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2日 -
:
自周代起,中國便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餐桌禮儀制度,後來經大思想家孔子不斷發揚傳承,使得餐桌禮儀的內容得到發展壯大,並為後世延續。不但如此,這也是中國彰顯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飲食文化一直為老百姓所尊崇,可是到了現在,吃飯的規矩又有多少人記得?老祖宗常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又是何意?
實際上,流傳至今的民間俗語中,有著大把的“三”,事不過三、三足鼎立、三人行必有我師,凡是象征完整、完美的事,似乎都有“三”的出現,可以說,“三”在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地位非常重要。《老子》中曾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一個極點、界限、無論任何事,都不能超過“三”這個數,飯菜也是如此。
古代糧食少,百姓經常餓肚子,他們為了能填飽肚子,經常要祭祀神靈。於是,他們就在祭桌上擺上幾盤菜,再點上三炷香,作為供奉神靈之物。不過,民間所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並不是特指某三種菜,此處的“三”是泛指,意思是注意待客之道,不能將桌上的菜擺成單數,兩盤、四盤、六盤……都好,只要不是單數就行。
另外,中國有句話叫“好事成雙”,也包括餐桌禮儀,代指桌上的一應物品都應是雙數。上文提到過,民間祭祀上香時,也通常插上三炷香,並將其擺成品字狀。正因如此,桌子上擺三盤菜也是暗合了上香之道,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祭祀行為,老人才時時告誡後人“桌上不擺三盤菜”,盡管這有些封建迷信,但在古代,也是一種美好祈願。
久而久之,民間自然形成了一個傳統,凡是有客人來家裏吃飯,都一律不許擺三盤菜,否則客人就成了“祭祀”的對象。小時候,家長告訴過我們很多餐桌禮儀,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敲完,因為以前只有乞丐挨家挨戶討飯時,才做出這種行為;再者,不能將筷子插在米飯中,因為那是上香的舉動……歷史上關於吃飯的禮儀很多,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血光之災。
《左傳·宣公四年》中有個典故,名為“食指大動”,意思是有美味可吃的預兆,也形容看到美食貪婪的樣子。春秋時期,鄭國有兩位公子,一個叫公子宋,一個叫子家,公子宋有個“特異功能”,就是每當有美食出現的時候,他的食指都會動。隨後,子家無意間看到了內廚在做鱉羹,心想公子宋的食指果然靈驗。不過,這件事卻傳到了鄭靈公的耳朵裏。
後來,鄭靈公宴請百官喝鱉羹,可鱉羹分到公子宋的時候,恰好見了底,鄭靈公哈哈大笑:這下你的食指不靈了吧?公子宋氣急,走到鄭靈公身前,將食指伸到他的鼎裏,沾了一口湯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不是嘗到美食了嗎?(染指的來歷)由於鼎象征著王權,公子宋的行為,完全是沒有將鄭靈公放在眼裏。最後,二人之間產生了裂痕,公子宋殺了鄭靈公,而他自己也死在了鄭國內亂之中。
所以說,吃飯的時候還是注意點規矩好,得罪了上司就不妙了,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