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連綿細雨”或比“傾盆暴雨”帶來更高的登革熱風險


2024年2月09日 - 地球小編  
   

近日,一項來自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上海台風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聯合研究,揭示了不同降雨形態對我國登革熱發生風險的不同影響。

登革熱是一種蚊媒急性傳染病,其傳播受氣象條件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加劇,登革熱的傳播和擴散不斷加速,已經演變為具有較大社會和經濟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

降雨可為蚊子提供滋生地,是影響登革熱傳播最重要的氣象因素之一,而我國降雨的分布形態較為複雜,不同地區可季節性地呈現“連綿細雨”,也會突發“傾盆暴雨”。

該研究采用周降水量和降雨集中度兩個變量來刻畫降雨模式特性。其中,降雨集中度可定量描述某一時間段內降水的集中程度,取值範圍在0~1之間——指數越接近0,代表降水分散在更多的雨日內。

該研究選取我國登革熱主要流行的12個城市作為考察對象,通過對200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的所有登革熱病例,以及氣溫、降雨、濕度等氣象數據的綜合分析,揭示了降水量和降雨集中度對登革熱風險的聯合效應。

研究發現,在相同降水量級上,越分散的降雨越有可能增加登革熱的發生風險,而集中程度較高的降雨則會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

導致登革熱發病風險最高的周降雨量區間為100~150毫米,降雨集中度區間為0.2~0.4。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登革熱的傳播與流行具有季節規律,雨季的分散性降雨可能會為夏秋季登革熱發病峰值的出現創造有利條件。

從2005年至2020年,這種高風險的分散性降雨發生頻次隨時間推移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華南、西南地區增加最為明顯,所導致的登革熱病例數顯著增加。

此項研究拓展了氣候變化背景下不規則降水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認識,同時為降低登革熱風險的早期預警系統建設以及公共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