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21日 -
:
讀史匯
特邀作家,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奇怪的是,從孔子生活的年代到現在,小人的數量遠遠超過君子的數量。一代又一代君子與小人殊死搏鬥,但是小人一直沒有被消滅,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小人壓制君子的現象。為什麼小人殺不完,為什麼君子鬥不過小人。
常言道,自古忠良無下場。通過歷史不難發現,大多數忠良之輩都很難得以善終,他們沒有死於鞠躬盡瘁,沒有死於戰場上,恰恰是死於小人的構陷。
宋朝的嶽飛被秦檜以“莫須有”殘害在風波亭,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死於駙馬梁松的誣告,西漢建議削藩的晁錯死於袁盎的餿主意。
無論是宋高宗,還是漢光武帝、漢景帝,他們都是明君聖主(或許有人覺得宋高宗不配),都不至於昏庸到沒有辨別力,為何面對小人的挑唆,他們就信以為真了。
況且秦檜、梁松、袁盎的手段也不是特別高明,他們隨口一說,皇帝就采納他們的建議,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凡事都有兩面性,君子為什麼輸了,小人為什麼贏了,不單是小人的錯,君子也該反思自己處事方式。
一是不明就裏的人幫忙
有人說,任何一件殘忍的事情,都必然有不明事理的人在推波助瀾,這句話說得太對了。推波助瀾的方式不僅僅是直接參與,面對邪惡時,選擇緘默不語也是另一種“幫忙”。
袁崇煥被押送到刑場時,圍觀的人群都相信袁崇煥與女真的關系不清不楚,也可以說認定袁崇煥有通敵的行為。所以,大家恨不得生吃了袁崇煥。
果然,袁崇煥被淩遲後。圍觀的人群紛紛花錢買他的肉吃,還邊吃邊罵。
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崇煥肉悉賣盡。(明季北略)
上一秒,袁崇煥還是大家眼中的大英雄。下一秒,袁崇煥就成了大家泄恨的對象。到底是小人的手段高明,還是圍觀的人群太好糊弄,我們不做過多評價!
中國有個成語叫明哲保身。很多人看到小人屢屢得逞,君子屢屢受挫,便想當然地把小人那套伎倆奉為處世的哲學,小人的圈子也就越來越大。
二是君子做事沒有彈性
君子信奉身正不怕影子斜,小人相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殊不知,你到太陽底下實地體驗一下,哪有不斜的影子。
君子總是太相信自己的那一套,把道義視為無堅不摧的利器,就是忘了越是剛硬的東西越容易折斷,反映在君子身上就是做事沒有彈性。
前段時間,有幸讀過一部分狄仁傑的人物傳記,裏面有個故事講得實在太好了。
說武則天在位時,曾重用地痞無賴出身的酷吏來俊臣,此人是千古第一邪書《羅織經》的作者。
早在來俊臣以前,武周第一酷吏是周興,來俊臣為了取代周興,用一桌酒席的方式便把周興輕松搞垮,請君入甕就是他倆的故事。
有一次,來俊臣把目標鎖定在狄仁傑身上。狄仁傑是武則天非常倚重的大臣。來俊臣以謀反的罪名把狄仁傑送入大牢。還沒等來俊臣動刑,狄仁傑趕緊說自己有謀反的意思,求著來俊臣讓自己畫押。
狄仁傑就這樣等著被秋後問斬。等來俊臣放松警惕後,狄仁傑咬破手指,寫下一封血書,讓探監的家人送到武則天那裏,武則天得知此事後,立刻下詔赦免狄仁傑,問狄仁傑既然沒有謀反之意,為何要畫押承認。
狄仁傑說,來俊臣的狠勁,大唐上下都有所耳聞。我要是不配合,他肯定會對我用刑,我已經七十多歲,不出兩天就被他打死了。不如采取緩兵之計,或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狄仁傑才是真君子,雖然有人說他依附武則天,但他忠心的是李唐王朝,歷史名聲也不壞。依附於誰不是問題,關鍵是他做的事都是正道,這就是做事有彈性。
君子待時而動,那個“時”很關鍵。再看漢初的陳平,在呂後把持朝政期間,陳平默不作聲,沛縣老臣都對他投以鄙視,但陳平知道此時呂後的力量太強大,跟她硬碰硬肯定沒有好下場,保護好自己,才有機會光複漢朝劉氏。
果不其然,呂後剛死。陳平和周勃發動鏟除諸呂的行動,重新從呂氏外戚手裏奪回漢朝的話語權。
其實君子與小人處在此消彼長的狀態。君子不會全被消滅掉,小人也難以被連根拔起。兩股力量的對峙,最好的狀態是“動態平衡”。
一個社會,一個單位,一個家庭概莫能外。君子不會認為自己是君子,小人更不會覺得自己是小人。小人也好,君子也罷,做人最重要的是憑良心做事,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