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字體大小:
2021年9月03日 -
:
星球郵報
編輯,文化領域愛好者
目前,人們可以借助天氣預報采取相關減災措施,但因缺乏人工干預,只能被動承受,城鄉遭遇狂風、暴雨內澇致災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特大暴雨,相當於一年降水量三分之一的雨水在一小時內傾瀉而下,導致302人遇難、50人失蹤和直接經濟損失1142.69億元的慘劇。
在歐洲,德國、比利時、荷蘭也遭遇了嚴重洪澇災害。地球升溫,惡劣極端天氣頻發,如何主動作為、實現風調雨順?把大型空間反射鏡(即太空反射鏡,以下簡稱太空鏡)發射到太空之中,使其反射太陽光,進而調控地球的天氣,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思路。
亟待解決的問題人們每天查看天氣預報,據此增減衣服和采取其他措施,努力降低大自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然而,為什麼不去主動干預、改變天氣?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還能任由狂風暴雨肆虐嗎?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在大力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根治淮河、長江抗洪、南水北調。這些主要是在地面做文章,為什麼不轉變思路,從天上進行干預呢?
進入21世紀,全球升溫現象明顯,各種極端天氣頻發。不僅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等國飽受其苦,一向氣候宜人的西歐也遭遇嚴重的暴雨洪災。極端惡劣天氣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人工調控天氣措施也在實施中。
如,通過火炮發射凝雨劑造雨或者防雹土火箭驅雹,但效果一般。也有人用飛機在高空噴灑幹冰以期人工降雨,但在惡劣天氣下,出動飛機很危險。發展調控天氣的太空鏡,與保障民生密切相關,可以極大降低天氣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給民眾帶來更為直接的實際利益,實現民眾千年期盼的風調雨順。
太空鏡是科技版的龍王、風神、雷神、雨神,受益的廣大民眾一定會更加支持太空事業的發展。太空鏡需要良好的技術來保證安裝、運營。中國的航天事業、空間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技術上有實現的可能。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鑒於太空鏡的發展與國家戰略密切相關,中國可以先行一步,積極開展太空鏡的研發、使用,率先為人類開啟新的發展階段,帶頭推動太空合作。
拋磚引玉的建議
人類曾嘗試用太空鏡來照明。1993年2月4日,俄羅斯宇航員在“和平”號軌道站成功進行首次實驗,用太空鏡將陽光反射到地球部分地區。攜帶太空鏡的“進步”號宇宙飛船離開“和平”號軌道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太空鏡徐徐打開,形成直徑為20米的反光圓盤。太空鏡繞地球飛行,將太陽光反射到當時處在黑夜中的歐洲部分地區,裏昂、日內瓦和慕尼黑等城市均被反射光照亮。可用太空鏡為北極圈內的城鎮照明,但存在潛在的負面影響,如加速極地升溫,攪擾動物的生存規律。進入21世紀以來,不斷有人提出發射太空鏡來改變氣候、給地球降溫。
2007年,英國《衛報》報道,美國科學家提出阻止部分太陽光照射地球的方案,據估算,如果能把照射到地球上的陽光反射回1%,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的負面影響將被全部抵消。
2009年,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天文光學專家提出建造太空鏡應對氣候變暖,建議用16萬億面鏡子組成180萬平方英裏的太陽能板作為太空鏡。
2019年,美國民主党總統候選人安德魯·楊(Andrew Yang)提出投資2億美元研制大型可折疊太空鏡,這些鏡子展開後可反射太陽光。筆者提出用太空鏡來調控地球天氣的思路,目前還沒有發現雷同的觀點。
通過用太空鏡照射大氣,使其升溫膨脹上升,可以改變氣流運動方向,進而改變降雨分布,阻止在短時間內過於集中降雨。
在農業領域,可以用來保障收割、播種,特別是在農業收獲季節,通過調控降雨減少不良天氣帶來的巨大損失。在保障重大體育盛會、社會慶典順利進行方面,太空鏡同樣大有可為。要防止暴雨阻礙室外重要活動的舉辦,可提前用太空鏡蒸發或移走雲層。
很多建築施工因惡劣天氣延遲,使用太空鏡能防止暴雨對露天工程的破壞。另外,修建混凝土大壩時突遭降溫,可用太空鏡照射以保溫。一些地區遭遇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暴雨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障礙。可調集太空鏡對雲層進行直接蒸發或照射升溫,通過氣流運動來移走雲層。太空鏡的市場前景廣泛,是綜合性很強的系統性工程。這不僅是空間技術部門的工作,還需要與國內多個部門密切合作,如水利工程、城市管理、農業農村、應急救援、體育運動等多個領域、機構。
調控天氣還需要國家間合作、協商。因為空氣是流動的,一國采用太空鏡主動調控天氣,難免存在考慮不到的蝴蝶效應,也許會負面影響到其他國家。航天大國需要展開密切合作,作為人類的兩大經濟體,在共同應對自然挑戰方面,中國和美國應該加強合作,一起為人類謀幸福。中美兩國如果能合作發展太空鏡,其意義超過了調控天氣,對和平發展太空、增進兩國互信有重大戰略價值。
中國幅員遼闊,全境都遭遇嚴重自然災害是極其罕見的事情。但對於一些國土狹小的國家而言,極端天氣有可能是滅頂之災。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在自然災難面前顯得非常脆弱。
中國率先發展太空鏡,具有國際援助的價值,可以幫助其他國家防災減災,構建人類天氣命運共同體。總之,人類不能一直靠天吃飯、聽天由命,要積極采取行動調控天氣。
在太空鏡使用初期,直接干預天氣也許會給地球氣候帶來負面影響。人類對天氣的調控需要逐步積累經驗,需要各國彼此互信、積極合作、深入探索,需要科學家和有識之士為保障人類過上風調雨順的幸福生活而共同奮鬥!
作者簡介:
李希強,中國北鬥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北京對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中至研究生期間三次獲得全國競賽一等獎。代表英文作品《全球意識》(Global Consciousness)在2002年指出全球共命運理念的價值。策劃設立中國第一支安防應急救援產業基金,清華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全球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戰略》,在2013年明確寫出“預感類似SARS的爆發式傳染疾病一定還會再度出現,國家應該采取措施構建救援體系,而且要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統一協調,才能實現有效的控制”。
曾任職中國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赴日內瓦參加WTO世貿談判和多次赴美貿易談判,代表調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尚未做好准備》在2004年預測2009年歐美經濟困境。先後接受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和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UNESCAP)的貿易政策培訓。參與起草中國《反壟斷法》,擔任《WTO經濟導刊》專欄作家。紐約投行工作時策劃阿裏巴巴收購高德導航地圖,發起設立中國第一支北鬥投資基金,協助陝西省政府設立100億元北鬥產業基金,《鳳凰衛視》對此專訪,推動成立陝西北鬥產業基地和天津北鬥產業基地。為助力北京申辦冬奧會,拜會時任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籌建空氣淨化生產基地,請教陳吉寧校長現任北京市長。策劃收購加拿大環保企業,被評為中加合作十大項目,加拿大總理出席簽約,李克強總理接見加方企業,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2016年10月17日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明確提議打造深圳世界創新基地,大量吸納香港年輕人就業,促進區域大發展以防範香港出問題。2019年,和朱旭婷發起“小份餐行動”,匯報至全國政協社法委副主任、總工會副主席、婦聯副主席、商務部副部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聯合國副秘書長、世貿組織副總幹事、世界糧食計劃署國別主任、農工党副主席、政協常委、全國人大法工委主任,“小份餐”被寫入《中國反食品浪費法》,提倡的“小份餐”和“清明素食節”入選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提議傳統七夕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建議央視開通獨立的衛生健康頻道。
作者簡介:
朱旭婷,南加大法律碩士生,通過中國律師資格考試,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對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法務總監。曾就讀於南開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獲得南開大學“公能獎學金”。曾任南開大學書法協會副會長,三次獲得全國書法競賽一等獎,榮獲奧運小天使稱號,兩次獲得全國繪畫競賽三等獎。曾任南開大學學生科技協會創業競賽部部長,參賽團隊獲得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先後在商務部、司法部和天津高級法院實習,起草法律文件,研究跨境並購和工業園區的管理制度規範。
2019年,為減少食物浪費,向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提議“小份餐好光盤”行動,中國網、《法制與社會》、安徽省電視台等100多家媒體報道事跡。同時向世界糧食計劃署國別主任提出“清明素食節”、每年4月5日為“世界素食節”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