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水族

魚缸過濾系統:家庭飼養觀賞魚成功與否的深層次原因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26日 - 水族小編  
   

  

江南養魚人

優質創作者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探討過濾系統這個問題?因為:過濾系統對於養魚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養魚等於養水,而養水約等於過濾。反過來說,過濾做不好,等於死魚。

肯定有人反對這種說法。因為古人也養魚,但是古人沒有過濾設備,也就談不上建立過濾系統。咱們現代人養魚,很多魚友是古法養魚的擁躉,也都不用過濾,魚照樣養。

那麼,飼養觀賞魚沒有過濾設備行不行?答案是:行。但是,古法養魚同樣遵循了科學的淨水原理。古人或許不懂得過濾系統的原理,只是他們在大量的實踐中,在犧牲了無數“魚命”之後,一點一點積累了正確的做法,並且將這些正確的方法傳承了下來。也就是說,雖然古人養魚不用過濾設備,但他們不自覺地遵循了淨水的科學原理,這與運用過濾系統殊途同歸,都是維持魚缸內水質的良好與穩定。即便如此,不使用過濾設備的古法養魚,依然比配備了過濾設備的魚缸更難打理,魚也更容易出問題。

這篇分享文章,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解析過濾系統的原理,以及打造魚缸過濾系統的方法。

一、為什麼需要配備過濾系統?

二、過濾系統運行的原理是什麼?

三、過濾系統應該怎麼建立?

四、過濾系統如何打理?

如果你打算將古法養魚進行到底,那麼你更應該了解這些知識。因為養魚的方法千種萬種,沒有對錯之分,但是科學的原理是不變的,也是不可違背的,只有在本質上了解了淨水的原理,才有可能把觀賞魚養活、養好,才能不辜負魚命,進而養出水清魚靚的狀態。

一、為什麼需要配備過濾系統?

要解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從魚缸的“生態”循環開始說起。

你養了一缸觀賞魚,魚生活在水裏,在水中進食,水中呼吸,同時也在水中排泄,魚食的殘渣也留存在水中,魚身體分泌的粘液也都存在於這一缸水中。常識告訴我們,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這缸水就發臭。

魚糞、殘餌、魚體分泌物……我們將這些統稱為水體汙染物。它們以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顆粒物存在於水中,使魚缸的水變渾濁。其實,渾濁的水除了影響觀賞效果,對魚健康的危害倒並不大。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渾濁的,但是生活在其中的魚完全沒有問題。真正致命的,是這些汙染物會被水中的細菌分解,在分解的過程中會轉化出氨氮和亞硝酸鹽。這些物質是有毒的,而且溶於水,肉眼不可見,當它們的濃度在水中達到一定程度,觀賞魚就會中毒死亡。新手魚友們常常納悶:魚缸中的水明明看上去很清澈,為什麼魚還是一條接一條地死去?原因就是氨氮和亞硝酸鹽中毒。

為了讓魚兒們健康地在水中生存,長久地陪伴你,你必須設法降低這些有害物質在水中的濃度。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特別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可以將氨氮和亞硝酸鹽從水體中分離出來。直接粗暴的做法就是換水,通過換水,稀釋這些物質在水中的濃度。第二種辦法是減少氨氮和亞硝酸鹽產生的源頭,要麼減少魚的數量,要麼減少魚食投喂量,要麼及時地把魚糞、殘餌撈出來,通過減少有機物,降低水中有害物質產生的來源。這些方法,就是古法養魚的精髓——水多、稀養、少喂、勤撈魚糞、勤擦缸。要是您能做到以上幾點,古法養魚是可以嘗試的。

如果您做不到如此勤快,那就應該給魚缸配置過濾設備。通過過濾系統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從而達到“淨水”的目的,維持一個適宜觀賞魚生存的水質環境。

二、過濾系統運行的原理是什麼?

過濾系統究竟是怎麼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質的?答案:利用硝化細菌。

我們沒有有效的辦法直接把氨氮和亞硝酸鹽從水體中分離出來,魚友們都對氨氮和亞硝酸鹽深惡痛絕,它們對魚的生命構成威脅,但是,一些細菌,恰恰喜歡氨氮和亞硝酸鹽,以它們為“食物”,依靠轉化氨氮和亞硝酸鹽裏獲取能量,生存和繁殖。

首先,一些以氨氮為“食物”的細菌將氨氮轉化成了亞硝酸鹽,這時候,又有另一種以亞硝酸鹽為“食物”的細菌上場。這種細菌可以將亞硝酸鹽分解成硝酸鹽。硝酸鹽是一種低毒的物質,不會把魚毒死,我們只要依靠少量換水,來稀釋硝酸鹽的濃度,就可以給魚營造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

我們將轉化氨氮和亞硝酸鹽的細菌,統稱為硝化細菌。
所以,硝化細菌不是一種細菌,而是多種細菌的統稱。

這時候,魚友們一定疑惑了:硝化細菌在哪裏?怎麼樣才能擁有它們呢?

其實,硝化細菌普遍地存在於水裏和空氣中,自然界的水、河床、泥沙……中,都有大量的硝化細菌存在。只是,我們家庭飼養觀賞魚,相對於自然界,絕對是小水體、高密度飼養。存在於空氣和水中的硝化細菌的數量,遠遠不足以處理水中產生的有毒物質。只有通過特殊的方法,培養出足夠多的硝化細菌,能夠對水中的有毒物質進行處理。

養魚人常說的養水,其實和水沒什麼太大的關系,而主要是培養硝化細菌。利用硝化細菌去除水中有毒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我們稱之為硝化系統。只要把硝化系統建立起來了,養魚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這裏有一個概念,有必要為魚友們澄清一下,就是硝化系統和過濾系統。硝化系統我剛才已經解釋了。過濾系統包含了硝化系統,但不等同於硝化系統,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物理過濾系統。物理過濾系統,通俗地解釋,就是通過物理濾材過濾水中看得見的有機物的系統。物理過濾系統和硝化系統合並在一起,就是過濾系統。

三、過濾系統應該怎麼建立?

過濾系統對於養魚非常重要,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去構建一個完整的過濾系統呢?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繼續說一說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有三個特點:寄生性、喜氧性、厭光性。

所謂寄生性,就是硝化細菌需要依附在固體的物質上面,而不能漂浮在水體中。硝化細菌和人一樣,也需要有房子住。只有在房子裏安居,硝化細菌才能大量增殖。水中和空氣中存在的硝化細菌,相比於寄生在“房子”裏的硝化細菌,數量簡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需要生化濾材。生化濾材就是給硝化細菌寄生的“房子”。為了盡可能多地給硝化細菌提供寄生的空間,我們把生化濾材做成孔隙特別多的東西,孔隙越多,表面積就越大,就可以寄生更多的硝化細菌。無論是生化棉,還是陶瓷環、細菌屋,它們的共性都是孔隙多,本質的功能就是寄生硝化細菌。

所謂喜氧性,是指硝化細菌轉化氨氮和亞硝酸鹽的過程中,需要足夠多的氧氣進行參與,只要氧氣缺乏,硝化細菌就無法完成轉化工作,它們自身也不能獲取能量,無法大量增殖,更起不到去除水體中有毒物質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水泵,用水泵抽水,讓水體處於循環狀態,目的就是讓流動的水帶來充足的氧氣來參與硝化細菌的工作。

所謂厭光性,是指硝化細菌無法在陽光直射的環境下存活,所以生化濾材需要遮光,要麼放在不透光的盒子裏,要麼放在光線較暗的櫃底或過濾桶內。

另外,硝化細菌比較容易受到其他細菌的侵害。其他細菌存在的地方,硝化細菌就很難存活。所以,我們需要在過濾中添加物理過濾,目的是阻擋大顆粒的有機物,不讓有機物落在生化濾材上。一旦大的有機物落在生化濾材上,其他細菌就會聚集在有機物周圍,分解這些有機物,從而侵占了硝化細菌的生存空間。

過濾系統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這兩種過濾方式相輔相成,共同作用,從而達到淨水的效果。

物理過濾就好比一個細密的篩子,當水經過這個“篩子”的時候,未被分解的有機物被它攔截下來,再通過清洗“篩子”的方式,達到去除水中較大有機物的目的。物理過濾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阻擋有機物進入生化濾材,生化濾材害怕有機物,這個前文剛說過。

承擔物理過濾功能的濾材,主要是比較細密的過濾棉,市面上常見的有魔毯、魔袋、白棉、藍棉等。物理過濾的濾材必須放在所有濾材的最上面一層,也就是說,從水泵抽出來的水,必須首先流經物理濾材,目的除了阻擋有機物,還起到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打散水流。因為無論是什麼出水方式,水流都不可能平均地分布到濾材上,水如果直上直下,那麼與生化濾材接觸的面積是非常少的,沒有接觸到水的濾材就得不到氧氣輸送,相當於是閑置的濾材,這就完全是一種浪費。放在濾材首層的過濾棉就起到打散水流的關鍵作用,讓水比較均勻地流到濾棉以下的濾材上,充分地與生化濾材接觸,才能有效地利用濾材,培養更多的硝化細菌,增強過濾器的淨水效果。

需要提醒魚友們注意的是,物理濾材千萬不能想當然地使用一些非專業的濾材,我剛養魚的時候就吃過一次虧,那時候我剛養魚不久,以為濾材放得越多,有機物就被攔截得越幹淨。當時,我畫蛇添足地在白棉下面加了一塊抹布——沒錯,就是廚房用的抹布,棉質的那種。當時,我對自己倒騰的過濾器信心滿滿,於是就買了魚,但是我很快就發現,魚的狀態很不好,趴缸,身上長毛(水黴病),接著就是死魚。為了挽救魚命,我就換水、下藥、消毒……反複折騰,始終找不到原因,我灰心喪氣,准備收拾裝備“上岸”,放棄養魚了。這時候,因為那塊抹布泡在過濾盒裏時間久了,棉質的東西開始腐爛、發臭,我才發現是那塊抹布惹的禍。

我就是想通過這個教訓告訴大家,物理濾材還是要選用遇水不腐爛的濾棉,不能想當然地以為只要能起到“篩子”作用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用。

如果說物理過濾是“篩子”,篩除了大的有機物,那麼生化過濾就是組建一個戰鬥群體,用來對付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承擔生化過濾功能的濾材,如砂石(沼澤過濾)、生化棉、陶瓷環、細菌屋、納米屋、石英球……都是用來寄生硝化細菌的,也就是說,生化濾材本身沒有淨水功能,而只是給硝化細菌提供了“房子”,讓硝化細菌附著在上面,不斷地繁衍,真正起到淨水作用的是硝化細菌。

現在著重說一下濾材的擺放順序。前文已經說了,物理濾材放在最上面,下面依次是生化棉、陶瓷環、細菌屋。生化棉清洗起來方便,可以進一步阻攔有機物,陶瓷環適合打散水流,細菌屋的中空結構使得走水通暢,適合放在最後一層的蓄水箱中。

有了物理過濾,也有了生化過濾之後,配置了合適的水泵,魚缸過濾系統就大功告成。關於水泵如何選擇,我之前專門做了一期視頻詳細地講解過,想了解的魚友自行去觀看,我在這裏就不贅述了。

四、過濾系統如何打理?

過濾設備組裝完成後,就是按照正確的方式開缸養水。開缸養水的具體步驟我在之前的文章和視頻中都有過分享,這裏就不贅述了。開缸養水完成後,硝化系統建立起來,就盡量不要去折騰過濾了。維持良好的水質,特別需要注重一點:穩定。

過濾器中的硝化細菌是非常脆弱的,有些東西和不當操作對於硝化細菌都是致命的,比如大量其他細菌的突然入侵;比如全缸下藥,魚生病了,為了給魚致命,直接把藥丟進魚缸裏,藥在給魚治病的同時也殺死了大量的硝化細菌;又比如,直接在魚缸中換入大量的沒有經過困水處理的自來水,自來水中殘留的氯氣也會對硝化細菌造成損失;又比如,一次性地更換掉全部濾材,換掉濾材的同時也把附著在上面的硝化細菌全給弄沒了;又比如因為某種原因關閉了水泵,水無法在過濾器中循環,導致硝化細菌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五小時後硝化細菌基本就損耗殆盡了……。

硝化細菌是不怎麼能經受折騰的,一旦過濾系統穩定運行之後,除了定期清洗過濾棉之外,盡量少折騰,讓過濾中的硝化細菌安安靜靜地享受歲月靜好吧。

物理濾材,需要經常清洗,因為被過濾棉阻擋的有機物一旦積累太多,就會導致阻塞下水,水無法順利地滲透到下面,就會從旁邊的縫隙中流走,水流不能均勻地穿過生化濾材,如果再進一步堵塞的話,就有溢出過濾盒的風險。

生化濾材則不用清洗,因為只要物理濾材布置得當,生化濾材一般不會髒,少許的沉澱物無傷大雅,不會對生化濾材的功用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生化棉可以適當清洗一下,其他生化濾材可以保持一兩年不用清洗,而且,清洗生化濾材不能一下子全部清洗,需要分批次清洗。因為每次清洗生化濾材,都會對濾材上的硝化細菌造成損耗,生化濾材全部清洗,就會造成硝化細菌大量損耗,必然導致硝化系統崩潰,水質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變壞。

另外,水泵不能關,不能關,不能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硝化細菌的工作必須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水泵一旦停了,氧氣無法持續地供應,硝化細菌就會極大地降低工作效率,緊接著就是大量死亡。水泵要經常檢查,確保進水口沒有被髒東西堵塞,確保水流量正常,水流量減少,也會對硝化細菌的工作效率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家中停電,一旦來電之後,可以在魚缸中增加氣泵,增氧,起到一個彌補的作用。

好了,魚友們,關於魚缸過濾系統的知識,就分享到這裏了,如果你認為我的分享有用,請記得點贊關注加轉發。你們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也歡迎魚友們以留言的方式補充和討論。我是江南養魚人,持續分享養魚的幹貨知識與經驗,咱們下一篇分享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