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物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15日 -
:
胡羽泰
優質創作者
一、經絡的體表與中樞形態機能基礎
經絡的現代研究已證實,穴位組織裏有特異性分布的神經結構、血管、肥大細胞,以及低阻抗、高導電等生物物理特性。這是生物進化早期的聯系機能(神經系進化曆程的形態機能模式)在人類的遺跡,正是通過它們的活動——過去器官潛在功能的釋放——為各種可見可感知經絡現象的發生提供了外周基礎。
從神經系發生的某種意義上講,皮膚以內的神經是神經系的本源,腦神經是它的末端。神經系進化曆程的遺跡既見於體表,也應在人類大腦皮層有其信息存儲,即存在對應於體表經絡循行圖的“中樞圖案”。因此,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可能性,即穴位所在組織裏感受器相對集中,它們左右與前後兩極對應的空間構型,使相關中樞神經元在體感區內形成一條“投射軌跡”。
當然,作為進化遺跡的體表與中樞經絡模式結構,常態下其功能總被壓抑,或以“潛能”方式存在。
二、氣功功能態的階段與層次
1.皮層下功能的釋放:由常態進入氣功態初期(系統練習真氣運行法約一個月),雖然大腦皮層開始相對抑制,但由於功能態的轉換,新的調節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皮層下行抑制的減弱必然造成皮層下功能的暫時“釋放”。表現在:
①下丘腦植物神經系統功能釋放與顯著生理效應,平時隱匿的內髒與體表間反射性聯系溝通,穴位表現出特異性電反應變化;②作為感覺傳導換元接替站的丘腦功能過度,對各種刺激產生感覺過敏與異常;③脊髓運動中樞功能釋放,出現一些靜態下非自主的動態現象。因此,這一階段比較集中地出現了周天運行“內景”這種奇特的循經感覺。
2.下丘腦自主調節的加強:經絡在氣功態的廣泛顯性,預示內髒與體表聯系網絡的溝通,以及傳遞信息的“體表通道”的開啟。通過循經感受器興奮的神經沖動,將內髒功能狀態的變化信息反饋給大腦皮層;反過來必然加強皮層(通過下丘腦)對內部狀態的影響,下丘腦的自主調節趨於活躍。因此,前一段因功能“釋放”造成的“偏盛”之象又在新的層次上達到動態平衡,於是出現周天運行實現後印堂等少數穴位處的局部感覺卻長期存留(這是筆者十多年隨訪所得出的結論)。
筆者認為,某些穴位的神經結構更具有特殊性,相對應的中樞神經元一旦興奮便形成牢固興奮灶。所以,凡曾練真法實現過周天運行者,在以後歲月裏只要入靜,其百會處的旋轉感、印堂處的拘緊感等,或多或少總會出現。
練功有素或特定功法修持,可導致大腦功能發生質變。如果大腦裏確實存在一幅“經絡循行圖”,那麼大腦功能質變的結果之一,應有“圖案”內牢固聯系的建立,並使其由神經過程轉為意識過程。是故,練功達高深境界時,“隨意導引”出周天運行不是不可能的,不過這種“運行”純為中樞過程罷了。當然還應排除某些人在強烈追求氣功感覺的心理驅使下,完全虛構的周天景象。(趙明義 何梅蘭)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