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非遺過大年:庫車龜茲銅器,歷史文化印記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10日 -
:       
 

新疆人文風物

作家 新疆作家協會 代表作: 行走龜茲,本地資訊優質創作者,旅遊達人,Vlog達人

眼看臨近春節,庫車市展示了當地非遺文化項目,有銅器、刺繡、靴子、陶器和歌舞等,我覺得其中的銅器手工藝制作,是最有歷史文化內涵的非遺項目,無論從銅器的材質,還是銅器的圖案紋飾,都充分代表了龜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有著七代傳承的手工制作銅器,足以見證了庫車豐富的文化歷史。

去年四月底,當再次尋覓庫車老城那家銅器店時,我卻發現店門緊閉,問及旁邊的人,說是店主有事關門了。這家銅器店,是庫車最老的銅器手工制作店鋪。順著人民路,走過庫車河上的龜茲古渡大橋,繼續向前行走,兩邊盡是琳琅滿目的特產店,賣幹果的、皮帽的、蜂蜜的、衣服的、陶器的等等,有點讓人眼花繚亂和目不暇接。

行至第一個路口,右拐有一條巷子,右邊有一排門面房,其中有一家“祖業手工業銅品店”,這就是庫車最老的銅器制作店了。如果來得湊巧的話,未走到跟前就能聽到“叮當、叮當”的聲音,從一家門面房內傳出來。這家銅器店的主人是年近七旬的卡德爾·尼亞孜,平時,這位第六代非遺傳承人不在店裏忙碌,就是大兒子買買提·卡德爾在店裏敲敲打打,聽他說自己的弟弟在家裏制作銅器,這樣可以省去不少成本。

如今,卡德爾·尼亞孜年齡大了,從事制作銅器已力不從心,他把祖傳的手藝傳給了兩個兒子,算是第七代傳承人了。他說,銅器品不像以前生意好了,現在的新時代新社會家家戶戶都使用瓷器和鐵器,只有一些懷舊的家庭,還是喜歡用銅器制作的餐具,那樣家裏就有一種古樸和典雅的氛圍。

作為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卡德爾·尼亞孜說從小就跟爺爺和父親學手工制作銅器的技藝,他聽爺爺講銅器制作在清朝時非常盛行,祖上的生意做得也很大,據說祖上的學徒達到上百人,發展到現在只有家裏人代代相傳,才沒有丟失祖傳的手工技藝。其實,在清代時期,他的祖上就是為龜茲王宮專門作銅器手工制品的師傅。

要追溯更遠的年代,最早可以到漢唐時期,那時龜茲境內盛產金、銅、鐵、煤等自然資源。據歷史記載,漢代的龜茲就已存在銅器制作的技藝,龜茲是西域鑄鐵打造武器的最大兵器產地。根據出土的文物來看,在漢代以前龜茲就有簡單的銅鐵制作,但使用量最大的還是生活所用的陶器。

采用古老的制作技藝,如今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需求了。卡德爾·尼亞孜早已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由於市場上的購買力不足,銅器的使用顯得不是那麼趕時髦適應新時代,再說純手工費時費力,也沒有機械加工出來的精美。他想把祖傳的技藝發揚光大,但卻存在市場銷路的制約。如果要購置現代銅器加工機械,那需要一筆巨大的開支,這對能維持生計的手藝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手工銅器制作,是一件非常細致的工作。一般要先設計好制作銅器的模型,然後再進行材料切割,並在接口的地方要用火燒,再用鐵錘使勁敲砸,切實讓縫隙粘合成一個整體,大體完成以後,再細細地用工具采取敲、捏、磨等方法完成最終的造型。最難的是在銅器上雕刻紋飾,如果掌握不住技巧,就很難在堅硬的銅器上雕刻出想要的圖案來。

我曾仔細觀看過卡德爾·尼亞孜店裏的銅器制品,那些擺放在銅器展示櫃裏的樣品,幾乎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紋,比如果盤內的花紋有佛、蓮花、孔雀等圖案,餐盤內有植物等圖案,高頸水壺上有菱形格等圖案,這些都和隋唐時期的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並且能在庫車市及周圍石窟裏的壁畫上找到相同的圖案,這些都充分見證了龜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如今,庫車市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年給予傳承人一定的補貼,目的就是為了讓傳承人將這些非遺項目繼承傳承和延續下來,不至於讓古老的手工技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現在國家和地方非常重視非遺文化,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出非物質文化產品,不斷向世人展示非遺文化項目的價值和意義。党和政府的這些舉措,將為非遺項目帶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讓傳統文化與民俗技藝重現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