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0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21日 -
: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登上雄偉的八達嶺長城,有沒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慨?相較於雄踞祖國北方的長城,楚長城可以說是長城中的老大哥,年齡自不必說,單單修築工事來說困難也是不容小覷。
楚長城是我國修築最早的長城。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楚國為"控霸南土,爭強中國",約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滅鄧之後,在南陽東北開始修築長城,設繒關。該長城自隹隹(今魯山境)經方城山,達比陽(今泌陽)入唐河。戰國時又展築,西循伏牛山脈及白湍河分水嶺入鄧縣。"楚恃以守衛其北境"。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聯軍與楚對峙於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齊軍。屈完對齊桓公說:"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齊遂與楚訂盟,史稱"召陵之盟"。該長城比齊長城早約300年,比秦統一後大規模修的長城早約460年。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中原大地常常狼煙四起,這些扼據在楚長城附近的烽火台,成為防備敵人來侵的前沿哨所,前方一旦發現風吹草動,就會率先在烽火台最高處點燃牛糞和濕草,平地上的這股黑煙,成為相聚幾里遠的接力傳報信息的信號。一處接一出狼煙飄向天空,宛如射向天空的巨型煙花,看到者神經緊張起來。接到信號,守備者會早做準備,披甲上陣,據守城牆,指揮作戰,一時間,殺聲、呼叫聲、慘叫聲四起,而戰爭之後,血染甲衣,城牆之下屍橫遍野,這種短兵相接的肉搏戰加上城牆,應該成為那個久遠年代你爭我奪,睚眥必報的血腥場景,而「亡,百姓苦,興,百姓苦」的吶喊,藏在百姓心頭,成為一代代人心頭的一場劫難。
修築長城是為了保護疆土,保護生活在裡面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歷史註定不是這般平常,註定會在更遼闊的疆域上寫上大大的社會進程史,伴隨著戰爭、繁榮、消亡與萌芽,秦朝的大一統,並沒有消亡楚長城,而是把這一行制放置在更遼闊的北部,在更雄俊的高山與峽谷之間,修築著更大的一道城牆,昭示著一個大秦王朝更大的野心與抱負。
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讓人們再次把目光匯聚到這些塵封在歷史煙雲中的斑駁城牆,而楚長城遺存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駐馬店市區西部縣區的密林深處,宛若打開一本留有餘溫的歷史密碼,眼前出現一幕幕楚國社會經濟世俗的歷史畫面。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手握長劍玉飾柄,身佩美玉響叮噹。瑤席四角玉鎮壓,純美香花手中拿。
「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蕙包蘭裹祭肉香,進獻桂酒香椒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這是《九歌.東皇太一》裡面的描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楚國祭奠東皇太一時的儀式。衣袂飄飄,峨冠博帶,憂國憂民,心系蒼生。這是筆者眼中的屈原的形象,從中也可以管中窺豹,感知歷史上曾有那麼一個時代,諸侯割據,你爭我伐,分分合合,一刻不停。而楚國,曾經的一方大國,曾經令周圍小國聞之不寒而慄的諸侯國,也早已經煙消雲散,隱藏在歷史的煙雲中。
而通過探訪楚長城,對於了解歷史,關照時代,提供了一個很小的切口,在楚長城遺址處探訪,見微知著,不得不感佩古人,真的了不起!
楚長城,我國修築最早的長城
泌陽縣楚長城資料非常豐富,主要分布於東部和北部,從地理上講扼控了南陽盆地東出北進的要道。南北跨度長達210華里,歷經象河、春水、付莊、賈樓、王店、高邑、馬谷田、泌水、花園、羊冊、郭集、黃山口、下碑寺等13個鄉鎮,時代均為春秋戰國。
泌陽長城遺產有確鑿詳實的金文和其它史籍記載,經典典籍有《鄂君啟金車節銘文》、《水經注》、《嘉靖南陽府志》、《資治通鑑》等,在長城資源遺存上泌陽也極其豐富且極富特色,保持著「楚方城」的典型原始風貌,在長城涵蓋的諸縣中位列前茅。在泌陽13個鄉鎮中長城蜿蜒,關堡相望,烽遂相連,山險、河險據於要津,獨占楚長城東部半壁江山,素有「宛東岩邑」的美譽。
象河關,曾經烽火四起的重要關隘
春秋時代長城典型的,如象河關,即象河鄉、春水鎮的長城。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霍莊烽火台位於象河鄉象河街西大約2.5公里處,霍莊自然村西側,是春秋戰國前期,楚國修建的楚長城預警配套設施,是目前保存最完善的象河楚長城烽火台之一。於2013年7月公布,泌陽縣人民政府2019年3月立。
初夏時節,麥浪翻滾,我在象河鄉文化科技服務中心主任張林武的帶領下在山坡間尋覓,尋覓楚長城遺址,感受這古長城與烽火台在歷史上曾經所起到的作用。
始築於公元前656年。主要分布象河關,即今象河鄉和春水鎮。象河關段長城資源,包括界碑河山險牆、象禾關牆體、界壕、烽燧以及象禾關遺址、百口井遺址、馬莊遺址、五里堡墓地、老屯冢、諸多山寨等,絕大多處修築於春秋時代,後來到戰國時代又展築或擴建。牆體以夯築為主,以白膏泥鋪地或加層,少數烽燧有堆築現象。遺址規模大、遺物多,多為居住址,如象河關遺址。個別遺址專業化色彩特別明顯,如馬莊遺址即是一處專業的石器作坊遺址,與象河關的修築有密切的關係。
象河關長城是楚長城中修築最早的一段,有明確的文獻,有豐富的民間長城故事傳說,又是文化現象一脈相承最顯著的地方。如古象禾關,至今仍稱象河關(諧音),古親水仍稱春水(諧音)等。故泌陽春秋段長城,即象河關段長城(含象河、春水二鄉鎮)是全國楚長城中保存最完整、最豐富、研究和保護價值最大的楚長城段。這與象河關在楚長城中實有的歷史地位也是相符的,幾乎可以說,泌陽象河關是中國楚長城之首,楚長城研究和保護事業的領頭羊非象河關莫屬。
泌陽春秋時代長城,經長城資源調查確認的總長度為11.5公里,基本走向為東西向,三層縱深。共調查確認了3段牆體、5座烽燧、1處平地關堡、6處山寨、3處居住址。該處長城的防禦體系是:以界碑河山險牆為第一道防禦線,以界壕為第二道防禦線,以牆體為第三道防禦線,以山上要塞翼護兩翼,可謂至臻至美。
楚長城遺址,一個時代的見證
張林武是土生土長的象河人,他帶著記者在林李烽火台遺址、霍莊烽火台遺址和象河關楚長城遺址探訪,詳細講解著這些歷史遺存的功能與用途。恍若打開塵封的歷史,眼前出現歷史上的一幀幀畫面。
據張林武介紹,象河鄉一共有四座烽火台,西側有一座山叫官山,東側就是五峰山。這時候楚國加大縱深完備通訊,以期實現進退有據的戰略目的。經長城資源調查確認的牆體共有9段,烽燧18座,平地土築關堡6處,山寨12座,相關遺存26處,泌陽戰國長城資源可謂碩果纍纍。2006年初,泌陽縣申報第七批省保認真整理上報了《泌陽楚長城》資料,省文物局根據其價值,把該項資料合併,直接上報國保。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在合併項目「長城」中,下有「河南長城」一名,弄下有「楚長城泌陽段」及「楚長城方城段」二名。
泌陽楚長城關堡共25處,其中平地關堡共7處,包括象禾關、重丘古城、虹橋關、比陽古城、舞陰古城、昭越古城、高邑古城等,時代明確,遺存豐富,又有文獻記載,在長城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象禾關、重丘古城等堪稱楚長城上的明珠,飲譽全國。其餘18處為山寨,均據險臨津,是平地重關的羽翼。
泌陽楚長城相關遺存可謂星羅棋布,有序地散布於長城線周圍,是長城的有力佐證,並且是長城文化的重要載體。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0處以居住區、戊卒墓地、古冢為主,以古橋、驛道、石刻等為輔,一般保存較好或一般。
確山縣境內的楚長城是楚國和中原各諸侯國間的防禦體系的一部分,主要用來防禦蔡、道、江等抗楚軍事聯盟。根據「春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和其他相關地圖,同史料中所劃出的楚長城的方位進行比較分析和推測。楚長城進入泌陽後不是終端,而是向前繼續延續延伸,由象河入泌陽,由傅莊鄉向沙河店和老河之間進入確山蟻蜂,並向東沿螞蟻山向南進入老樂山,繼續向西、南分線進入確山縣的瓦崗鄉,竹溝鎮、石滾河鄉、任店鎮。所有關堡、遺蹟、防線、寨垣均處於兩側山中險要,延綿100多公里,山中列城和關堡現已查明的有18處。2010年河南省文物部門首次對確山縣楚長城資源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經初步認定千眼嶺、狼頭寨、平頂山寨、三架山、大小金頂5處關堡;小程莊遺址、程莊遺址、譚冢遺址、京院故城、蕭莊城址、古城遺址、金崗遺址、小汪莊遺址、大甘莊遺址、丁塘南遺址、李崗北遺址11處長城相關遺存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確山縣長城資源的相關遺存中的竹溝遺址、朗陵故城遺址已被公布為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驛城區楚長城遺址屬戰國時代,楚長城遺址主要分布在駐馬店驛城區沙河店鎮和板橋鎮。遺址主要指的是人工城址等構成的關堡,而牆體等已不存在。驛城區境內與楚長城遺址相關的人工城址包括沙河店古城和牛蹄古城等。
2010年5月,河南省楚長城調查隊對沙河店古城進行了重點調查。沙河店古城位於沙河店鄉古城村南及東南,閆台村西北,北有五峰山向南的余脈團山,南有塔山和白雲山。
目前,驛城區認定的楚長城沙河店古城,是省級文保單位,2013年被認定為河南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遂平縣楚長城遺址主要分布在嵖岈山鎮、鳳鳴谷管委會等西部山區,主要用於綜合性戰略防禦,通過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現遺留保存較好古遺址有象山寨、風山寨、平頂垛寨、歪頭山寨、臥牛嶺寨等寨城;遂平縣與楚長城遺址相關遺存的城址文城古城和斗城古城已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時代典型的如重丘、虹橋關,即付莊鄉、馬谷田鎮的長城,是楚長城的延續。
泌陽戰國長城涵蓋了付莊、馬谷田、泌水等11個鄉鎮,如考慮到春秋長城展築和遺址延續的情況,也包括象河和春水二鄉鎮,共13個鄉鎮,分布地域廣、規模大、體系更加嚴密和完備,該部分長城應當在整個戰國時代都不斷建設,隨著戰爭的形勢和進程而不斷擴大和完善。逐漸封閉了整個南陽盆地的東出口及東北出口,並且大大加強了縱深和多層防禦,建築特點仍是夯築加白膏泥層,比春秋時代而言,更加精細和堅固。
呼之欲出,楚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2019年11月,市文廣旅局收到市委辦轉來市委書記陳星書記、宣傳部部長戚存傑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上的批示後,該局高度重視,積極對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並按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安排,及時向省廳上報了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誌性工程暨重點建設項目,協調對接有關規劃編制、項目申報工作。2020年4月9日,戚存傑部長、何晞副市長又親自帶隊到泌陽就楚長城遺址保護工作進行了調研。
楚國長城文化源遠流長,楚長城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春秋戰國),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南陽、平頂山、駐馬店、信陽23處。
為了更好的研究、保護、搶救和合理開發駐馬店市泌陽縣域內的楚長城,擬在象河鄉楚長城遺址及馬谷田鎮下河灣冶鐵遺址分別打造建設基於考古遺址本體,集文物和環境保護與展示、教育科研以及遊覽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楚長城遺址公園」及「下河灣冶鐵遺址公園」。
據河南省楚長城考察隊2010年1月至4月,在象河幾個月的考察結果認定:象河楚長城遺址是目前我國保存狀況最好、預警配套設施最完善、寬度最寬、殘存長度最長的楚土築長城。
根據中辦、國辦《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安排部署,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已全面啟動。我省也於去年底啟動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我局按照市領導批示精神,於2019年11月就啟動了此項工作。制定了我市關於楚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方案,及時安排並組織對確山、泌陽、驛城區境內的楚長城遺存進行了重點調研,收集整理相關資料,按省文旅廳要求,會同泌陽、確山和驛城區及時將有關資料上報省廳,積極協調參與省廳規劃選點工作。按照省文旅廳關於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設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在河北,河南省規劃里對楚長城、趙長城、魏長城都有布局,楚長城占比例多一些,多點規劃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長城節點,依託楚長城精心謀劃「十大長城古村」:葉縣保安鎮、燕山水村、葉邑古城、泌陽象河關、四里店、魯山桑盤村、阿婆寨等。
2020年1月份,市文廣旅局積極與省文旅廳資源規劃處對接,匯報了我市境內的楚長城遺存情況,根據楚長城的歷史資料和現有遺存,對全省楚長城選點規劃工作,並結合駐馬店實際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省文旅廳統籌兼顧,以歷史資料和現有遺存考證為參考,經專家論證,確定了全省16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的重點建設項目。經反覆與省文化和旅遊廳協調對接,結合我市楚國長城文化遺存實際情況,省文旅廳確定以泌陽境內的楚長城遺存為主,規劃籌建重點項目。
通過積極爭取,駐馬店市泌陽楚長城遺址公園項目初步納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實施方案》規劃,列入了全省16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的重點建設項目庫。該項目屬保護修繕、文旅融合類項目,主要用於保護文物修復及配套工程、保護設施基礎建設、包含遺址公園主題展示館的建設(征地、道路、綠化)等,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資金來源: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財政資金、社會資金),擬定於2021年上半年開工,2023年下半年完工,項目的規劃籌建工作正穩步推進。泌陽縣象河鄉交通便利,古文化遺址及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有楚長城遺址五峰山景區,陳平白果樹等各種古遺址及自然景觀30多處。該縣準備在象河關楚長城遺址建設泌陽縣楚長城遺址公園,將打造基於考古遺址本體,集環境保護與展示、教育科研以及旅遊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遺址公園。將建設一座標誌性箭樓,修建一座以楚長城為主題的展示館,及文物本體修復及配套工程、遺址公園展示工程。
跟著張林武這個本地通在溝溝岔岔間尋找,一個橫斷面就是一個斷代史,一段楚長城,就是一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史。修建楚長城初衷就是為了防禦入侵,而在攻伐與征戰中逐步融合與壯大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的進程隨著滾滾車輪快速前進。
從這個意義上講,楚長城遺址,就是半部中國史。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