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兒童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05日 -
:
玫瑤老師
依戀的四個階段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依戀”關系
關於鮑比的依附理論,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驗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陌生人情景實驗”了。
在這個實驗裏安斯沃斯將孩子和媽媽們帶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屋裏有充足的玩具。等孩子和媽媽互動一會後,媽媽離開,一位陌生人進來。
通過觀察這個實驗裏媽媽離開後又回來的情況,安斯沃斯將孩子的不同反應分為了四種依戀類型。
依戀的四種類型
對於這四種依戀類型,有大量的追蹤研究表明嬰兒期就形成了安全依戀的孩子,在成長後期會有更高的自尊和社交能力<1>,
他們比起其他依戀類型會更有自信的面對不同的環境變化和社交問題,這種安全依戀下的安全感會持續伴隨著他們。
而紊亂型依戀的孩子由於經曆了消極的養育經曆,被嚴重破壞了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他們在幼兒期和小學時期形成高攻擊性、高敵意性的機率更高<2>,他們的不安全感會一直伴隨著他們,這種內在的不和諧會持續到成年。
二、安全依戀從親子的“遊戲力”開始
影響安全依戀的四個因素
1、依戀的機會:
就是嬰兒有沒有一個穩定的照料者,能夠得到建立情感聯結的機會,如果照料者不停更換,照顧風格也不同,自然就無法建立穩定的鏈接。
2、養育的質量:
我們通常覺得照養嬰兒就是看顧他,可這並不是有質量的養育,因為有質量的養育應該是敏感的養育,它是用溫柔的方式對待孩子,不會過多的刺激孩子、不會打擾孩子正常的探索,對孩子的需求能立刻回應,並保持始終一致。
3、嬰兒的特征:
每個孩子從一出生就具備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些孩子比較容易照養,有些屬於難照養,而面對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就需要家人持續足夠的耐心,尤其面對哪些難照養型的孩子,照養人很容易焦慮急躁,而這種焦慮急躁的養育方式會加深和嬰兒之間不和諧的關系,同時更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
4、家庭環境:
這裏我們說的家庭環境並不是說家庭的生活環境,而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例如父母之間的關系,和老人間的關系,和諧互助的家庭關系會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穩定的氛圍,孩子的需求和行為也能更容易被接納和發現。
親子“遊戲力”:為安全依戀而遊戲
對於大人來說,遊戲或許意味著消遣,但對低齡的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探索世界、與他人建立聯結的核心方式。
不同年齡的孩子心智情況不同,我們與孩子的遊戲和聯結方法也有所不同。
零至六個月:單向“鏡子”聯結遊戲,抓住孩子的心。
零至六個月
的寶寶是專注的觀察者,在我的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每次他咿呀咿呀發出聲音,我就會像複讀機一樣,重複他咿呀咿呀的聲音。
聽到這樣的聲音寶寶先咯咯地笑,然後他笑我笑,寶寶又繼續重複下去,這樣的方式在成人眼中可能是很傻氣的方式。
但通過這樣的“鏡子”遊戲,寶寶會覺得我們能讀懂他的語。知道我們贊善他的努力,相信他能合作。
而這樣的方式也讓我們牢牢抓住寶寶的心,建立起了早期很好的親子聯結。
六個月~一歲,有目的性互動,雙向的交流。
剛爬行和學步的寶寶,由於探索範圍比之前更廣,所以主觀能動性更強。
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會通過移動自己的身體去探索。
在這個階段,親子聯結的重點是與寶寶開展有目的的互動以及雙向的交流。
球類遊戲是這個階段非常實用的遊戲,因為球類圓形的特點,可以滾動起來,這會促進球類遊戲時寶寶與父母的雙向互動。
比如說,寶寶把球滾過來,我們可以回應寶寶說:“呀!寶寶把球滾過來了!”(描述孩子的動作)
接著再把球滾回給寶寶,這樣一來一去的互動方式,就是一個完整的“雙向交流”。
同時我們應該在互動中調整球滾動的遠近,
如果球滾的太遠,寶寶會失去抓球的信心;
如果太近,寶寶會覺得太容易,沒有意思。
而這種互動調整也是一種雙向的交流。
在這樣的遊戲過程裏,父母通過眼神、動作、語言及時回應寶寶,親子之間的聯結就會被自然建立。
他們會認為父母是一個可以被信任的人,自然就會與父母親近起來。
一歲至三歲,積極陪伴,及時鼓勵和幫助。
寶寶1歲後,他們的運動能力、邏輯思維不斷在增強,
他們有著超強的模仿吸收力,並且隨著自我的覺醒,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所以這個時期親子聯結的重點在於引導寶寶自己做事情,讓他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其中一個簡單的技巧就是:父母可以在互動中用模仿寶寶的語言和動作的方式,來拉近自己與寶寶的親密感,提升寶寶做事情的專注力。
比如說,當寶寶在搭樂高積木時,父母可以這麼做:
--“媽媽看到了你把積木搭在另外一塊積木上面。搭得很高!”(鏡像模仿孩子的語言)
--“媽媽也要將積木搭在另外一塊積木上面,搭得高高的。”(鏡像模仿孩子的動作)
在這樣互動式的模仿中,孩子會感受到什麼?他的感覺是:
--媽媽“看到”了我,媽媽在關注我。
--我做挺不錯的!看,連媽媽都要學著做。
--我要搭更多的樂高,我或許還能這樣搭.
當父母幫寶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時,他們會更專注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並且發揮更多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
如果父母還能在寶寶搭更高的積木的同時,“靜悄悄”地將寶寶可能會用到的積木塊,少量放在寶寶的旁邊,這就會更好的排除寶寶不必要的干擾,創造一個積極的環境供寶寶自我探索。
在互動中適時的鼓勵和幫助,寶寶自然和我們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情感聯結。
最後:
其實不管是面對嬰兒還是幼兒,親子關系的主動權都掌握在父母的手裏,而不是孩子的身上。
只有接納孩子和自己,放松溫暖的陪伴才能讓孩子釋放出對父母的依戀,只要我們善用接納的方法,安全的依戀關系自然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Elicker,England&Sroufe,1992;Matas,Arend&Sroufe,1978;Shulman,Elicker&Sroufe,1994)
<2>Lyons-Ruth,1996;Lyon-Ruth,Easter-brooks&Cibelli,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