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大秦賦》看完秦王的信,呂不韋馬上自殺,背後深意你看懂了嗎?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6日 -
: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

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大秦賦》中呂不韋因嫪毐叛變一事受牽連,被親政後的秦王政免去了相邦職務,並遷往河南的封地。徹底遠離秦國的權力中心,成為閑人一名。

但是呂不韋將秦國帶向富強的功績太過於耀眼,東方六國在秦國的咄咄逼人之下,認定呂不韋是秦國崛起、富強的關鍵,救自己的良藥。於是大量派遣使節拜訪呂不韋,希望可以請呂不韋到自己這裏來主持大局,像富強秦國一樣富強自己。同時像趙國這樣的強國,則希望借機演“拉攏呂不韋”,使呂不韋和秦王徹底絕交,讓秦國再次陷入內鬥之中。

呂不韋在不知不覺間,非自願地成為秦國的一顆炸彈,隨時可能給大秦江山炸出一個缺口。也就在此時,秦王政出手了。秦王政想排除掉炸彈,於是責難呂不韋對大秦沒有絲毫功勞,要把呂不韋流亡到蜀地。

按照《大秦賦》的演繹,秦王政的這封信是在保護呂不韋,用全面否定呂不韋的方式,告訴全天下的諸侯國,呂不韋沒有他們想得那麼神,斷了其利用呂不韋的欲望。而呂不韋個人做的就更絕了,他認定自己是個炸彈,於是決定讓這個炸彈消失。不久,呂不韋喝毒酒自殺。

amocity
amocity

  


不過從《史記》的記載來看,秦王政沒有這麼好心。

《史記》: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複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秦王政殺呂不韋的直接動機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秦王政擔心呂不韋會聯合諸侯國造反,讓自己丟王位。呂不韋自殺的原因則為“恐誅,乃飲酖而死”。呂不韋是想到自己可能會被殺,於是就自殺了,可能他認為這是自己最後的尊嚴。

值得注意的是,呂不韋是不是自殺這件事是有爭議的,爭議點為“酖”字。我們通常把“酖”翻譯成鴆,《康熙字典》中也是把“酖”字通“鴆”,而鴆在古代是一種可以殺人的毒鳥,所以呂不韋是喝毒自殺。

但是“酖”還會通“耽”,是喜好過度的意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解說是:“酖:樂酒也。從從酉冘聲”。因而呂不韋的死,有可能是在得知自己被全盤否定之後,狂飲酒發泄,最終喝過多而亡。

不過不管呂不韋是自殺,還是喝酒鬱鬱而終,直接導火索都是那封全盤否定的信,這封信從《史記》中可見,它是呂不韋的催命符。同時從“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中的怒字,又可知司馬遷是認定秦王和呂不韋有著水火不容的矛盾,不存在所謂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秦王政的眼睛裏容不得呂不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呂不韋過於“貪”了,這裏的“貪”不是權力、財力,而是名譽,貪戀名流青史。

amocity
amocity

  


呂不韋主政時期,幾乎將全部來秦的能臣乾將收歸自己內府,然後再由他安排去效力秦國,如此一來,近半的秦國能臣都知自己的權勢,是來自呂不韋的知遇之恩,而不是秦王,這對於秦王來說是極度危險。

同時呂不韋搞的文化建設,寫出的千古好書《呂氏春秋》更是大不敬,這種可以代表整個秦國文化水平的東西,卻是冠名呂家,若此書廣為流傳,天下文化不就只知呂而不知秦王?呂不韋當年修書的時候將《呂氏春秋》搞成《大秦春秋》,秦王對他可能都會沒那麼提防。

對於呂不韋來說,他一生最得意的是自己把秦國富強了,還讓全天下人都認同了自己的功績。而秦王2問呂不韋“君何功於秦?”、“何親於秦?”,無疑是在呂不韋的驕傲上踐踏,秦王政用全盤否定徹底擊垮了呂不韋的自尊。

自尊這東西在平常人心裏都很重,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家都可以互毆,而呂不韋還是曾經站在權力巔峰的男人,他對自己驕傲的看中,肯定遠高於常人。

嬴政殺呂不韋,不單單要殺這個人,還要殺他在秦國的一切影響,讓秦國人、全天下人都知道秦國只有秦王政,而不是相邦呂不韋。

這即呂不韋看完秦王的信,馬上就自殺,背後最大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