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吉林松原發生3.9級地震,為何遠在百公里之外的長春震感明顯?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22日 -
:       
 

作者: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據中國地震台網消息,4月17日早晨6時47分19秒,在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3.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

處在吉林省特別是松原市的人們,近年來肯定經歷了很多次地震,震級一般都在5級以內,表明這裏近期地質活動比較明顯。此次地震發生時,遠在長春的一些網友還沒有上班,在家中感受到了輕微但能明顯感覺到的晃動。長春與松原相隔170多公裏,為何3.9級的地震還能明顯感受到呢?

松原所處地震帶

吉林省位於我國東北地區,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幾個主要的地震帶上。其中包括北東向的嫩江斷裂、松遼盆地東緣斷裂、伊通-舒蘭斷裂、敦化-密山斷裂、渾江斷裂、鴨綠江斷裂以及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斷裂等。這些斷裂帶是地殼板塊運動互相擠壓形成的,地震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的自然現象。

amocity
amocity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長春市也存在地震帶。長春市地質結構中有兩條斷裂帶,一條位於長春市區西部的綠園區,稱為東緣斷裂帶;另一條則位於長春市的雙陽區,稱為伊通—舒蘭斷裂帶。這兩條斷裂帶都是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在歷史上,這條斷裂帶上發生過不少大地震,如著名的遼寧海城大地震,長春震感和破壞力同樣明顯。

而松原正好處在嫩江斷裂、松遼盆地東緣斷裂區域,同時也會受到剡廬地震帶、伊通—舒蘭斷裂等其他斷裂帶地質活動的影響。

松原近年來地震比較頻繁的原因

近年來,吉林松原地區頻繁發生地震,震級最大的是發生在2018年5月28日的5.7級地震。之所以會頻繁地震,主要與松原的地質構造這個大背景有關。

首先,松原處於地質構造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附近。這一地區的地殼活動較為頻繁,山脈構造是地殼活動的結果,處在這一附近的廣袤地區,都有引發地震的概率。

其次,松原地區存在多個主要的地震帶(斷裂帶),如北東向的嫩江斷裂、松遼盆地東緣斷裂、伊通-舒蘭斷裂、敦化-密山斷裂、渾江斷裂、鴨綠江斷裂以及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斷裂等。這些斷裂帶的存在增加了地震發生的可能性。特別是扶餘/松原—肇東斷裂,這條斷裂是東北-西南走向,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大部分專家認為發生在孤店段,該段距離松原市區較近,對當地地震活動影響較大。

此外,從宏觀角度來看,東北地區處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匯處。由於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產生的推擠作用力,是導致松原地區地震的根本原因。然而,松原市距離兩個板塊交界處的距離並不是特別近,因此地震活動並不會像板塊交界處那樣強烈。這也是松原地震比較頻繁,但震級都不大的原因。

此外,松原市所在的松遼盆地內,存在不少斷層,這些斷層活動也是地震發生的重要原因。當這些斷層受到地殼應力的影響時,它們可能會發生錯動,從而引發地震。

amocity
amocity

  


遠在百公裏之外的長春震感為何比較明顯?

近年來,松原地區地震較為頻繁,而長春作為距離松原百公裏之外的城市,一些居民卻也經常感受到明顯的震感。這主要是由於地震波的傳播特性、兩地之間的地質構造關系以及地震本身的特點所共同決定的。

首先,地震波的傳播是地震能量釋放和傳遞的主要方式。地震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較快,最先到達震中以外的區域,造成物體上下振動;橫波傳播速度稍慢,隨後到達,造成物體水平晃動。雖然長春與松原相距170多公裏,但從斷裂帶的分布和地震波的傳播大尺度看,這點距離不算太遠,地震波能夠相對較快地傳播到長春,因此長春居民能夠感受到明顯的震感。

其次,長春和松原之間的地質構造也對地震波的傳播產生了影響。兩地之間存在一些相互影響甚至相通的斷裂帶或地質結構較為活躍的區域,這些區域對地震波的傳播起到了加強作用。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在這些區域可能更容易傳播,導致長春地區感受到更強烈的震感。

此外,地震本身的規模和震源深度也會影響震感的強烈程度。如果地震規模較大,釋放的能量更多,地震波的傳播範圍更廣,長春地區自然能感受到更明顯的震感。同時,如果震源深度較淺,地震波在地表附近的傳播更為直接和強烈,也會對長春地區的震感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地殼結構、地下介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發生衰減或增強。因此,長春地區感受到的震感強烈程度可能還與這些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