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15日 -
:
晶哥聊古玩
文化達人,優質創作者
#銅鏡的鑒別#
銅鏡的材質是以一種合金鑄造而成的。雖然經曆了歷史的變遷,但是古銅鏡的制作工藝並沒有發生過巨大的變化。古銅鏡的發展歷史也流傳至今。銅鏡在古時候與人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銅鏡總會出現在各個拍賣現場,銅鏡的收藏價值在不斷的升溫。
從歷史車輪中我們翻閱銅鏡的歷史,銅鏡從四千年前我國出現以後,各個時期的銅鏡反映了它的早期(齊家文化與商周銅鏡),流行(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漢代銅鏡),中衰(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繁榮(隋唐銅鏡),衰落(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等幾個階段。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其成就等幾個方面來看,戰國、兩漢、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銅鏡是照面飾容的日常用具,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鑄造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遺產的珍品。銅鏡的背面裝飾著各種花紋和銘文。這些紋飾和銘文的產生與流行,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及時代風尚有一定的關系。由於鏡背面積小,紋飾所選用的題材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為我們認識和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銅鏡在考古學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品。由於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鏡有著各自特征,它又成為古代墓葬中斷代大標准器之一。
各個時代仿鏡的類型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鏡子,不同時代仿制也有側重點。辨別古銅鏡的真偽,首先應該從銅鏡的性質、紋飾、表現的內容等方面,對各時代的銅鏡進行充分的了解。古代的銅鏡傳於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所謂出土文物,不是指兵荒變亂的流落地中,大致都是墓中的殉葬之物。古代,墓葬必用水銀,因此今日出土的銅鏡必均受有水銀的染變。但因銅質的優劣及水銀的強弱,它的水銀色也自不相同,有銀色的、有鉛色的。
銅鏡的質地晶瑩,又先得水銀沾染,年久入骨,滿背水銀,千古亮白,稱為銀背;如果先受血水穢汙、再受水銀侵入,其銅質複雜,則色如鉛,年遠色滯,稱為鉛背;還有半水銀半青綠朱砂堆得,先受血肉穢腐,其半日久釀成青綠,其半淨者,乃染水銀,故一鏡之背二色間雜也。現在的銅鏡以銀背為上品,鉛背次之,青綠又次之。如果鉛背埋土年遠,遂變純黑,謂之黑漆背,此價尤其高,但這種顏色也較易偽作。
在此基礎上,還可通過聽聲、看形、辨鏽、聞味等幾個方面,來辨別古銅鏡的真假。聽聲就是敲擊銅鏡,通過銅鏡發出的聲音來辨別真偽。由於新老銅鏡在制作時,銅、錫、鉛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發出的聲音也不相同。
新仿的銅鏡和老的銅鏡在聲音上是有很大區別的。老的銅鏡普遍聲音比較低沉、圓潤。而新仿的銅鏡聲音比較清脆,甚至是刺耳。
除了聲音上的辨別外,“看形”也是鑒定古銅鏡的一個方面。“看形”就是研究銅鏡的形狀,從形狀上對古銅鏡的真偽進行辨別。為保證銅鏡能具有真實、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鑄造銅鏡時,鏡子的大小和弧度有嚴格的比例關系。一般來講,小一點的銅鏡可以看到比較平緩的弧度,超過20厘米的銅鏡就基本是一個平面,看不出明顯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銅鏡弧度與鏡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銅鏡弧度很大,小銅鏡弧度收縮不自然。所以,仿制銅鏡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變形。
除“看形”外,辨別銅鏡上的鏽和銅的味道,也可以對古銅鏡進行真偽方面的鑒定。從鏽上來說,新仿的銅鏡,它的鏽是後做上去的。采取了一些化學的作用,或把一些老銅器上的鏽劃下來以後,用膠和起來粘連在上面,可以用水來辨別。仿制品的銅鏡,將其放在水裏,會出現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不沾水,有鏽的地方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葉沾水一樣的感覺。沾水以後,新仿制的銅鏡有這樣幾種味道,一種是硫酸味;一種是臭味,堿燒過的那種臭味;還有一種是銅腥味。就是剛煉出來的銅做成的銅鏡,也有一種銅腥的味道。而老銅鏡一般有一種銅香味,這裏所說的銅香味,就是出土後的泥土香味。
在當今的收藏市場,不乏會有以假充好的銅鏡,這就要求廣大收藏愛好者,在收藏的同時一定要學會如何鑒別,這樣才能避免我們花大價錢,買到不稱心的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