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16日 -
:
只談科技
長沙春田禾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帳號,科技達人,優質創作者
因為火星上的探測器,對於計算性能並沒有過高要求,所以老工藝的芯片更加穩定,采用的還是非常成熟的工藝。
不過大花費是在改裝上,這顆CPU可以承受200,000至1,000,000 Rads的輻射,還能夠承受55至125°C的溫度,而這些才是衛星、火箭、宇航空間站這些探索太空等高科技產品最需要要考慮的。
那麼問題來了,NASA能夠用20多年前的芯片作為主芯片,放到火星車上,那麼中國芯片技術相對於美國而言,是比較落後的,那麼什麼樣的國產芯片,能夠承擔此重任,能夠經受住火箭發射時的高溫、狂震、甚至外太空的強輻射的?
其實很早前,國內對於宇航級的芯片基本上是靠進口的,衛星也使用國外的芯片,但從2015年,北鬥衛星就開始使用國產龍芯CPU,結束了對宇航級芯片的依賴,用上了國產芯。
後來越來越多的火箭、衛星全部用上了國產芯片,特別是龍芯應用非常多,當然還有一些專用的芯片,比如神舟、天宮等用的就是航天科技集團自己的芯片。
事實上宇航級芯片其實對性能要求並不高,不管是龍芯,甚至其它的國產芯都可以勝任,關鍵是抗輻射、能夠抵抗高溫、低溫、以及火箭發射時的狂震等就行,而這些普通芯片都達不到的,所以這些芯片都是經過特殊的改裝,加固的。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那就是這樣的芯片要做到自主可控,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確保安全,所以國產芯在能夠上天之後,就得到了大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