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沙漠第一泉”千年不乾全靠人工補給,花47億修複,真的值得嗎?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12日 -
:     
 

作者:心底的小城

月牙泉被鳴沙山四面環抱,並沒有任何的河水補給,敦煌區域降水也非常稀少,如此沙水相依賴的奇景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月牙泉是如何產生的?

鳴沙山的形成主要是受氣候、沙源和地形的影響。首先,敦煌地處暖溫帶乾旱性氣候,全年乾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風力也較為強勁;其次,鳴沙山連接庫姆塔格沙漠,沙源充足;最後,三危山和黑石峰山發揮的阻擋作用,導致吹來的沙粒沉積。

但,沙水不相容。月牙泉是如何形成?

月牙泉形成於距今120000年前,當時的月牙泉其實是位於古党河的沿線。後來是由於鳴沙山的不斷沉積和擴展堵塞了河道,導致党河的河穀改道遷徙。

amocity
amocity

  


於是,原本在河道中央的積水窪地就變成了封閉的殘留湖,月牙泉由此形成。敦煌在夏季的時候是很炎熱的,加上沙子本身吸熱,月牙泉為何在如此地理氣候條件下還沒有乾枯呢?

充足的地下水補給

我們知道,湖泊的補給除了河流、降水,還有地下水。月牙泉能夠保持穩定的供水,很大程度上和地下水的穩定供給是分不開的。

月牙泉本身就是窪地形成,而且其下部是非常適合貯藏地下水的。月牙泉區域地下水的主要來源是西北部沖洪積平原區地下水,整個敦煌盆地區域地下水位普遍較高,因此西北部平原的地下水流經到月牙泉之後,又由於地勢低窪能溢出地表。這也是月牙泉能保持千年不乾的水源保障。

月牙泉的乾涸危機

月牙泉不乾涸的秘密在於周邊有源源不斷的地下水可以供應,但是這個循環一旦被破壞,月牙泉的危機就會顯現。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人口的增加、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敦煌區域的水源供給不足,於是打下多多個機井,這直接導致月牙泉周邊的地下水開采過度,原本持續供應的水源順勢減少。

1950年左右的時候, 月牙泉東西長218米,南北54米,水深5米。但是到1985年的時候,水深就不到一米了,湖面面積也已經縮水了一大半,這時候大家意識到,如果再不采取行動,月牙泉就要消失了。

挽救月牙泉

為了讓月牙泉恢複往日的生機,當地的相關部門嘗試了非常多的辦法,甚至直接給月牙泉注水。但是我國西部地區的蒸發量是非常大的,水分很快就會被蒸發掉,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水源供給,也是治標不治本。

2011年的時候,國家下場了,批複了《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 綜合規劃(2011-2020年)》,共47.22億人民幣,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敦煌水資源日益短缺,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生態問題。恢複月牙泉的水深則是該工程的核心之一。

amocity
amocity

  


當然了,這47億是用於整個敦煌的生態恢複的,如果說這47億全部花在月牙泉的生態功能恢複上是有點不公平的。

工程批複之後,滲水工程取代了原先粗暴的注水工程。主要是讓水通過土壤能夠自然地滲透到泉眼中,補給月牙泉的水源,盡量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

同時也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規範和減少當地的地下水開采行為,必要時也用党河的河水來進行相關的補給。

巨額修複是否值得?

2011年花費的47億不僅僅是用於拯救月牙泉,更是對整個敦煌的環境治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就對當地的民生促進意義也是十分重大的。

這筆錢單看很多,但從長遠來看卻是非常劃算的投資。敦煌2021年的旅遊總收入為21.12億,同比下降了79%。截至2023年8月,敦煌市2023年累計接待遊客445萬人次,鳴沙山月牙泉接待遊客207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近39%,成為敦煌文旅產業的“台柱”。

此外,敦煌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旅遊文化城市之一,是絲綢之路上的瑰寶。在一帶一路不斷發展的今天,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文化此時不保護何時保護。

今年去敦煌的時候也去莫高窟了,這些文化瑰寶能保存下來真的不易。如果不是有千千萬萬的前輩在前方領路,或許這些文化早被掩埋在黃土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