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人類更應該玉碎還是瓦全一辯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30日 - 文明小編 平平無奇辯手的分享 
   

  

平平無奇辯手的分享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觀眾,對方辯友:大家好!今天辯題,玉碎或瓦全方案的選擇是在地球進入危機狀態,人類文明存續受到威脅的背景之下產生。我方的觀點是人類更應該選擇玉碎。開宗明義,定義先行。人類,是一個有別於生物學“人”的概念,是一個源於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的詞。這個詞,強調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種族共性即人性。從文化學來看,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文字等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作的目的 從行為學來看,人類是懂得使用語言文字、具有多種複雜的、具有互助性的社會組織。從人類學來看,當代人類保有的特征是自由的行動者、他者的關系、意識、解釋、內在自我、自我呈現、主體間性等。文明在結構上分為顯性文明和隱性文明,顯性文明諸如文學、建築、文字、行為等,隱性文明即生物為更好地存活發展而進行的行為活動以及衍生的思想理念等。今天我方的標准是哪個方案在保存顯性文明的同時更好地體現隱性文明。我方將從以下三點進行闡述。

第一,地球與人類文明相交融,玉碎更能保護地球。人類文明是在人與地球交融的過程產生發展的。建築書籍《波裏菲利》中指出建築反映的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人類對於夢幻理念和愛欲世界的表達與釋放。例如古羅馬帝國在意大利半島上的殘垣斷壁無不體現著人類對於客觀世界認識規律的解釋、人類對於罪惡的救贖、對於純潔自然之神的渴望。例如中國鳥巢建築所體現的“平等視野”的理念。以上種種皆可力證,無論對於顯性文明還是隱性文明都離不開地球。

第二,玉碎更符合平等的人權觀念。人權即個體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享有的權利。人權的許多價值強調人的能動性且以普世原則要求所有人都有享此天賦的權利。根據人的主體間性可知,瓦全計劃無法顧及每個人的自由意志,違背人類追求人人平等人人皆主體的理念;而玉碎計劃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最基本的生存權並且踐行人權核心價值理念。

第三,文明離不開人類,玉碎計劃更符合人類主義。人類主義以人類為認知主體,從關注人類整體命運出發,從推動人類最大限度地自主發展的目標出發,對人、人際關系、社會結構、制度和歷史演化進行理性和實證的認識揭示。一言以蔽之,人類主義不僅關注當下人類的處境同時關注未來人類的命運。尋求並建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機制和信仰機制。玉碎計劃遵循現有的人類理念,最大限度地合理考慮代際傳承問題,使得人類不陷入為了生存而茹毛飲血的野蠻,不落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困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陷阱,玉碎計劃是對文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堅守。綜上所述,我方堅定認為人類更應該選擇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