美洲其它文明的後代之間的關系,卻一直撲朔離迷。

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克洛維斯文明遺跡可以追溯至11500年前末次冰期,克洛維斯文化大約於13500年前出現,維持的時間大約在200到800年之間。而他們卻在大約9000年前又神秘消失了,他們是怎麼消失的呢?

德國人類科學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北美克洛維斯文明,曾擴張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假設。但終究他們沒能在中、南美開花結果延續下來。但科學家發現大約9000年前,克洛維斯文明DNA卻在繁衍中神秘消失了。而今天的南美人中也沒能發現存在克洛維斯文明的DNA。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大衛·賴克說,當時可能發生了大洲範圍的人口替換。簡單來說,就是克洛維斯人被其他人種代替了。當然關於克洛維斯人消失的另一假說是,新仙女木事件是導致這個種族滅亡的直接原因。

彗星撞地球還是洋流改變導致?

一直以來,新仙女木事件的誘因都認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導致洋流改變所導致的。

眾所周知,地處高緯的北大西洋沿岸各國,到了冬天,並不像其他相同緯度的地區那麼冷,這是由於受一個由低緯流向高緯的 “北大西洋暖流”暖水海流影響造成的,而推動這些海流運動的動力,是不同海域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差異,人們將其稱之為“溫鹽環流”,它就像空調機那樣,把低緯的熱量帶向高緯,使熱帶不會過熱,而寒帶也不會過冷。

如果氣候變暖,分布在格陵蘭島、北美和歐洲北極地區的冰川就會大量融化,大股淡水流向北大西洋,一下沖淡了在此處本該下沉的高鹽度海水團,低鹽度的海水密度相對較小,不能下沉,此處的“溫鹽環流”便停止運轉,繼而像塞車一樣,大西洋南部溫暖的海水也無法北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也無法從好望角方向為大西洋補給。於是,全球的“溫鹽環流”就停止了。

支持這種假說的證據之一是8400年前的一次冷事件。在8490年前,北美的冰雪還沒有完全消融,在那裏有兩個被冰川形成的大壩圍成的大盆地,積滿了水,形成大湖。這兩個大湖,一個叫阿加西湖(Agassiz),一個叫奧吉布韋湖(Ojibway)。它們的面積大約分別相當於美國的五大湖吧,儲水量也大約相當。公元前6400年,一直充當緬尼托巴湖大壩的冰塊忽然崩裂,緬尼托巴湖決口,大量淡水經由哈得遜灣注入北大西洋,通過上面所說的機制,引起了一次持續幾十年的北半球降溫事件。之後,氣溫回升。但是公元前6200年的時候,奧吉布韋湖也忽然決口了,又引起了一次降溫。這兩次事件隔得很近,所以把它們合在一起,稱為8200年前冷事件。

最近,又有研究發現,很可能是因彗星撞擊所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和他的同事們提出多項古生物學和地質學證據,證明12800年前地球曾遭遇大塊隕石(或彗星)撞擊,導致氣候巨變。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

科學家認為,這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的隕石坑應該是墨西哥、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發現的幾個隕石坑中的一個。而在五大湖區墜落的隕石直接摧毀了前面提到的克洛維斯文化聚集地,所以他們突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但這一假說並未獲得歷史學界的普遍認可,很多科學家都將新仙女木期的氣候變冷完全歸因於地球氣候系統周期性變化本身。

位於格陵蘭冰川下的隕石坑

此前支持撞擊假說的證據絕大多數都是在北半球發現。詹姆斯·肯尼特和他的同事們在位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智利Pilauco Bajo遺址進行了研究,在有12800年歷史的沉積岩中發現了大量微小球體。科學家認為,這些微小球體為撞擊球,即隕石墜落時受高溫影響產生的岩石融化痕跡。這些球體所在的岩層鉑金和黃金的濃度極高,還含有自然界中少見的天然鐵顆粒。此外,科學家還在古老塵埃中發現了碳微粒和燃燒痕跡。

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那麼新仙女木事件對人類文明進程帶來了什麼影響呢?最重要的是攝食方式出現了改變。具體來說就是流動式采集生業在許多地區被定居式加工采集生業取代,並可能促進了農業的出現。

首先,獲取食物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在溫暖的氣候下,植被茂密,水量充足,大型哺乳動物、水果等自然資源的數量多、密度高,原始人類的采食效率高。在這種情況下,狩獵采集的生業方式更為經濟,原始人類的食物需求容易得到滿足。然而在氣溫下降之後,食物鏈受到影響,大型哺乳動物南遷或生長減慢,可供采集的植物類食物數量減少,原始人類為了獲取更多的食物,必須增加覓食範圍,也就是說會在更大的範圍內流動。

實際上,在考古記錄中也出現了支持流動性上升的證據,例如石器體積下降,笨重的砍砸器比例下降,靈活的細石器比例上升等等。解釋這種現象很簡單,就是在食物密度下降時,原始人類需要攜帶工具和武器頻繁移動。

隨著幹冷氣候的繼續演進,原始人類擴大收集範圍的策略顯得越發不經濟,花在大範圍采集上的熱量可能已經無法通過由此得來的食物彌補,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終於開始新的采食策略——拓寬食譜。在考古學記錄中,拓寬食譜的標志是廢物堆中出現了大量小型動物骨骼、堅果殼,而大型哺乳動物的比例下降,也就是說原始人開始吃之前看不上的食物了。

在這個階段中,和人類行為變化同部的還有生態環境的變化。喜暖濕的植物讓位於喜幹冷的植物。以中國北部為例,中國北部地區的山前地區出現了大片的橡樹林,這為居住在這些區域的人類提供了新的食物來源。橡子澱粉支鏈度高難以消化吸收,且含有較多的單寧不易除淨,因而其加工品仍有澀味和對中樞神經有毒害作用,所以采食橡子的原始人類必須對其進行深加工——將橡子磨碎後水煮,以充分去除其含有的丹寧,並使橡子澱粉更易吸收。

這樣複雜的加工流程促使人類必須花更長的時間、使用更複雜的工具對獲得的植物性食物進行加工,這一方面使人類在單一地區居住的時間變長;另一方面使新的工具產生,用於研磨的磨盤、磨棒大量使用,原始的、用於儲存和加熱的陶器出現。

在新仙女木事件後,另一個變化帶來的影響,那就是古人類居住的亞熱帶-溫帶地區四季變化更為分明,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雨熱變化擴大。在四季分明的氣候下,夏季和冬季人類可以獲得的食物是完全不一樣的,夏季食物豐富,冬季食物稀缺,人類開始注重食物資源的儲蓄,以免在食物匱乏的冬季挨餓。於是一方面古人類開始群集有用於在冬季儲蓄食物的長期定居點,並開始建造用於儲存食物的窖穴——這可能導致了最早的建築出現,另一方面開始選擇儲備易於保存的食物——耐保存、熱量高的禾本科植物的種子可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人類的視野並被人類不斷有意無意的食用和選育。而我們知道,目前人類主食中小麥、水稻、大麥、粟、玉米都是禾本科植物,這絕不是偶然的。而禾本科一年生,可雜交,適應力強,熱量高的特點讓處在寒冷環境的人類因此受益無窮,不用到處狩獵找食物,在種植禾本科植物的過程中促使了農業的出現。

梵觀點:人類靠技能能走到今天,很多時候都是被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