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關羽兩大部將:扛大刀的周倉歷史中有模型,而好參謀趙累確有其人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11日 -
:       
 

路之意

策劃經理,歷史領域創作者

關羽字雲長,是三國時蜀國著名的戰將,名列蜀漢五虎工將之首。關羽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身長九尺,面如重棗,唇若塗朱,丹鳳眼,臥蠶眉,身跨千裏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雄猛過人。關羽武藝超群,所向披靡。因為他有“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功績。又有擒於禁。誅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赫赫戰功。所以,世代相傳,他便成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死以後,頭埋在洛陽,身軀埋在當陽,諡號壯謬侯。

自宋代以來,關羽就被神化了,到了清代,又被尊為“關聖大帝”。成都武侯祠裏的關羽塑像,就是帝王形象。

在關羽偏殿中,有二米高的泥塑貼金關羽塑象,頭戴綴有冕旒的天平冠,正襟危坐,凝目沉思,神態端莊。在關羽趵東、西兩側,關平,趙累,周倉、關興四人,肅然侍立。偏殿大門上懸有“義薄雲天”額,是對關羽一生忠義的最高褒獎。

周倉、趙累是關羽的部將,他們和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一起,作為“關聖大帝”的陪祀。對於這樣別開生面的陪祀,使人不禁頓覺耳目一新。遊人至此時無不駐足端詳,品評紛紜,很想從這幾尊身份懸殊,職位各異;而又聚在一堂的人物身上,揣摩出他們之間互相關系的答案來。

在武侯祠裏,劉備因兒子劉禪誤國降敵,無資格陪祀,只好由孫子劉諶陪祀。諸葛亮,張飛二人,都是由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陪祀的。關羽可不相同,他除了兩個兒子外,還有兩個部將陪祀。值得注目的是,在關羽眾多勇猛忠誠的部將裏,唯有周倉,趙累享有與關平,關興一樣的禮遇。從中,不難看出周倉、趙累與關羽之間,有著某種特殊的關系。

周倉侍立於關羽西側,黑面短須,昴然而立,側邊有青龍偃月刀。

據說,周倉經常為關羽扛著這把大刀南征北戰。周倉其人,不見經傳,不是歷史的真實人物。但是,追溯歷史,也可以從中找到他的模型。

《三國志·魯肅傳》中,有關雲長單刀赴會這一段。魯肅為索取荊州責備關羽。劉備失信時說“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音剛落,關羽身旁,座中一人立即答辯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如此仗義執言之人,姓甚名誰,不見史籍。然而,隨著關羽“單刀趕會”這段膾炙人口故事的流傳,那位與魯肅對答的無名氏,慢慢就被冠以周倉的姓名了。

最早見到的周倉,是在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的戲裏。這裏的周倉,出場時只短短說了幾句話:“關公單刀赴會,我也走一遭,志氣淩雲貫九霄,周倉今日逞英豪。”說完後就下場了,沒有更多的情節,但從中,也可看出他不畏強暴,敢於跟隨關羽深入虎穴的膽識。當然,這個周倉的形象,還是比較單薄,處於雛型階段。

到了明代,從嘉靖壬午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周倉的形象就豐滿完整多了。他不僅是一個手捧青龍偃月刀,不離關羽左右的武夫,而且他還有勇善謀,臨陣不亂,在十分危急的境況下,還能應付自如。在單刀赴會最險惡之際,關羽僅向周倉以目示意,周倉即能乘機從屋內退出,把紅旗—招,關平隨即船如箭發,奔過江東,使雲長得以脫離虎口。更令人稱道的是,周倉不僅能與關羽共患難,而且還能與關羽誓同生死。在關羽敗走麥城後。周倉聞關羽死訊,不勝悲戚,他正氣凜然,臨難不苟,嚴詞拒絕了東吳的招降,毅然以身殉主,由於周倉對關羽的忠心耿耿,肝膽相朋,

至死不渝

的節操,可嘉可敬,陪祀關羽,是當之無愧的。

周倉雖不完全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由於小說和戲曲的加工,周倉成了活靈活現的人物,後人不僅讓他陪祀於關羽,而且,在當陽麥城,還專門給他修了墳墓,以表達仰慕與紀念。

趙累立於關羽東側,沉著莊重,赳赳而立。

在歷史上,趙累是確有其人的。《三國志·吳書·潘璋傳》載:“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趙累是關羽部將中僅有名姓記載的一個。他跟隨關羽,出生入死,四方征截,最後又與關羽一起,死於國難。

在明嘉靖刊《三國志通俗損義》裏,以及後來的《三國演義》中,他與周倉二人,成了關羽得力的左右手。雖然趙累只是個管糧的都督,但他有遠見卓識,深為關羽所器重。在關羽面臨眾叛親離,又喪失了大後方荊州時,趙累向關羽獻計謀,建議說:“今事急矣,可一面差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從旱路去取荊州。”關羽采納了他的主張,派遣馬良往成都求救,自率大軍去取荊州。當關羽在荊州路上,處於前有吳兵,後有魏兵的進退維谷的困境時,趙累又勸關羽,致書呂蒙,重申蜀吳盟好,共討曹操。關羽仍然接受了他的勸告,致書呂蒙,曉以大義,責其背約。

從這些活動中可以看出,趙累並不是一個只懂得“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的管糧官,而且還是一個能在生死攸關的逆境中,敢於當機而斷,通於韜路,並力挽狂濤的好參謀。他的主張和建議,證明他頭腦清晰,並在不知不覺中對關羽驕傲輕敵,感情用事的行為作一些修正。後來,當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時,趙累又毅然追隨關羽父子一起,從麥城突圍,在突圍中,趙累不幸被俘,慨然以身殉節。

縱觀周倉,趙累二人的事略,以及才智、德操和他們盡節捐軀的壯舉,令人稱道,作為關羽陪祀,是當之無愧的。當然,周倉、趙累的陪祀,對關羽本身也是一個表彰。《三國志通俗演義》中有:“關羽憮恤下人,有互相毆罵者,告於公前,公以酒和之。後人爭鬧,不忍告理,常曰,恐犯爺爺也。”關羽平素善待伍卒,愛護百姓,因此也深得部屬和百姓的擁護,這也是關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