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娛樂

大導演都去擁抱流量了,秦昊的終極控訴,撕開了娛樂圈的遮羞布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02日 -
:       
 

小遷娛樂

娛評人

很多網友或許不知道,秦昊曾經是華語影壇中的禦用男主角,王小帥、婁燁、張藝謀曾多次找他合作過電影。

從《春紅》、《日照重慶》、《春風沉醉的夜晚》、《推拿》等等,秦昊從柏林電影節走到了戛納電影節。

然而諷刺的是就是這樣一位在海外風光無限的男演員竟然在內地的知名度低得可憐,年輕時候的秦昊對所謂的關注度不以為然。

他一直遵守著大學老師在畢業時的忠告,不要隨便接戲要愛惜自己的羽毛,一定要找大導演合作。

然而畢業後的秦昊的卻傻眼了,別說大導演的戲了,就連小導演的劇本都沒見到幾個,看到都是一些平平無奇的劇本,當時的秦昊還秉承著老師忠告,拒絕了這些小片子的邀請。

就這樣過了三四年,秦昊始終沒能等到大導演的上門。

而在中戲畢業同學中已經有些人已經小有成就比如:曾黎、胡靜、袁泉、劉燁已經闖出了知名度。

章子怡更是領先所有人一步在國際闖出了一片天,這時候的秦昊有點慌了,深夜輾轉反側時曾一度問自己。

我是不是不適合做演員,是不是應該考慮轉行了。

那時候,秦昊和母親進行了一場很長的對話,秦昊的母親告訴他:

不是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俺麼好,不是說給你一個男一號就叫機會。

不是說大導演找你拍戲拿獎了就是機會。大多數人的機會都是在積累過程,所有人都在努力耕耘著,可能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誰誰又出來了,你甘心嗎?

此時的秦昊才如夢初醒,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放棄了那些可以鍛煉自己演技的機會,這時候的秦昊也暗自決定,未來絕對不能放過一次機會。

後來王小帥導演找到了秦昊,《春紅》的走紅讓圈內一幫導演看到了秦昊身上那種文藝男青年的氣質。

一時間秦昊成了眾多文藝片導演中的香餑餑,不過秦昊還是堅持著那份對拍戲的職業操守,低質量的劇本一律不接,電視劇更是被秦昊一口拒絕。

為了讓自己有個充足的狀態去飾演好每一個角色,秦昊給自己規定每年只演一部戲(電影)。

那幾年秦昊成了各大電影節的風雲人物,三大國際電影節:戛納、柏林電、威尼斯,秦昊走了個遍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秦昊以為這樣的職業操守未來肯定會有前途。

然而就當秦昊憧憬未來沾沾自喜的時候,那些曾經找他合作的大導演都“失蹤”了。

手裏的劇本越來越少,這時候的秦昊才發現,導演們已經開始擁抱流量了。

以前選角首先考慮的是演員的演技如何是否拿過獎,而現在卻變成了這位演員是否有知名度有流量。

在那一刻,秦昊才意識到自己被他們給“騙”了,就像戀愛分手後的青年一樣,那時候的秦昊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自己當初堅守的那份職業操守竟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笑話。

秦昊又一次陷入了迷失之中,這時候的秦昊也有大把的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流量和演技應該如何去抉擇。

男一男二都做了大導演們也都合作了,但還是沒有觀眾記住自己。

難道就這樣一直拍嗎?自己的一生就這樣了嗎?我什麼時候能拍出一些讓觀眾認識我的戲,秦昊不斷地這樣問自己。

後來一部網劇《無證之罪》找到了秦昊,就在秦昊猶豫徘徊的時候,周迅一句話點醒了在未來職業生涯中迷失的秦昊。

“現在的電影劇本一個個都那麼傻,怎麼去演啊。”

其實周迅的這番話也揭露了當代影視行業的一個現狀----流量當道,好的劇本越來越少!

周迅為什麼會選擇接拍《如懿傳》,一方面是因為劇本和人物足夠吸引人。

另一方面是周迅希望通過該劇的大火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在未來挑選劇本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很多網友不明白,像周迅這種影後級別的演員也缺好的劇本嗎?

其實不然,周迅的地位雖然在圈內很高,但流量相比較現在的熱門明星還是差了不少。

而且現在的電影不像以前那樣純粹,受到各路資本的把控,原本很好的電影都能因為資本的干預而被魔改的滿目瘡痍。

今年春年檔撲街的《侍神令》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特效、劇情都過關,可唯獨在角色方面出了岔子,當初官宣的女一周迅淪為了女配角,男一陳坤愣是和男配屈楚蕭變成了影片中的雙男主。

在這個流量第一,演技第二的時代,劇本早已經成了服務演員的存在。

這樣的行業現狀也讓一大批演員不得不向流量低頭,他們開始想盡辦法參演各種劇本來謀求生活,向來不喜歡參加綜藝的周迅也開始露面各大場合。

以前拍電影都有很高的門檻,而如今的影視行業是個人都能進行橫叉一杠。

唱歌的、模特、甚至是從來沒有學過專業培訓的作家,只要藝人有流量,他們都可以命令編劇為其量身打造一個角色。

只要觀眾喜歡,能在他們身上撈到錢,壓根就不管外界的評分如何。

以至於華語影壇便出現了一種畸形現象

演員藝人年齡越來越低,各種影視劇中都能看到流量藝人的身影,以前是電視劇泛濫,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在威脅電影市場。

我們回過頭來思考一下,為什麼經濟如此發達的市場,影視劇行業反倒出現了質量倒退的現象?

因為所有的資源都在向資本低頭,而資本為了迎合觀眾撈金,轉過頭來倒逼行業人員降低標准。

將所有的目標集中到了利益上面,然而造成的最終結果就是各種爛片層出不窮。

不僅降低了觀眾的審美,還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循環。

21世紀的華語影壇還在由章子怡這代80後大花在苦苦支撐。

而90後小花中也只有周冬雨、楊紫等為數不多的幾位演員能拿得出手,偌大的內地市場難道後繼無人了嗎?

可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新鮮血液報考影視學院。

我們究其原因就會發現,很多學生壓根就不是沖著表演而來,大多數的學生都想著一夜成名天下知。

如此浮躁的心態加上經紀公司的拔苗助長,演技尚未打磨就被推出市場進行變現。

一旦人氣耗盡便會重新篩選,周而複始藝人毀掉了前途,觀眾厭倦了流量。

可流量從來都不是原罪,小遷覺得造成這種現狀“資本”難辭其咎

導演想要獲得投資就必須服從資本的安排,而資本為了將流量變現將演技稚嫩的藝人扔給導演去解決。

難度太大的角色藝人又駕馭不了,回過頭來導演只能要求編劇降低角色要求,一部“爛片”就從此孕育而生。

所幸秦昊在有生之年憑借《隱秘的角落》而晉升流量演員,但秦昊背後還有成百上千的優秀演員因為沒有知名度和關系而被劇組所無情拒絕。

別的不提,就說最近因《我就是演員》而走紅的潘斌龍。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幾十年無人識,因為沒有流量,潘斌龍只能拿到一些男五號角色。

要不是因為這檔子節目,恐怕潘斌龍都想不到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火一把。

還有TVB出身的胡杏兒,若不是因為將鏡頭聚集到了這些老藝人身上,恐怕所有人都不想到原來他們演技如此精湛。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華語影壇真的缺演員嗎?

這些有實力的演員只是缺少一部戲的機會,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立刻就會發光發熱。

《人民的名義》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扮演角色的演員都是一些沒有知名度的老演員。

片酬還抵不上小鮮肉的十分之一,但他們憑借出色演技和表現讓該劇一炮而紅,胡靜、吳剛、柯藍、許亞軍、張志堅、白志迪紛紛成為家喻戶曉明星演員。

大家發現沒有,當演員開始服務於劇本角色,這個時候才能發揮出離出圈也就不遠了。

秦昊說:演完張東升這個角色之後,我最喜歡“你看,我還有機會嗎?”這句台詞,因為這句話代表了我現在的狀態。

既然以自己的能量無法改變行業現狀,那就努力去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圈子,不要給自己設限,去接觸各種劇本挑戰不同的角色,做不斷的嘗試。

青年演員更應該如此,不要被經紀公司捧太高迷了眼,多低頭看看多接觸一些小而精的劇本角色打磨演技,只有在不斷試錯中才能得到自己最滿意的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