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戊戌六君子斬首之時,百姓個個拿著紅饅頭,他們的屍體成燙手山芋


字體大小:
2022年3月04日 -
:       
 

歷史滾動著巨輪,有的人被淹沒在流沙中,有的人則被銘刻在記憶的長河裏。當時的人不會明白,後世的人不會忘記,戊戌六君子與那一場血的悲歌。

維新變法

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化歷史中,有這樣一段不能跳過的歷史故事,而要想了解這個故事又要先從一場變法開始講起,這場變法就是眾所周知的維新變法。

維新變法又稱為百日維新,開始於1898年6月11日,變法的代表者為康有為、梁啟超,背後的支持者為光緒皇帝。

從現在的視角上來看,維新變法可以說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發起的一場先進的改良運動。

這場運動倡導當時的國人積極的去學習西方,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提倡進行政治改革與教育制度的改革等等。

合理的提倡以及光緒皇帝的大力支持,維新變法逐漸擴大了變法的範圍,運動規模也發展得越發龐大。

amocity
amocity

  


一向驕傲自負的慈禧太後並沒有將這場變法放在眼裏,並認為光緒皇帝不過是在胡鬧。

直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感受到變法的效益導致了自己利益受損時,他們才意識到維新變法的危害是真切而又巨大的存在著。

"暴力也許不能解決問題,但是暴力可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句話是對慈禧太後最好的描述。

當慈禧太後意識到維新變法帶來的巨大危害後,她開始害怕以及厭惡這樣的組織存在,於是一如往常的,她采取了最簡單也是最粗暴的方法:暴力。

1898年9月12日,在維新變法開始正好三個月後,慈禧太後發動了戊戌政變,而在這場政變中被捕的六個人就是後人常常提及的戊戌六君子。

在這裏之所以我們沒有討論康有為與梁啟超,是因為他們並不屬於戊戌六君子,當時的他們已經遠遠逃離了此地飛往了英國。

菜市口的"呐喊"

根據史書記載,戊戌六君子是除開梁啟超與康有為之外,對維新變法作出貢獻最大的六個人。

他們為維新變法貢獻了先進的思想、科學的建議,推動了中國向進現代化轉變,這樣的貢獻值得後人稱贊,但是在慈禧太後眼裏他們六個簡直就是罪大惡極。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六君子被囚車裝押圍繞著北京城宣武門遊街一圈後,被囚車拉往了宣武門的菜市口。

當他們達到菜市口時,菜市口早已經北京城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四處聲音喧嘩,人群熙熙攘攘。

如果你以為百姓在為六君子的不幸遭遇而哭訴,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只見周圍的百姓瞪大了眼睛,交頭接耳,一只手捂著嘴巴,一只手揣在懷裏好似在摸索著什麼東西。

這時,在人群中站出來了一個人,手裏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放著六個白色的小瓶子,瓶子上塞著紅色的布塞,面色沉重。

此人就是藥店鶴年堂的老板王聖一,而他手裏拿著的是他早早備好的祖傳麻醉藥,只要服下此藥,人就會周身麻木感覺不到疼痛。

王聖一這個人識過字,念過書,他不同於周圍的百姓,雖然他也並不明白這六個人具體做了什麼事情而犯下了死罪,但是他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是有利於民、有利於國的。

因此他對待這六個人心中都懷有敬意,希望他們上路時不會太痛苦,但六個人沒有一個人接受了麻醉藥,只高高的抬起頭顱,望著天空。

判官剛毅在午時准點前來,身後帶著劊子手,六君子眼神堅毅的目視前方,充耳不聞周圍百姓的驚呼聲,只見日光晃眼,血流成河,耳邊還回響著怒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百姓們紛紛蹲到了地上,驚呼的聲音浪潮一波高過一波,仿佛在爭搶什麼值錢的東西,湊近一看,原來手裏都拿著一個饅頭,不過與普通饅頭不同的是,他們拿著的都是紅饅頭。

amocity
amocity

  


最終的歸宿

隨著"戊戌六君子"的死亡,維新變法被迫落下了帷幕。

然而六君子的故事卻並沒有結束,在六君子死後,生前的許多親朋好友都唯恐避之不及,紛紛閉門不出,六君子的屍體就成了燙手山芋。

譚嗣同父親本來為官,但是受到譚嗣同牽連被罷了官,因此家人也不敢去給譚嗣同收屍。

替譚嗣同收屍的是瀏陽會館的老長班劉鳳池,他在夜晚偷偷用蘆葦裹上譚嗣同的遺體扛回了瀏陽會館,並買了棺材將其下葬。

康廣仁的屍體則是在菜市口暴屍了兩天,最終由於無人收斂,便被廣仁善堂收斂了,最後用一口薄薄的棺材就裝下了勇士的軀體。

楊深秀的遺體則由其長子收斂,長子請人將父親的頭顱與身體縫起來,一共縫了八大針才將頭顱和身體連在一起,最終也只能草草下葬。

而楊銳、劉光第、林旭的屍體則是由一個大善人買了棺材收斂了遺體,並且還出資將他們送回了各自的家鄉進行安葬。

最終,戊戌六君子的葬禮成為了維新變法最後的一支蒼涼的悲歌,走向了消亡。

如果說拿著人血饅頭的愚昧無知百姓是令人心寒的,那麼更悲哀的莫過於知其行為的意義,卻否定其行為的價值,甚至懷抱著避之不及的態度。

文/史海觀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