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2001-3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從探索到反抗的全景展示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25日 -
:     
 

她與讀書09:16

通讀《太空漫遊》系列之後,再來反觀劉慈欣的那句:“我所有的創意,都是對太空漫遊拙劣的模仿。”你會發現並非言過其實。

三體中許多的地方,依舊可以看到太空漫遊的影子,不論是人類對於外星科技的探索,還是人類自身技術的發展。

只是在我看來,劉慈欣對於人性的刻畫更為深刻全面,而克拉克更多的是對於技術和科技的探索。那種人性的思考與智謀,也許才是我們能夠立足於宇宙,或者能夠持續的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能力。

一個完整的宇宙構想:

人類可能是一個新生宇宙中新生種族的新生文明……

我覺得其實從《200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它具有一個完整的宇宙構想。比如2001年的時候,它最開始設置了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塊黑色的石板,這塊石板即使人類用盡了所有的科技手段都無法探測它到底是幹什麼的。而且1:6:9這個神奇的一個數字,其實已經奠定了所有的科幻小說的一個基礎。

現在不論是誰引用科幻的設定,大家都會提到月球上的那塊石板,如同書中這是外星科技的證明一樣,這也成為了科幻小說的一塊里程碑。

這塊石板精密到1:6:9,無論你放大多少倍,都是1:6:9,它已經突破了人類工藝的極限,它就是以這樣子一種驕傲自滿的形態展示給所有人。

借由這塊石板,人類知道了有外星生命這樣一個存在,但其實從2001~3001四本書裏,外星人從來都沒有真實的現身過,它其實跟三體還不太一樣,因為三體寫到後面的時候,人類已經跟三體星球開始作戰了,甚至還有其他星球對人類進行降維打擊,但其實從2001~3001整整4部書,人類和這個所謂的這神一樣的存在,從來都沒有一個正面的沖突。

我們知道他們存在,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哪,他們能幹什麼,他們要做什麼,他們是怎麼看待人類的。

人類就像是“神”手中的玩偶,一個脫離了掌控,可以在創造一個,如果可能可以用後一個代替前一個,如果不幸後一個失敗了,它也可以自己出手。

到此為止,不論是黑石板的存在、木星的引爆、神影響下的種族選擇,都可以說非常的封神,恐怕到了最後連作者自己都圓不回來了,所以在最終章只有個大概合理的結點。沒錯,不能叫做結尾,它更像是中間休息一下的一個結點而已。

在人類自己的設想裏,人類不過是“神”們萬千個實驗中的一個,人類成功了。就像他們在歐羅巴上做的實驗,他們確實影響了一個新的智慧物種的誕生,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一種高智商的物種,或者說他們演化的速度太慢了。

哪怕過去了1000年,他們對於人類的世界也並沒有造成什麼威脅,所以在3001的時候,鮑曼傳回來的消息就是,這個所謂的神一樣的存在決定對人類動手了,但是具體怎麼做其實書裏也沒有寫,大概是通過鮑曼自己的了解,就是說他們要做一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可能會傷害到地球,可能會傷害到人類,然後人類就以此開始展開了一個反擊。

最終回中的“黑暗森林”理論:

當人類意識到“神”有了傷害人類的企圖,不論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也許這也只是鮑曼的一場陰謀呢?但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人類就會率先作出反擊。

人類認為,這可以為人類爭取更多的時間,不然的話真的等他們對人類動手了,人類就已經沒有反擊的機會了,再往深一點解讀的話,其實就剛好印證了劉慈欣在三體裏邊的黑暗森林理論。

雖然在太空漫遊中過去的1000年裏,無論是出於科技的限制也好,或者是說思維的限制也好,人類竟然一直遵循“神”的旨意,除了那一次迫降之外,人類真的就沒有去過歐羅巴,這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到3001的時候,普爾複活之後,他對這1000年發生的事情完全都沒有概念,他的一切都是從報紙和新聞中產生的,“都是星星”、鮑曼、歐羅巴,對他來說不過是傳說,他更像是無知者無畏的勇敢。

他肩負起了突破者的使命,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反抗“神意”,去影響這個世界,甚至拯救人類的一個生命。

我們不論最後類似電腦病毒的反擊,適合與否,當然也未必會成功,可至少人類已經化被動為主動,這就是人類這種生命體的核心特征,“我們總會想出辦法來的。”

長生的地位:

對在3001裏邊還有一點很神奇,就是人類已經經過了1000年的演化,但是人類的壽命至少在文字裏並沒有明顯的增長。

我只能理解成阿瑟·克拉克對於長生不老這件事情志不在此吧,如果是其他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科幻作品裏,基本上都會去提到長生不老這件事情,好像只要科技發展,那麼首要或者是前幾項解決的問題中,一定有“人類壽命怎麼無限期的延長?”這樣一個題目。

人類對於亙古留存的事物,總是具有很高的崇敬心理,當然前提是確保它無害的前提下。就像是藝術、古董等等,對於3001中的普爾來說,他已經活成了活化石一樣的存在。

從物理概念上來說他已經活了1000年。當然這1000年當中他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一個“死”的狀態,但從壽命上來說,它已經是1000歲的古董木乃伊一樣的存在。

在3001醒來了後,所有的社會資源都把他捧到了上流社會這個地位,從時間層面來說,他已經是人類的老祖宗了。

這種無害而能夠傳為美談一樣的人存在,對大家都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我們擁有歷史的傳承,每一步都有跡可循,也許這就是人類總熱愛追尋歷史的意義吧。

阿瑟·克拉克的“預知性”科幻:

2001太空漫遊幾乎被奉為神作,因為在那個年代,他對於木星探索的一些描寫,對於歐羅巴的描寫,當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親眼去看的時候會發現跟他書裏描寫的幾乎是一模一樣,所以很多人對於阿瑟·克拉克是歎服的,他的科幻作品也有了“預知性”的一個尊稱。

包括對歐羅巴的描寫,後來也地球有科學家的考證證明,歐羅巴上的海洋環境,是最類似於地球的,也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誕生生命的地方。

那麼這就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只有海洋才能創造生命麼?當然,這就是另一本書需要解答的問題了,這裏我們只需要知道,歐羅巴的故事設定並非空穴來風,也許終有一天,克拉克書中所寫的生物也會出現在現實世界中。

四部故事的優劣推薦:

但其實從四部曲來說, 2001太空漫遊的設定的確新穎,它的一些描寫和設定到了現在都是令人歎為觀止的存在。

2001外太空科技在月球出現,預示著比人類更加遙遠的高智慧文明一直在俯瞰著人類,他們已經將有形化為了無形;2010中,為了改變生物的發展規律,人類親眼見證了一場星球實驗,木星變成了“太隗”,人類的地球上擁有了兩顆太陽。

故事到這裏,雖然第二部作品《2010太空漫遊》的設定沒有第一部精彩,可依舊讓人緊跟劇情,給人留下了很多的遐想空間。

大家還是很期望下一部引爆木星之後,神又會有哪些舉措。只可惜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四部作品中,《2061太空漫遊》的設定十分的薄弱,它更像是一個過渡,更多的描寫了人們對於歐羅巴這顆星球的探索,人類的迫降,人類對於歐羅巴物質的挖掘,人類對錢學森號的祭奠等等。

只可惜,在2061裏其實它設定了很多的問題,最後都沒有解答,比如說挾持他們飛船的人是誰,然後讓他們迫降之後,那個沉默的宙斯山又代表著什麼?

我們就像是等在著靴子落地,可直到最終一章,書中也沒有給出答案,實在難免讓人失望。

甚至在2061最後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弗洛伊德信息形態的身影,就跟鮑曼一樣的存在,可是在第四部中卻憑空消失了,沒有給出任何的解釋。

其實如果說《3001太空漫遊》作為第四部的話,它直接接在2001之後作為第二部誕生,反倒更沒有違和感。如果太空漫遊作為一個兩部的科幻作品,大概節奏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作為我個人的評價,我覺得作為太空漫遊全新的讀者《2061太空漫遊》,可以適當快速閱讀,了解大概故事即可。(可參考是什麼影響了生命的誕生?——《2061 太空漫遊》

不論如何,克拉克老爺子的的神思,再加上創作年代,《太空漫遊》系列,依舊是封神之作。

#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