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人民幣如何才能實現國際化?未來的主流貨幣很可能是這樣的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21日 - 國際小編 小光隨想 
   

  

小光隨想

生活領域愛好者

先看一組數據:

1. 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起,構成IMF(世界貨幣基金組織)SDR(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成為第五種加入進來的貨幣。

2. 2019年4月數據顯示,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貨幣占比:美元88.3%,歐元32.3%,日元16.8%,英鎊12.8%,人民幣4.3%。

3. 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比重為61.99%,歐元是20.05%,日元5.70%,英鎊4.43%,

人民幣2.02%。

4. 自歐元1999年誕生以來,美元資產在央行儲備中所占比例從71%下降到59%,降幅為12個百分點,盡管這期間有明顯的波動。同時,歐元所占比例在20%上下波動,而其他貨幣(包括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中國人民幣)所占比例升至9%。

5. 俄羅斯央行在近期公布了截止到2020年年底的“國際儲備資產”,美元以及美元資產在俄羅斯國際儲備中的地位是一再下滑——所占比例已降至21.2%,歐元在俄羅斯國際儲備中的比例也降至29.2%,俄羅斯的黃金儲備約為其整個國際儲備總額的23.3%,

人民幣在俄羅斯國際儲備資產中所占的比例則由上年的12.3%,提升至12.8%。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還在今年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直言,該國1860億美元規模的主權財富基金決定拋售所有美元和美元計價的資產,轉而投向以歐元、人民幣計價資產以及貴金屬。他還稱,俄羅斯“可以在一個月內迅速做出反應”,將其中的美元份額從35%減少到0,英鎊減持到5%,日元保持5%,歐元增長到40%,

人民幣增長到30%,黃金占比20%。

6. 到去年年底,

外資持有債券占中國整個債券市場托管總量的3%,低於美國(28%)、日本(14%),也低於巴西(9%)等新興市場國家。

以上數據表明,美元一直是最主流的國際貨幣,但是其所占比重在逐漸萎縮,以俄羅斯為首的國家在逐步去美元化;人民幣一直未能成為主流的國際貨幣,短期內也很難成為主流國際貨幣,但卻在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逐步接受人民幣。

再看兩段歷史:

1. 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雖然當年世界老二遭受美帝打壓,日元狂跌,但是後來硬是堅持下來,也把日元穩定住了,直到今天依然保持世界前三的發達國家地位。

2. 而相反的例子就是蘇聯,在冷戰的時候,蘇聯比日本更有優勢,跟美國不分伯仲,但是卻因為自大、冒進而最終掉進老美的陷阱,導致整個聯邦分崩離析,雖然俄羅斯依然是最大的國家,但是在蘇聯解體的陰影下,經濟以及貨幣很長時間內都走不出陰霾,很難再回到以前的輝煌狀態了,更不用談盧布的國際化了。

結合當前國際形勢以及金融發展趨勢,人民幣的國際化路徑可能應該是這樣的:

1. 我國穩紮穩打,保持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不激進、不著急,但絕對不能垮掉、也不能落後,人民幣的地位會隨著時間往前不斷得到提高。

2. 我國在大力推行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發展進度和成果屬於前列,如果後續進展順利,將能夠提高國際結算效率、降低資金中轉手續費、防止全球大通脹,它將來很可能會作為一種我國和其他與我國存在大量經濟往來的國家們的儲備貨幣。

3.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也會推出自己主權數字貨幣,到時候很可能世界各國的數字貨幣會整合到一條鏈上或者一組平行鏈上,各國的數字貨幣可以按照國際外匯市場匯率無障礙地進行兌換,而此時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及應用應該是走在最前列的,其作為各國的外匯儲備的比重會有很大的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將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