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長江中下遊又現乾旱!三峽水庫水位已達175米,為何不加大放水?


字體大小:
2024年4月04日 -
:     
 

南方又出現乾旱了?這似乎有點“打臉”我國華南的朋友,在今年16號台風“三巴”的影響之下,可以說出現了大範圍的降雨,並且普遍性的暴雨,大暴雨發展。

然而,事實上並非整個南方區域都有明顯的雨水,的確,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乾旱,出現了增強。

從我國氣象乾旱綜合監測圖可以看到,在湖南,江西等地已經出現了乾旱的跡象,並且是中旱的狀態。

所以,這也讓很多人呼籲,不是三峽水庫已經完成175米蓄水,是不是應該加大緩解一下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首先的確可以確定的是,我國三峽水庫在今年啟動175米蓄水之後,完成的時間相對於去年來說,真的是太簡單了。

這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今年的長江上遊降雨比較多,所以,出現了快速水位上升的情況。

amocity
amocity

  


同時,根據水利部三峽工程管理司指出,從2010年到2021年,三峽工程連續12年成功實現了175米蓄水目標,2022年長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夏秋連旱,是沒有完成目標的,其中2022年7月至10月三峽入庫水量分別創1877年以來最枯記錄,三峽水庫汛末僅蓄至160.04米。

所以,今年達到了175米的蓄水,的確是一件好事情,相對去年真的太完美了。

但是,在三峽水庫蓄水完成——175米的目標之後,不少人說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第二淡水湖都沒有水了,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出現了乾旱,為何不加大放水呢?的確,這兩個湖泊的水位不大。

洞庭湖——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處於長江中遊荊江南岸,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裏(也有說是2740平方公裏 )一般稱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而該湖泊在才發布的一篇“汛期反枯”威脅“長江雙腎”的文章之中,介紹了關於雖然湖南已入汛數月,但洞庭湖水位遠低於多年同期水平,水位降低導致洞庭湖水域面積不斷縮小,洲灘面積持續擴大,所以,是嚴重缺少的情況。

而且在常規統計的洞庭湖全域面積的對比之下,還出現了僅600多平方公裏,不足往年主汛期水量豐沛時的四分之一的情況。

鄱陽湖——長江中下遊主要支流之一,是我國長江流域的一個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重要湖泊。

本來在9月中旬的時候,我國江西出現大範圍的降雨,其中江西境內五大河流入湖流量加大水位上升到了12米。

同時,在10月的時候,長江流域還出現了“江水倒灌”,結果呢?10月還未結束,鄱陽湖的水位又回到了12米以下。

所以,維護整個湖泊的面積再次不足500平方公裏,而且,還有下降的趨勢。

不得不說,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第二大淡水湖的狀態已經是難以維持了,真的是沒有水了。

而且從我國乾旱監測圖可以看到,我國兩個湖泊所在的區域,還出現了乾旱,也是呈現出增強的趨勢,那是不是三峽水庫應該加大放水,緩解一下?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的確站在很多人的角度來講,就應該加大放水。

而從水位變化情況來看,其實三峽水庫也並非一直維持在175米,而是一直在175米偏低的狀態發展。

然而,除了循環進行水源釋放之外,的確三峽水庫短期也不太可能加大其水源釋放,因為175米蓄水還有更多的目標要實現。

那就是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這會還是屬於秋季階段,冬季還未到來。

如果現階段就加大進行對水源的釋放,那秋冬季可能就更加困難了,本身秋冬季就是屬於“枯水期”時段,如果提前放水了,那後面就沒有辦法了。

而且,科學調度水源,也並非是說——說放水就放水,還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判斷才行,可能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也並非達到了乾旱到無法支撐的情況。

amocity
amocity

  


如果真的出現了那樣的局面,肯定也會實施聯合水源調度,這是必然的趨勢。

例如在2022年的時候,長江發生流域性特大乾旱且連續兩年流域來水總體偏少的情況下,三峽等控制性水庫多數蓄滿,實現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多目標共贏。

汛前根據長江中下遊水位大幅偏低及汛期旱重於澇的預測情況,科學調度三峽水庫水位消落至150米左右,在三峽及金沙江梯級等水庫留存了30多億立方米水量,提前做好抗旱水源儲備。

所以,三峽水庫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調節,而不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的方針,這就是原因。

的確,今年氣候變化還未結束,我也多次說過了,關於厄爾尼諾在今年冬季,甚至明年的發展趨勢都存在,這意味著改變我國接下來的“枯水季”的雨水發展結構可能也會有所轉變。

所以,後面長江中下遊地區會不會有大規模的水源,按照趨勢來說,一般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我國南方秋季多雨,北方地區冬季易出現暖冬。

而這也說明了南方的降雨還未結束,這還是屬於秋季。

所以,長江中下遊地區可能也是短期少雨,而不是沒有雨水了。

當然,要徹底下了緩解乾旱之後才能確定,趨勢這種變化太大。

的確也是這樣的,但是,如果後面真的沒有降雨了,大家也可以放心,在後面我國長江中下遊的確出現沒有水的時候,肯定會執行放水任務,因三峽水庫的修建本身就含有“抗旱”的實力,所以,不要驚訝。

不過,三峽水庫近幾年的抗洪效應的確發生了反轉,基本上都是穩定運行,但抗洪也不期待出現,一旦出現抗洪,那說明雨水超負荷狀態,也可能帶來其他地區的影響。

所以,穩定運行才是最好的,說明雨水結構的變化不大,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