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同為寒潮藍色預警,為何體感大不同?


字體大小:
2024年4月20日 -
: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明明氣象部門發的都是寒潮藍色預警信號,為什麼有時候感覺冷得要命,有時候卻不那麼冷?

寒潮,指的是高緯度的冷空氣大規模向中、低緯度侵襲,造成劇烈降溫的天氣活動。

具體來說就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超過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超過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超過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低於4℃的冷空氣活動。

寒潮到來前,氣象部門會發布寒潮預警信號。寒潮預警信號分為四級,分別以藍、黃、橙、紅表示。

最常見的是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其標准是,48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陸地平均風力可達5級以上;或者氣溫已經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平均風力達5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換句話說,只要預報員預計到未來48小時內最低氣溫的下降幅度超過8℃,且最低氣溫值降到4℃以下,就可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了。

那麼,造成體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呢?

amocity
amocity

  


首先,最低氣溫有相對較大的下限空間,意味著寒潮的寒冷程度其實可能大不相同。比如,最低氣溫降到2℃和-10℃,在同樣達到寒潮天氣標准的情況下,冷的程度明顯不同,畢竟2℃和-10℃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從降溫後的最低氣溫值可以引出另外一個會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前期基礎氣溫。

簡單來說,前期基礎氣溫就是寒潮到來前某地一段時間內的氣溫水平。前期基礎氣溫越高,寒潮出現後人體越會感覺冷。

最典型的情形是,春秋季節前期基礎氣溫較高,冷空氣到來前往往還會有升溫的情況,這樣冷空氣到來後氣溫大幅下降,前後對比會非常明顯,體感自然就非常寒冷。

amocity
amocity

  


而在冬季,基礎氣溫普遍較低,人們早已穿上能夠抵禦寒冷的厚衣服,對於降溫來說,體感的寒冷程度可能就沒有那麼明顯。

在寒潮及寒潮天氣預警信號發布標准中,是沒有最高氣溫的。但實際上,最高氣溫也會影響體感寒冷程度。

舉例來說,在兩次寒潮天氣過程中,最低氣溫的降幅差不多,日最低氣溫也比較接近,但是如果最高氣溫分別是-1℃、-9℃,體感差別自然小不了。

此外,寒潮在制造大幅降溫的同時,往往也會掀起強勁的風,風越大,人體所感受到的寒冷就越明顯,這是風寒效應。

總之,影響體感寒冷程度的因素很多,個體之間本身也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就是為啥同樣是寒潮,體感大不同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