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春秋小國鄭國在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淺析弱者的生存之道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15日 -
:        
 

作者:經緯歷史

文|小龍談歷史

字|4100,用時約5分鐘

鄭國的開國國君鄭桓公姬友是周厲王之子,周宣王之弟。西周末年,周宣王將弟弟姬友封於鄭地(今陝西華縣),建立鄭國,後遷都新鄭。到了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為了爭霸不斷的吞並小國,鬥爭激烈,使得小國生存艱難。南方的諸侯國經過長期的生死搏鬥,最終由楚國統一。但是北方仍然分裂,有秦、晉、齊三個大國和幾十個小國存在。大國之間表面上恭敬如賓,實際上爾虞我詐,暗藏殺機。小國則夾在大國之間處境艱難,尤其是鄭國,北有超級大國晉國,南有南蠻楚國,那麼鄭國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呢?

外交策略

鄭國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的一段時間裏,還是比較霸道的,當時的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初期三小霸”之首。隨著北方秦國、晉國、齊國的崛起,鄭國便逐步走向衰落,從而淪為小國,鄭國論實力無法與大國抗衡,只能使用外交策略在夾縫中求生存。

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楚國十二年內對鄭國發動八次戰爭,鄭國既是晉國的盟國,且地處中原,是軍事和交通要地。楚國想往北發展,鄭國便是第一個台階。晉、楚爭霸鄭國無疑首當其沖成為犧牲品。

amocity
amocity

  


《左傳》:“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其俘諸江南,以實海濱,亦唯命。其翦以賜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顧前好,徼福於厲、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於九縣,君之惠也。孤之願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實圖之。”

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楚莊王不滿鄭國背楚向晉,楚莊王親率三軍圍攻鄭國都城,這是楚國近幾年來規模最大的戰爭,鄭國頑強抵抗。與此同時向晉國求援,但是晉國由於內部矛盾遲遲沒有出兵,鄭國是小國實力與楚國相差懸殊,楚軍圍攻三月攻破鄭國都城。鄭襄公袒露衣服跪到在地說:“我得罪了您,使大王懷著怒氣來到我們國家,是我的罪過,您將我們流放或者把我們國家分割給諸侯,我們唯命是從。倘若大王念在鄭國四代先王的情分上,不拆我們宗廟,讓我們侍奉您,是您的大恩惠,我們不敢奢望。”鄭襄公說話軟中帶硬,很有技巧,理直氣壯的拿出先王這張王牌,言外之意是想表明鄭國有自己的宗廟社稷,有先王的保護。

楚莊王聽後,覺得鄭襄公能屈能伸,定能受到百姓的信任和擁護,如果滅了鄭國,在道義上就失敗了。於是楚國與鄭國講和,讓鄭國侍奉楚國。鄭國投降以後,晉國才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渡過黃河駐紮在敖、鄗之間來解救鄭國。鄭國很是為難,投奔楚國必定會得罪晉國,投奔晉國必定得罪楚國,鄭國為求生存,派使者力勸晉軍與楚軍交戰,並向晉國解釋是因為鄭國快要覆滅了,才不得已投降的,其實鄭國對晉國並無二心。

鄭國挑動晉、楚兩國戰爭,在兵法上稱:“隔岸觀火,待機而動”,鄭國是小國,只能通過晉、楚決戰而擇勝從之,伺候一位婆婆總比兩位強太多。鄭國地處晉、楚之間,晉、楚爭霸都想拉攏鄭國,鄭國為了求生存只能選擇做牆頭草,擇強從之,楚強從楚,晉強從晉,在搖擺中求生存。作為弱小的鄭國極其重視外交,使用外交策略周旋於大國之間,使得鄭國在險惡的環境中得以生存。那些輕視外交的弱小國家,比如陳國、蔡國,陳國先後兩次亡國,兩次再複國,最終陳、蔡兩國被楚國所滅,鄭國將生存者的機智發揮的淋漓盡致。

民眾萬眾一心

《左傳》:秦師遂東,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

鄭國不僅受到晉、楚兩國的欺壓,連秦國也不放過它。鄭穆公元年(公元前627年),晉國非常有作為的君主去世了,秦穆公趁晉國舉辦喪事之時,遠程偷襲鄭國,秦軍浩浩蕩蕩向東進發。鄭國是交通要地,商業發達,每天往返洛陽商人頗多,販牛商人弦高路過滑國時,突然發現滑國駐滿了軍隊,四處打聽是秦國的軍隊,機智的弦高斷定秦軍是去偷襲鄭國,便偽裝成鄭國使者,牽著十二頭牛會見秦軍三位主帥,並告知他們是鄭穆公特地派他來犒勞秦軍。與此同時弦高派人通知鄭國,不久鄭國正式的使者帶著國書趕到,偷襲鄭國的消息已經泄露,千裏行軍貴在偷襲,所以秦軍無奈之下只能班師回朝。

鄭國雖然弱小,它沒有實力與秦國抗衡,但是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都有一種捍衛國家的精神,當聽到國家有難,挺身而出。鄭國處理此事也恰到好處,一方面立刻派出正式的使者延緩秦軍的行動。與此同時通知齊、宋兩國結成聯盟,這體現了彈丸之地的鄭國的求生之道,鄭國雖小但是其平民那種捍衛國家的精神值得讓人稱贊。當然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跟它的領導人是密不可分的,鄭襄公賢德,受到百姓的擁護。

賢人治國

春秋後期,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鄭國擁有兩位非常賢德的人才,分別是子皮和子產,尤其是子產為岌岌可危的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存之道。

《左傳·襄公八年》:庚寅,鄭子國、子耳侵蔡,獲蔡司馬公子燮。鄭人皆喜,唯子產不順,曰:“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楚人來討,能勿從乎?從之,晉師必至。晉、楚伐鄭,自今鄭國不四五年,弗得寧矣。”子國怒之曰:“爾何知?國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將為戮矣。”

子產是春秋後期赫赫有名的政治家,他是鄭穆公之孫,從小就有治國之才。鄭簡公元年(前565年),子產之父率軍討伐蔡國,大獲全勝,俘虜蔡國司馬,鄭國人都沉迷在成功的喜悅之中。子產卻說:“小國不修文德,以武力屈服它國,這不是自取滅亡嗎?蔡國是楚國的盟國,倘若楚國借此發兵,我們屈服於楚,楚、晉又是冤家,晉國再借此討伐鄭國,那麼鄭國還能安寧嗎?”子產父親聽後大怒,自己顯著的功績被兒子說成禍國殃民,於是子國便呵斥兒子。子產高瞻遠矚,看破形勢,果然不出他所料,楚國以此為借口討伐鄭國,鄭國屈服於楚,晉國又不滿,結果鄭國被晉、楚兩國鬧得不得安寧。

鄭簡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此時鄭國由卿大夫子皮主持國政,子產的治國理念和寬大的胸懷受到子皮的賞識,於是子皮主動讓位於子產,子產堅決不接受,因為他考慮到鄭國的兩個現狀。

其一,國小而逼,鄭國是小國,且與大國相鄰,局勢危險,生存艱難。其二,族大寵多,國內貴族多,地盤小,資源供不應求,不能公平分配,貴族為自己的利益爭吵不休。外有強敵,內有憂患,是個燙手的山芋。子皮決心讓位,並許諾他將是子產的後盾,一切責任一起承擔,在子皮的支持下子產接受讓位。子產主政以後,開始推行新政,子產改革是繼管仲之後的又一次政治改革,那麼子產都推行了哪些新政?

《左傳》:“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

都鄙有章,治理國家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需要有章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上下有服,建立尊卑有序、各安其份的等級制度。對於古代的等級制度,現代人痛心疾首。但是在古代,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等級制度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只能說處境不同,沒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最適合的制度。田有封洫,國家從法律上公開承認貴族、平民對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此項改革是所有新政中最為重要的政策,它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廬井有伍,把民眾以伍為單位建立編制,是一種戶籍編制制度。

子產改革,在管仲的改革之上揚長補短,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制定一套最為合適的管理制度,子產改革與時俱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amocity
amocity

  


實施合理的獎懲制度,對有功者或者是勤儉節約者進行嘉獎。嚴厲打擊生活奢靡者。這項政策跟一些大國有所區別,比如齊國是不禁止奢靡的生活,因為齊國繁榮富強。鄭國不一樣,不僅是小國而且也不富裕,所以要提倡節約勤儉。在法律上公開承認貴族和平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此項政策為中國土地私有制開創了先河。當然土地私有制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需要增收田賦。子產推行增加賦稅的改革舉措,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尤其是擁有土地越多的貴族反對越激烈,子產迫不得已逃往晉國避難。就在此時,曾經承諾為子產改革做保護傘的子皮聯絡一些顧全大局的貴族對反對派進行打壓,將不識大體的貴族逐出鄭國。子產在子皮的保護下回到鄭國,繼續推行新政,子產從政短短一年卻遭到貴族們嚴厲斥責,人們對子產的不滿編寫成歌謠四處傳唱:

《左傳》: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譯文:奪我的家產,收我田稅,誰殺子產,我便挺身而出,助他一臂之力。

子產從政三年,改革取得成效,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人們又將子產的功績編成歌謠,四處傳唱:

《左傳》: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譯文:我們的子弟,受到子產的教導;我們的田地,子產把產量提高;子產幫助我們發財致富,如果子產死了誰能繼承他?

以上是對子產改革前後的評價做了鮮明的對比,改革前後人們對子產的評價有著天壤之別,子產能夠改革成功主要得利於兩個因素:

其一,鄭國的貴族大部分較為理智,顧全大局,鄭國百姓也是支持子產改革的。加之子產的改革目的在於使國家強盛,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他的家人沒有因此而獲得多少利益。民眾所看到是改革給貴族和平民所帶來的益處。

其二、子產心胸寬廣,對於極力反對他改革的貴族,雖然被逐出鄭國,子產仍然保留他們的家產,並沒有瓜分,而且還允許他們自由出入鄭國,子產的胸懷讓人景仰。在子產的改革下百姓生活富足,國家繁榮富強,從此以後鄭國的生存能力更強了。

《論語》: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孔子對子產的改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用恭敬惠義評價子產改革的成功。作為國家領導人能夠以身作則、潔身自好,關心百姓疾苦,改善百姓生活,讓百姓富裕起來,同時又能讓百姓對新政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這樣的領導人必然受到民眾的擁護與愛戴,孔子用簡短的四個字評價子產的功績,這四個字也應該成為任何時代政治家的四字箴言。

綜上,春秋時期戰火延綿,大國為了爭霸,吞並小國,小國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年戰爭不斷,大國有它的爭霸之術,小國有它生存之道。春秋中期晉、楚開始爭霸,小國都面臨站隊的棘手問題,魯國當時選擇投靠同宗諸侯國晉國,因為楚國與魯國之間相隔宋、陳、蔡三國,距離遙遠,楚伐魯還是比較困難,魯國站隊的策略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鄭國地理位置就比較尷尬了,它北靠晉國,南依楚國,站在哪邊都不合適,只能擇強而從,做牆頭草在夾縫中求生存。到了春秋後期,鄭國由於有賢人子產主政,鄭國與大國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因為子產的為人和威望,晉、楚兩國對鄭國越發的尊敬,子產主政二十年間,政績顯赫。他深知怎麼樣才能贏得大國的尊敬,子產為內憂外患的鄭國制定一系列的生存之道,使得鄭國生存能力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