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著名書畫家明長勝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15日 -
:     
 

天津書畫藝術網

天津宏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官方帳號,文化領域創作者

明長勝,1959年生人。現任天津市作家協會機關書畫院院長。自幼酷愛藝術,後得名師傳授,勤奮好學終有所得。在藝術道路上涉及甚廣,擅長書法、篆刻,與軟木雕刻。2004年將他的藝術成就匯編到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詞典,成為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的藝術家。現為中楹聯聯協會會員、國賓禮書畫家、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南開區書協會員。明長勝老師,字修仁,號智賢居士,寄名於天津市大悲禪院及得佛門達紮活佛賞識,並收為徒。在國畫藝術上更加精於道釋人物,是當代全中國著名的佛教畫家和藝術家。

佛教畫家明長勝作品欣賞

天津著名佛教畫家明長勝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實錄

<中國網·濱海高新>: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走進我們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室的是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院會員、濟南稼軒詩書畫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著名佛教畫家——明長勝先生,明先生您好!

<明長勝>:您好!

<中國網·濱海高新>:明先生,能不能請您給談一談佛教繪畫的起源和發展情況?

<明長勝>: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天竺),相傳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悉達多傳說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孔子同時。因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後來他的弟子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的聖人。中國佛教事業興於盛唐時期,為什麼要這樣說,大家都知道唐玄藏法師,他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他帶來的不僅僅是佛教方面的經卷,而且相應與佛教相關的文學、繪畫也都是隨著他取經回來而被帶動起來。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是怎麼走向佛教繪畫這個道路的?

<明長勝>:這是機緣巧合,我從小偏好於藝術,比如繪畫、篆刻、寫毛筆字,跟家庭有直接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偏向文化,經常督促我們學習,寫字,畫畫,從小我們家裏就給我安排一個美院老師,開化我的思想藝術境界,就是說學畫畫不要單一的學畫畫,藝術類包括很廣,畫畫只是其中一項,比如說音樂,那時我學洋琴、二胡,另外練字,寫書法,是我在早年時期打下的良好基礎,屬於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再往後大了之後參加到社會上,1974年老師給我創造條件,到北寧公園走道長廊上臨摹壁畫裏的歷史人物,山水花鳥,實際上那是一個學習的階段,當然課程是正規的,有素描、寫生、畫水彩、畫國畫,當時好像學了四年半。後來拜邢源啟教授為師,是邢老師的關門弟子,學習了3年國畫,主攻山水人物。參加工作後,又拜四川達紮寺達紮活佛為師,系統地學習宗教繪畫。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從事佛教繪畫與您對佛教的信仰有關系嗎?

<明長勝>: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密不可分。我的內在生命的根本與佛教思想一拍即合,用佛學裏的術語講就是緣分。佛緣實際上是佛教的術語。比如說我是搞繪畫的,我就關注於這些畫,甚至關注於從歷史上哪些人物對於佛教畫的成就,這樣來對自己有所幫助。還有一種就是說通過接觸佛教這些畫,佛教畫嚴格來講還是屬於國畫的一種,它的內容對人的吸引力比較大,比如說一幅花鳥畫,花在地上,有樹枝,上面落著一只小喜鵲,這些都是有可能的,還比如羅漢、菩薩、佛祖,這種思想交流的力度,雖然都是活靈活現的,但這種思想交流力度不一樣,對於人的大腦產生的意識提高,人的思維,他是有根本上區別的。所以一旦進入到這個狀態之中,可以說是愛不釋手,在心裏時時刻刻都會顯現出來,所以這樣走向繪畫道路是越畫興趣越濃,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您就談談佛教繪畫與咱們普通的繪畫有什麼特點?

<明長勝>:它的特點很明確,宗教畫,單講畫,就是國畫。但是,宗教畫裏的大部分內容是圍繞著釋迦牟尼佛,還有他身邊的菩薩、羅漢、尊者、護法,以這些人物為主題,記錄當時年代佛祖得到覺悟,獲得佛位之後怎樣宣傳佛法的思想,怎樣和弟子們一起弘揚佛法的過程和事跡。實際上,它的題材大部分都是屬於這類型的,有個別的塑像,畫一尊觀音像,也是表現觀音思想的偉大之處,他成佛之後受到曆代人的尊敬,所以說很簡單,大體上都是以佛教人物為主,即使配有山水,也是以人物為主題,其它都屬於配景。比如《達摩渡海圖》,有的就是畫了一枝蘆葦,達摩站在蘆葦上飄過湖水,它弘揚了一種佛法。事實上,宗教畫完全是以人物為主題的那麼一幅畫,宗教畫一般都是這樣,記錄了一種弘揚佛法的曆代過程,我們現在可以說是事跡。但是,一般的國畫就不一樣了,畫的是山水或是一般的人物,祖國的名山大川某一景,所表達的只是畫家的一種思想。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麼,佛教繪畫最吸引您的是哪些地方呢?

<明長勝>:實際上,佛教繪畫最吸引我的就是佛教思想。其次,作品所表現的具體人物,也許它是羅漢像,也許它是菩薩像,畫上的每一個人物,他的思想通過這幅畫能夠傳播出來。凡是畫宗教畫的畫家畫出來的宗教畫,這種畫本身他就會產生一種潛在的生命力,他跟其他的山水畫就是有根本區別的。山水畫也存在著生命力,這種生命力跟宗教畫裏的人物的生命力,傳播的思想是有根本的區別的,所以說就在於繪畫的這個人,你能不能意識到,甚至感覺到你的內心跟它能不能溝通,再加上畫畫的本人,他的技巧,他所具有的靈感,藝術素質,他對宗教思想理解的程度,所以說一幅宗教畫和一幅普通的人物畫,所表現出來的人物根本就不一樣。現在普通人接觸的佛教繪畫主要是通過旅遊到石窟看佛教壁畫,平常佛教畫家如何通過這個佛教畫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佛教知識呢?需要讀很多東西,經文著作啊,如果涉及到某一個菩薩啊,觀音菩薩像啊,你也得讀讀他的介紹,著作,他成佛的過程,得到覺悟之前怎樣一個狀態,成為菩薩之後怎麼樣弘揚佛法,這個過程,就是你對佛教知識認識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所吸收、消化的佛教思想,是怎麼通過繪畫這種方式描繪出來的呢?

<明長勝>:比如觀音菩薩像有32個化身,所謂32個化身可以理解為有32種像,就是不同的面相到人間做善事,弘揚佛法,完成他的弘揚佛法的大業,他表現的形式有32種不同的像,也許會變成一個老翁,也許會變成一個老太太,也許會變成一個大家閨秀或者是少女,他表現的形式都不一樣,所以當你畫畫的時候,必須了解觀音菩薩的人生過程,這些菩薩像不是沒有依據的,他也曾經是一個普通人,他也是從生活中走過來的,並不是完全虛幻的,壓根兒就沒有這個人,比如:如來佛祖就有其人,你可以通過著作、書、經典去了解這個人,了解這尊佛,然後掌握了他的思想,在你畫他的時候就能表現出他的思想了。

<中國網·濱海高新>:這種表現手法跟一般的繪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明長勝>:從繪畫佛像來講,手法跟繪畫其他人物不一樣,都是人物,但畫人物和畫人物不一樣。一尊佛,一位菩薩,他所從事的事業在所有曆代宗教畫像中,他都是帶著神職,遠大的思想、理想,去渡化眾生,他不是為一個人,他的神情、他的衣著,包括用色,他的面部表情,跟人物畫是不一樣的。畫菩薩像面部表情,著色就得畫出一個修行者、一個有修為的人的莊重,之後他成了佛,成了菩薩,他的面相,他的面部表情是用神色來表現出來的,跟畫一般的人物做比較,就會一目了然,仕女是脂粉色,菩薩是莊嚴色,內心那種純淨,宇宙的那種能量在他身體裏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一種帶著金光的顏色,既有面部的紅潤,還不漂浮,用色自然就產生了區別。一幅好的佛畫最關鍵的東西就是神,得有神韻。

<中國網·濱海高新>:一幅怎樣的佛教作品才能稱得上一幅成功的佛教畫呢?

<明長勝>:一幅成功的佛教畫,或者說一幅傳世的佛教畫。兩種,分開講,畫畫技巧上,為什麼我要把繪畫技巧先說,就是說人,當你成人之後,當你在生命運行當中,你肯定會從事於美術行業,你畫畫的技巧在你所學的過程中要達到精典,達到了一個點位,要非常精確,這是從技巧上講。從思想上講你要有一定的高境界,畫佛畫與畫一般的人物畫不同,是讓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一個升華的過程。你畫出來的佛像要富有生命力,要富有靈感,這個靈感就是跨越自身生命力之外的靈感,兩個條件要綜合到一起,這幅畫就成了傳世之作。所以說,這二者是缺一不可。

天津著名佛教畫家明長勝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實錄天津著名佛教畫家明長勝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實錄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剛才提到的靈感,您的靈感源自哪裏呢?

<明長勝>:我是一個佛教信徒,我的思想根基來源於佛教。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感。我理解的靈感是這樣的,現代科技發展了,不論是咱們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對於靈感這方面都有過很深刻的研究。人肯定有第六感覺,第六感覺可以稱之為靈感的一部分,一個人自身所接觸的社會,所接觸的空間,所接受的一些事物,受自身意識的限制,他的第六感覺是從他身體之內產生出來的,他同樣也會受到一些限制。一種是你自身產生出來的,還有一種是來自於自己身體之外的,這兩種都可以稱之為靈感。如果說我本人的靈感來源於哪,兩項靈感,我基本都具備。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談的這種靈感已經是屬於比較深的話題了,是跟佛法相關的,請您談談創作上的靈感?

<明長勝>:創作上的靈感,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綜合知識,內在素質的綜合體現。一些事物,通過一個人的眼睛,通過一個人的身體感官,擁有了第六感覺,這種感覺一般是常用的,這叫靈感。然而,超越自己身體之內的靈感,不是拿過來隨時就用。比如我搞佛教繪畫藝術,我肯定我的靈感來源於我自身通過多年來我對佛教繪畫藝術所掌握的情況,對於佛教思想、著作研究的綜合理解,對待整個社會的現象,祖國的名山大川啊,社會現象啊,工作環境啊,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會有一種綜合性的靈感,然後我再看這幅畫,或者再重新設定時,我用的是自身產生出來的這種靈感,來繪畫佛畫,來表達佛教思想,再用我的思想來傳播佛教思想。

<中國網·濱海高新>:這麼說,您從事佛教繪畫的過程,除了研究佛法、佛的思想還有繪畫技巧之外,是您的生活積累對您的佛教繪畫帶來創作的源泉吧?

<明長勝>:我的生活對我的繪畫可以說創造了很大的方便,因為我們平常人如果搞繪畫,你必須讀書學習。可以說,我除了工作,所有的業餘時間都運用的在繪畫上了,絕不浪費一丁點兒時間。

<中國網·濱海高新>:所以說繪畫是您生活中的大部分。

<明長勝>:可以這樣說吧。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麼佛教畫跟其他的繪畫相比,像其他的畫種有各種各樣的畫展,那麼咱們佛教畫有沒有畫展呢?

<明長勝>:的確,佛教畫的畫展比較少,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是搞神職工作的人,社會上搞了那麼多的畫展,很少有專題宗教方面的,佛教的畫展很少,而且畫展的量是小範圍,不可能幾百幅,上千幅。有時有個別的畫展當中也有佛教畫,比方說我在三、四年前在天津群眾藝術館參加過一次展覽,當時那個展覽以書法、繪畫為主,我展示了三幅畫,如果籠統的說就是國畫,如果系統的說就是畫了幾幅以人物為主題的山水羅漢像。這種範圍的專展確實很少,社會發展到現在,大家對山水畫很常見,而且經營起來也比較容易。寺院裏有時搞大活動時,他們就搞一些不以畫展為主題的一些活動,其中包括宗教畫的畫展。社會上也可以搞,國家大力提倡,但畢竟現在搞宗教畫的人少之又少,因為現在的社會節奏發展的比較快,宗教畫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而且現代人比較講究現實、實際效益,搞宗教畫就得清心寡欲,不能為金錢所動,對於名利比較淡薄,對於金錢不追求,他的思想樹立在這,現代人都很聰明,他們愛搞短平快的國畫,商業上好操作,認頭下清苦的人我認為比較少。

<中國網·濱海高新>:是不是說搞佛教繪畫,你如果想要想獲得成功,必然有一個前提,你要清心寡欲?

<明長勝>: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你不能追求名利,因為如果你這樣做就根本從思想上就違背了佛教的教義,你也不可能介入到這裏面去。俗話說,畫如其人,當你看到一幅佛畫,你就會想到了這位作者本人的心態,本人的思想,所以說畫者如果有很多私心雜念,想發大財,想升大官,還不想受大累,還想賺大錢,那樣畫出來的佛教畫,是不幹淨,金錢味太濃,官場氣太濃,達不到佛教畫的境界。所以說畫佛教畫的人,要超脫人間境界,最起碼我們做不到那樣,我們的思想要跟接近這種層次,要不然你根本進不到這裏面來。

<中國網·濱海高新>:做佛教繪畫可以說是範圍比較小的,在天津,甚至國內之間,畫作是如何推廣和交流的?

<明長勝>:推廣靠個人只能起到微薄的力量,實際上還是靠全社會。現在社會講人和,沒有人和今天我就坐不到這兒來。事實上整個佛法也好,成就事業也好,弘揚的是眾生的力量,不是個人的力量,個人只能說有這個心願,而現在接觸的人會熱情的幫助,就是這個道理。現在社會都講和諧,正因為有了和諧,所以做成一件事很容易。現在雖然說畫界中會畫宗教畫的人不多,真正做的比較大,從表面現象看,也不像搞其他畫展搞得那麼頻繁,可是畢竟與佛有緣的人,願意做善事的人,在某一個崗位上,還是比較熱情的。關鍵畫畫的本人要有這個姿態,你得有這種思想、想法,比如我本人,我希望佛教事業的繪畫藝術應該得到發展,這是我本人的願望,我也願意這麼做,然後我通過我的朋友也好,廣大媒體,對於我的作品感興趣的人,把佛教繪畫做得更大一些,做強一些。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麼您今後在佛教繪畫上還有什麼打算?

<明長勝>:我的想法就是把這幾千年的佛教繪畫藝術在我所能做到的情況下,甚至我希望我的朋友,熱衷於宗教繪畫的人一起齊心協力,把他盡量的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在咱們國內得到充分的發展、交流,在交流上對於繪畫也是有相當好的作用。另外來講,從國際上,也要盡量的推廣出去。這是我在發展佛教繪畫藝術的個人想法,也可以說是以後的打算,當然還需要我們一起來搞。

<中國網·濱海高新>:佛教繪畫思想和繪畫技巧哪個更重要一些?

<明長勝>:思想支配自己的身體,外在的形式表現是繪畫技巧上的。實際上內在的根本是一種思想,正因為我們這個思想來支配我們自己的手,你用筆去畫,用心去潤色,根本的東西卻是你的思想支配。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說佛教繪畫從盛唐時期開始到現在,它傳遞的思想都是一樣的,但是表現在繪畫的這種形式上的現在有什麼創新的地方?

<明長勝>:現代創新太明顯了。你看曆代,唐宋元明清往下理,在繪畫技巧上,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比如說宋代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他雖然是畫馬的一代宗師,但是他畫羅漢也十分有名;到了明代隆慶、天啟年間的丁雲鵬,所畫的羅漢像用筆力度非常之大,非常瀟灑,非常之細膩飄逸,讓人耳目一新。同樣畫出來的羅漢像形神兼備,可以說從神情上、思想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可是從畫的表面上看,用筆就產生出較強烈的區別了,所以說,創新是曆代佛教畫家一個永恒的主題。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為什麼能夠一直堅持下來?

<明長勝>:我是一個佛教信徒,字修仁,號智賢居士,三十多年來,我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寺,接觸了許多一代佛教宗師,本人對佛教思想,宗教繪畫藝術所產生的濃厚興趣要比其他人深厚得多,佛教對於我的影響遠遠要比其他畫家影響的力度更大,所以我能夠一直堅持下來。就因為我有這種思想支柱為基礎,所以說我什麼都可以放棄,唯獨佛家繪畫不能放棄,不但不放棄,而且盡量帶動一些人重新對佛教繪畫這方面進行研究。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也可以說,您的生活經曆和閱曆造就了您現在能夠一直堅持畫宗教畫的原因。今後您打算如何在這方面繼續發展下去?

<明長勝>:是的。我這個人很容易滿足現狀,生活艱苦點兒就艱苦點兒,少掙點兒錢就少掙點兒錢,利益少得點兒就少得點兒,只要我能夠繪畫,其他任何東西我都可以放棄。因為繪畫的過程也是個漫長的思想的升華過程,而且是一個比較艱苦的過程,你要放棄很多現實生活離不開的東西,搞佛教畫,目前來講肯定不像其它繪畫比較火,比較旺,這方面相差很多。認頭自己內心,這動力就在於自己,就是說該舍就得舍掉,如果做不到舍,不可能有得。就拿我來說,不舍掉一些東西,就不可能有今天在宗教繪畫藝術的這般成就,正因為當初舍掉了好多,所以才在現在的佛教繪畫上得到發展。至於今後,我現在正在畫一幅百米千人羅漢長卷,估計很快就會問世吧……

<中國網·濱海高新>:希望早日看到您的作品。謝謝您作客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室!

<明長勝>: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