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家居

地產智能家居戰:10+ 地產巨頭的搶灘登陸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25日 -
:       
 

智能家居網

科技領域愛好者

一場房地產巨頭的求變征戰,正悄然開啟。

近年來,在限價限購、“房住不炒”以及三道紅線的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競相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增量已逐漸見頂,房地產上亟需在存量市場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和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隨著消費升級帶來的場景化需求,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物業等成為產品賣點溢價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科技巨頭們也紛紛瞄向智慧地產入口,進擊了房企巨頭的領地。而站在地產商的立場上,當智慧地產的風口到來時,地產企業顯然不願為他人做嫁衣。

從“賣房子”到“賣空間”再到“賣生活態度”,住宅的智能化正成為房企業務增長的新突破口。

根據克爾瑞機構發布數據,截至 2020 年底,TOP50 房企已全部涉足全屋智能領域。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 2020 年,TOP50 房企精裝修交付中,全屋智能配套率高達 82.2%。

不過,雖然住宅智能化是房企轉型大方向,但從業務模式來看,家居行業與地產行業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現階段,多數房企主要還是以“軟件+硬件+平台+服務”為思路或自研、或合作。

從長遠來看,房企紛紛轉型智慧化住宅建設,與家居市場潛力也不無關系。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 4369 億元;可以說,這是一片充滿機遇的藍海市場。

從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撕開一道口子,進而覆蓋智慧物業,再擴大至智慧城市,從“家”到“城”,由點到面進行覆蓋和資源整合,從而形成生態協同,這無疑是一塊前所未有的金礦。地產巨頭們不想錯過,也不願被落下。

那麼,地產巨頭是以何種方式沖進這塊領地“掘金”?

對此,雷鋒網從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物業等多個方面,梳理了 10+ 家地產公司的布局與現狀。

1

恒大:超級空間 1.0 與戰投圈地

2021 年 1 月 23 日,恒大高科技集團全資子公司“星絡家居雲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召開首場產品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了包括包括家居電腦、小星 AI 智能管家在內的“超級空間 1.0”全屋智能家居產品。

編輯

值得注意的是,星絡研發的智能家居的連接和控制系統覆蓋了影音娛樂、智能照明、智能晾曬、智能看護、家居安防和健康服務等多個場景,並與 205 個品牌完成了 302 個品類,共計 1137 個家電型號的深度連接。

此外,據雷鋒網了解,星絡家居“超級空間 2.0”也已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

在戰略合作方面,星絡已經與索菲亞、東鵬、新明珠、中深裝飾等達成戰略合作,截至 2021 年 1 月,星絡家居已接入 1137 個型號的單品。

恒大星絡家居宣布,計劃兩年內在全國建立 500 家品牌旗艦店並招募 2000 位城市合夥人,輻射各個行業領域和地域。未來,恒大星絡家居將投入 3.8 億元用於全國 500 家旗艦店的裝修、上樣等。

恒大不僅加大了自主研發投入,為了進一步加速對智能家居行業的布局,還通過對外投資及合作方式進行深度優化,諸如:

2019 年 11 月,恒大投資歐瑞博 Pre-IPO 輪戰略融資。

2020 年 11 月,恒大高科技集團與智能家居廠商綠米聯創成立合資子公司——深圳聯恒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宣稱要打造物聯網時代 B2B 平台級領軍企業。

2021 年 2 月,恒大高科技集團宣布戰略投資杭州控客,後者為全屋智能家居產品和系統提供商,投資旨在整合控客智能產品及恒大產業鏈優勢,深度布局全屋智能領域。

物業方面,2020 年 12 月 2 日,恒大物業登陸 A 股市場。上市之初,恒大物業就宣布,將通過科技賦能,實現由傳統物業公司向科技型服務公司升級。

截止 2021 年 3 月,恒大物業已擁有一支 150 餘人的頂尖技術團隊,擁有相關專利 180 餘項。同時,恒大與騰訊、阿裏、商湯等科技及安防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打造了標准化智慧運營體系。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恒大物業總在管面積約 2.54 億平方米,管理 716 個物業項目。總簽約面積約 5.13 億平方米,為 1354 個項目提供物業服務。

2

碧桂園:搭“台”建“腦”,推“新物業”

2019 年初,碧桂園將公司戰略定位升級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轉型之下,碧桂園目前已成立/投資共有 20 個科技公司,涉及範圍從機器人研發、智慧建造、智慧社區、智慧營銷等九個方面。

在物聯網方面,碧桂園最早的技術布局開始於 2015 年。彼時,碧桂園服務就已搭建技術平台,嘗試雲-邊-端的整體物聯網架構的建設,並逐步建立起基於設備端的傳感器和一線應用能力。

到了 2018 年,碧桂園完成了碧桂園碧合平台的開發,並在潼湖科技小鎮上線。據了解,碧合開放平台主要包括四部分——物聯網平台、互聯網平台、支付平台和大數據平台。

而後,在這樣的戰略定位下,為了推動 AI 與社區場景的結合,先是攜手騰訊打造“AI+服務”社區,在智慧物業、智慧社區、物聯網創新實驗室、大數據與雲服務等方面展開合作;而後在 2019 年 3 月與海康威視聯合成立了“AI 聯合創新實驗室”,並發布邊緣端產品“AI 鳳凰魔盒”,推動了 AI 與社區場景的融合。

通過與騰訊、海康威視等跨行業科技巨頭開展戰略合作,結合自身建設的研發體系,碧桂園服務逐步打造了社區的“智慧大腦”。

2019 年 5 月,碧桂園服務推出了首個基於 AI+ 物聯的 AI 全棧解決方案產品體系,包含了雲、邊、端三個結構內所有的產品,應用範圍覆蓋前台、後台、決策、運營四類,近 30 個場景。

智能家居方面,碧桂園相繼推出家居服務商“現代築美家居”、家居平台“創喜邦盛家居”、以及家居品牌“橙家”,直接進軍家居市場。

不僅如此,碧桂園還通過頻頻加碼建材家居領域,涉足衛浴、廚櫃、瓷磚、家具、地板、衣櫃、淋浴房等,加速整合全產業鏈。

有了前期的布局, 2021 新產品系的發布會上,面向“星、府、雲、天”四大產品系列,碧桂園提供了“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方案。

物業方面,碧桂園服務早在 2018 年 6 月 19 日就已登陸港交所,為了契合公司戰略定位的轉型,2019 年 5 月,碧桂園服務正式從“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碧桂園智慧物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2020 年 11 月 26 日,基於對新時代物業服務行業的理解,碧桂園提出了“新物業”概念。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碧桂園服務合同管理總面積達 7.46 億平方米,約 5 萬人的服務團隊為近 377 萬戶業主提供社區服務,其營收同比增長 78.4%。

3

萬科:以“萬物雲”為圓心向外延伸

萬科的發展經曆了“多元化—房地產—地產相關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在一系列的變革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之下,萬科在 2020 年年末提出了繼“白銀時代”、“活下去”之後的第三個口號——“一根筋”的口號。

萬科董事長鬱亮曾公開表示,萬科准備在房地產及圍繞居住的相關領域一根筋地發展下去,即便是撞了南牆也不會回頭。

2020 年 5 月,萬科物業披露了萬科物業社區、商企、城市空間服務“三架馬車”模型。這是萬科物業繼 2018 年發布“住宅商企 兩翼齊飛”戰略後,再次發布企業升級規劃。

伴隨著這一改變,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 2020 年 10 月 31 日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物雲”),致力於以科技推動空間服務業的數字化升級。

萬物雲主要包括 Space、Tech 和 Grow 三大模塊,具體如下:

Space 模塊包含歸屬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歸屬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以及歸屬城市空間服務、全國首個以城市服務為定位的全新品牌“萬物雲城”;

Tech 模塊則包括“萬睿科技”、“第五空間”,分別提供軟硬件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能服務;

Grow 模塊的“萬物成長”是公司的孵化器,持續連接成熟企業、孵化創新企業。

據萬物雲 CEO 朱保全介紹,萬物雲將做成開放的平台,Tech 模塊已經成型且具備 BPaaS(流程即服務)輸出能力與廣泛的 IoT 連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改名之後,萬科還進行了一系列資本動作,包括成立由萬物雲全資控股的深圳市萬科物業控股有限公司,轉讓深圳、杭州、大連、佛山、武漢、青島、西安等 30+ 家物業公司 100% 股份予深圳萬科物業控股等。

智能家居方面,萬科還通過合作、投資等形式進行深度觸達,包括與小冰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小萬”;與綠米聯創合作,提供全屋智能方案與服務等。

其中,萬科與小冰的合作打造的“小萬”已經能夠控制如物業管理處智能終端、社區管家智能終端、電梯、水暖和常見的智能家電等近30個不同品牌的第三方智能設備,目前已在武漢、廣州、福州等城市的全屋智能中部署。

4

美的置業:從“一主兩翼”到“四大航道”

2020 年,美的置業將此前的“一主兩翼”戰略升級為“四大主航道”,即住宅開發、大服務、產業發展、和商業運營。

伴隨著戰略升級並基於自身制造業基因優勢,同時結合智能化和建築工業化積極拓展“第二跑道”,美的置業將“智慧、健康、綠色科技人居生態鏈”作為其差異化競爭優勢,尤其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

智能家居方面,美的置業 2014 年啟動智慧家居戰略,2015 年推出 5M 智慧健康社區理念,而後陸續成立了設計院和美家智能科技公司。截至 2019 年 7 月,美的置業智慧家居已在全國落地 40 城、交付 3 萬套。

圍繞“智慧家居”的構建,美的置業在 2019 年成立了美的置業智慧生活研究院,打造了美的超級大腦 X Brain 。

據官方介紹,美的超級大腦 X Brain 集五大中心於一體:信息中心、認知中心、交互中心、記憶中心和決策中心,能自動記憶家庭成員的行為習慣,根據環境狀況自動決策,分析家庭狀態從而做出調整。

智慧社區方面,除了美的置業智慧生活研究院的自主研發,美的置業還通過整合互聯網廠商優勢技術能力打造智慧社區方案。

2020 年 3 月 19 日,美的置業聯合阿裏雲重磅發布了首個 AI 社區大腦,通過 IoT、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打通社區智能化與家居智能化,展現了智能無感通行、AI 智慧眼、未戴口罩識別、區域入侵監測等十大“黑科技”。

另外,美的置業與華為合作打造智能居家安全場景,包括老年人跌倒檢測、發病求助、入室劫持、火災及煙霧檢測;以 1.2 億收購歐瑞博 15%股權,發展智慧社區及智慧家居等。

不僅如此,在與歐瑞博的合作上,美的置業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佛山市順德區美家智能科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與歐瑞博科技成立了實體公司,前者將能夠適用歐瑞博的授權技術,豐富智慧家居產品。

據美的置業透露,自 2020 年起,所有新拿地項目都將具備 AI 社區功能。

物業方面,美的物業早在 2000 年就已成立,於 2016 年 11 月掛牌新三板。

2020 年 7 月 24 日,美的物業宣布更名為“鉑美物業”,並調整了經營範圍,擬剔除酒店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等業務。

對此,美的物業內部人士稱,經過系統梳理後,公司決定理順橫向管控和縱向業務線條,調整的其核心邏輯在於回歸服務。

5

世茂:“大飛機戰略”與“世茂物聯”平台

在 2019 年業績發布會上,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公布了世茂“大飛機戰略”——即以住宅開發為主,以商業運營、酒店經營、物業管理及金融為堅實“雙翼”;以高科技、醫療、教育、養老、文化等投資為平衡發展的“尾翼”。

其中,世茂服務為“大飛機戰略”的“雙翼”業務之一,前身為“世茂物業”,成立於 2005 年,在 2019 年 8 月 5 日更名為世茂服務,為世茂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2020 年 10 月,世茂服務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在智慧社區的構建上,世茂服務既打造了自家的“世茂物聯”平台,自研“OCEAN X 深藍服務系統”及“OCEAN OS 深藍管理系統”,也通過與科技頭部企業合作輸出智慧化解決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以世茂物聯為平台,世茂服務已經與商湯科技、雲知聲、阿裏雲、海爾智家、海康威視達成合作,構建以場景為中心,以"產品供應鏈"到"消費需求鏈"應用落地為目標的"物-雲-生態系統"平台邏輯。

目前,世茂智慧家居解決方案已先後在廣州世茂天鵝灣、廣州世茂天越、杭州世茂泰禾中央廣場、昆明世茂璀璨臻越等世茂社區中落地。

6

保利:大物業、小場景、新商業、數字驅動

2018 年 9 月,保利地產提出“不動產生態發展平台”的戰略定位,“一主兩翼”發展戰略升級為“以不動產投資開發為主、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產金融為翼”。

在大戰略的基調下,保利地產控股子公司保利物業在 2019 年發布了大物業戰略,以“大物業、小場景、新商業、數字驅動”作為戰略路徑,保利物業邁入“大物業時代”。

保利物業從兩方面進行布局,一方面拓展住宅物業、商業物業、辦公物業等多元化物業服務產品結構;另一方面,由基礎物業服務拓展到社區增值服務,滿足業主多樣化個性需求。

“基於大物業的全域化、全場景視角,智慧社區建設已經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設之中。”保利物業總經理吳蘭玉曾公開說道。

事實上,保利物業在智慧社區上的建設,早於大物業戰略的的提出。

面向智慧社區,保利物業選擇自主研發主數據平台的方式——通過建立芯智慧社區雲平台,解決信息的統一連接問題,再通過從外面采購系統和軟件的形式,完善平台的建設。從而根據業務的情況,不斷將數據進行拆分組合,形成新的數據倉庫。

另外,在智能家居方面,保利近年來也是動作頻頻。

早在 2018 年,保利資本 1.5 億元戰略投資上海紫光樂聯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後者為物聯網型無線全屋智能家居系統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專業廠商。

值得一提的是,UIOT 超級智慧家正是紫光樂聯研發的全屋無線智能家居系統品牌。

7

綠地:合作為主線,做科技落地的平台

2018 年 10 月 12 日,綠地集團官方宣布戰略重組,將過去的“一主三大”調整為“三大變革+三大產業”戰略,重組成立的“三大產業集團”包括綠地大基建集團、綠地商貿集團、綠地酒店旅遊集團。

其中,面向住宅產品,綠地集團提出了"綠健百科"的產品體系,即綠色環保,健康醫養,技術持久,科技智能。

綠地控股集團總建築師戎武傑曾指出,綠地不是科技企業,而是為科技技術運用的平台。綠地集團的科技戰略是要做科技在地產領域的創新和落地的平台。

在智能地產方面,綠地先後與華為、中興通訊、阿裏巴巴達成合作,分別在 5G 技術的使用、項目拓展、大數據的“建設+運營”等方面進行技術補充,具體表現為:

2019 年 4 月 29 日,綠地控股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智能+”地產全產業鏈升級,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地產行業的融合,推動綠地打造智慧地產生態體系。

2019 年 9 月 25 日,綠地控股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建設地產開發和人工智能的合作模式,推動 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地產行業市場的融合。

2019 年 9 月 30 日,綠地控股與阿裏巴巴簽署合作協議,結合阿裏巴巴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能力,建設“科技+生態+地產”的合作模式,合作範圍包含項目拓展、創新園區開發、地產科技賦能、產品聯動開發(智能家居、智能商辦、智慧城鎮、聯合創新實驗室)等。

在智能家居方面,綠地與深蘭科技在 2018 年成立了合資子公司——綠地深蘭。2019年3月,綠地深蘭創立 G-Housys 智慧家居品牌,致力於提供集物聯網、雲服務及智能硬件在內的的全方位智慧家居場景解決方案。

此外,2019 年 6 月 10 日,綠地控股與 AI+IoT 開發者平台塗鴉智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綠地控股將依靠塗鴉的平台,對旗下地產進行從建設開發到運營管理的全產業鏈智能化升級,合作涉及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建築、智慧小鎮等多個方面。

截止 2020 年 4 月,綠地健康宅已在 26 個項目上落地,綠地科技宅已在 20 個項目上落地,涉及總建築面積超 900 萬平方米。

8

綠城:提出城市服務 4S 體系,

搭建社區中腦

2021 年 3 月 22 日,綠城中國對外公布了“1299”戰略體系:1 是指一個核心目標:成為全國TOP10 房企中的品質標杆;2 是指懂客戶和懂產品這兩個戰略支點;兩個 9 則分別是指 9 大業務和 9 大能力。

據悉,除鞏固發展主力重資產業務、 做優輕資產業務,綠城將繼續擴展城市更新、康養服務、生活服務平台、房屋 4S 等“綠城+”七大新興業務。

綠城是在 2019 年開始建造“智慧社區”,針對浙江省提的“139”未來社區頂層設計,綠城提出了「城市服務 4S 體系」。

為構建未來智慧社區,綠城搭建了社區中腦,即社區智慧平台。

綠城中國智慧園區事業部總經理陳霄表示,在未來社區體系中,綠城理想生活集團將作為運營總包方,引入外部合作夥伴資源和集團內部資源,統籌運營線上社區中腦、線下空間, 最終搭建“政府主導、綠城運營統籌、居民自治”的未來社區。

不過,綠城並不是包攬全部,而是在不同方面尋求對應廠商達成合作。

在技術方面,綠城與華為達成合作,後者以沃土數字平台為核心,整合 AI、視頻雲、5G 等新 ICT 技術,橫向打通業務子系統,幫助綠城搭建科技底座。

IoT 方面,綠城先後與阿裏、電信、移動等合作;硬件方面,綠城的合作夥伴包括海康、大華、鴻雁等。

智能家居方面,綠城在 2018 年開始與 AIoT 空間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雅觀合作,後者為綠城生活集團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決方案。

另外,物業方面,綠城早在 1998 年就已成立了綠城服務集團,並於 2016 年 7 月 12 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

9

實地:全方位打通智慧社區“任督二脈”

與其它房地產商不同,實地集團直接將“深耕智慧社區領域,以科技賦能地產”作為品牌定位,目前已發展為一家貫穿全生命周期智慧人居解決方案的綜合性企業。

圍繞“智慧人居生態系統”,實地地產從室內到戶外,通過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社區物流系統、社區商業配套的協同調度與數據互聯,建立起覆蓋健康生活、社區安防、通勤物流、智能零售、文娛教育五大應用場景服務。

實地集團最初提出構建智慧人居生態系統 SLS (Smart Life System)的戰略設想是在 2018 年。到了 2019 年 9 月,SLS 初具雛形並上線第一版,並在重慶落地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2020年10月,獨立組網的“5G 全場景智能社區”在廣州實地常春藤落地。

同年 12 月,SLS 升級至 2.0 版本,實地集團同步將智能手機、智能汽車領域的 OTA 技術和理念開創性地引入智慧人居領域,在北京發布首個 OTA 智能社區。

SLS 2.0 的架構是"1+4+N",即 1 朵智慧雲、4 大智能中台、N 個社區智能單品和服務,其中四大智能中台是核心,即智能物聯中台、智能數據中台、AI 中台和智能應用中台,能夠實現萬物互聯、海量社區數據融合、多模態視覺智能、戶外語音識別、跨場景全域智能五大能力。

在物流方面,實地與哈奇智能合作,推出了無人駕駛通勤車 hachi auto、智能物流機器人 hachi delight 等機器人產品。

截止 2020 年 4 月,實地集團發展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的布局,已在全國 29 城展開。

10

龍湖:重倉智慧科技,做人與空間的連接

空間即服務,龍湖要做人與空間的連接。

在 2018 年 2 月的龍湖年會上,龍湖 CEO 邵明曉提出了這一概念,也由此開啟了龍湖的一系列轉型。

2018 年 6 月,龍湖地產發布公告稱更名為龍湖集團,正式拋棄地產標簽,向多元化轉型。其時龍湖集團表示,將大力重倉智慧科技,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改造優化當前的房地產空間場景,形成新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就在龍湖集團改名的兩個月後,龍湖物業品牌也宣布升級為龍湖智慧服務(目前尚未上市),轉型為以科技驅動的服務企業。

也正是在這一年,龍湖智慧服務開始系統性構建科技支撐體系,全面啟用“智慧服務引擎”,涵蓋“智慧運營”“智慧大腦”“智慧生活”“智慧空間”4 大平台,涉及 20 餘項科技產品,

在此基礎上,龍湖形成了智慧社區生態。

其中,集成指揮中心是智慧社區的大腦。2014 年,龍湖集成指揮中心開始建設,2019年全新升級為“龍小湖”,擁有智能語音、聲呐預警、自動外呼等功能。

“慧眼”是“智慧服務引擎”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慧眼”監控平台上線,2019年“慧眼”2.0升級迭代。“慧眼”系統是將高清監控設備用作日常園區品質的監控與管理,助力物業各項對客服務。

“小當家”員工 APP 推動系統集成。2016年,“小當家”員工 APP 移動端上線。“小當家”引入搶單模式,業主通過手機端進行即時報事後,系統直接生成工單,員工通過手機端便可搶單。

截至 2019 年年底,龍湖智慧服務已陸續將這些智能系統應用到全國 118 個城市的 1500 個社區中。

11

融創:提出服務閉環與用戶

連接“雙標准”

2019 年 3 月 25 日,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宣布將融創戰略定位升級為——中國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務商。

汪孟德表示,融創將堅持以地產核心主業,圍繞 “地產 +”,布局融創服務、融創文旅和融創文化三大板塊。

其中,融創服務是融創中國旗下的物業板塊,前身為融創物業,於 2004 年起步,2019 年隨著集團戰略全面升級更名為融創服務。2020 年 11 月 19 日,融創服務成功登陸港交所。

在上市當天,融創服務行政總裁曹鴻玲曾對外表示,融創服務將在提升服務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智慧社區、物業運營管理、客戶生活服務一體化的線上服務平台,快速發展“線上+線下”的客戶運營能力。

在智慧社區的構建上,融創服務提出了兩個標准——既要與園區服務業務形成統一閉環,協助物業服務團隊達成服務方案落地,又要與客戶建立充分的互動和線上連接,提升服務體驗。

基於此,融創服務旨在構建了包括智慧人行、智慧車行、智慧安防、智慧設備設施““四大業務場景”。

與其它大多數地產商一致,融創服務也選擇了與其它技術廠商合作進行智慧社區打造。

2020 年 9 月,融創服務戰略投資鋒物科技,聚力打造智慧社區、物業運營管理、客戶生活服務一體化的智慧物業管理模式。

2020 年,融創服務與阿裏雲合作,推出智慧社區 4.0 系統,並在無錫亞美利加智慧型社區試點推行。

12

地產新故事,未完待續

從家居硬件、機器人到系統,從智能家居到智慧社區、智慧物流,房企的轉型幾乎覆蓋了住宅智能化的方方面面。同時,對求變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國家正在極力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無疑擴大了轉型的基本面。

然而,在房企轉型過程中,也暴露出多方面問題。

雷鋒網注意到,大多數地產商的轉型缺乏系統化的布局,智慧社區、智慧物業的生態存在連接斷層,在轉型中不乏“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間斷性跟進、“掛羊頭賣狗肉”式以產業之名,行地產之實的現象。

這其實與房企技術基因的缺失、固有的房企驕傲不無關系,而在住宅、社區、城市的智慧化建設上,以往“拿錢砸、上廣告、快周轉”的土辦法是行不通的。

智慧化轉型,需要深耕技術,落地應用、提升服務。顯然,地產商們還沒有講好這個轉型的新故事。

在這場求變征戰中,誰能率先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