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戰國中期,齊國為何對宋國下手,卻放過了更羸弱的魯國呢?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25日 -
:       
 

作者:凋侃歷史

全文共1889字,閱讀時間約為4分鐘

戰國時期承接了春秋時期的大變革,是列國諸侯爭鬥極為激烈的時代,呈現出了七國鼎立的局面。雖然表面上看,七個國家之間分庭抗禮,實則把控局勢的權利都在齊、魏、秦三個國家手中。地處平原地區且靠近黃河流域,所以這三個國家的實力要比其他幾個國家要好很多,糧草富庶,軍事能力強悍。

但到了戰國中期,原來三個霸主之一的魏國國力開始衰敗,天下局勢大變,群雄並立、競相逐鹿。而同在中原地區的楚國開始崛起,逐漸取到了魏國的地位,呈現出了秦、齊、楚三國制衡的局面。

楚國的取而代之也讓其他君主看到了當前局勢的裂隙,若打破這種僵局,吞噬另一個國家,那自己的政權就能得到鞏固。

三個鼎盛的國家自然有所打算,尤其是繁榮富強的齊國,對內有鄒忌推出的變法推動發展,不需要太過憂愁。這時,齊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對外吞並他國的事情上。

國家足夠富庶,開疆擴土是每個君王都會考慮的事情。擺在齊王面前的選擇其實很多,較為弱小的魯國和宋國自然是首選,二者相比之下,拿下更為弱小的魯國其實勝算更大,但齊國最後卻選擇了對宋國下手。

amocity
amocity

  


一、宋國的局勢嚴峻

在齊國決定吞並宋國之前,宋國就已經風雨飄搖了,國內局勢動蕩不安,紛亂不斷。周圍的列國虎視眈眈,但宋國已經自顧不暇了,想要抽出足夠的兵力來對抗外國的入侵,想來也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齊國自信的出兵宋國,美其名曰幫其撫平內亂,真正目的卻是要將宋國占為己有,拿下宋國也是顯而易見的輕松。

齊國並非沒考慮過吞並魯國,雖然魯國要更弱小一點,但當時的宋國內亂嚴峻,是攻陷的最好時機。於是齊國准備對宋國下手,其他的國家深知齊國的精打細算。

如果任由齊國吞並宋國,那齊國的實力肯定會攀升好幾個檔次,甚至成為當時的最強者。於是多國聯合進行乾擾,齊國吞並魯國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了。

二、宋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除了內部原因,宋國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齊國將它最為自己的首選離不開對經濟的考慮。齊國本身就非常強大了,想開疆拓土就得從相鄰的國家下手。

宋魯兩國離齊國最近,魯國羸弱,無論是國力還是軍事力量都處於落後水平,就算高調出兵也不會被其他國家反對,可再三思量後齊國仍選擇了宋國。

比起不費吹灰之力吞並一個沒啥特色的國家,甚至日後還可能成為累贅,顯然同等水平的宋國要更具吸引力一些。宋國的經濟高速發展,而且國人皆擅經商,非常會搞錢。

國家富庶了,才能有效的提高實力。雖然齊國並不缺商業的發展途徑,但多一個輔助也未嘗不可,況且宋國的商業確實發展得很有水准。

二、宋國的地理位置

在重農抑商的時代背景下,重視商業發展的沒多少國家,而且宋國的國土面積還比魯國要小。雖然面積小,但發展的卻比魯國還要好,這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宋國位於中原地區,緊鄰黃河,交通便利,為進出口的貿易提供了基礎。宋國就相當於經商道路上的一個節點,吞並宋國後也能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宋國對齊國的威脅

amocity
amocity

  


雖然宋國的國土面積不算大,但農業與商業的雙管齊下,為宋國的蒸蒸日上鋪好了路。再加上宋國君主的英明領導,國內改革不斷,一一修複了律法體系上的弊端,所以宋國對內對外都顯露出了自己的鋒芒。

而當離宋國較近的齊國,感受到了這股潛在威脅的時候,許多邊疆的城鎮都被宋國攻陷納為己有了。而且宋國的發展並非獨來獨往,它也深知齊國的狼子野心,於是提前與秦趙兩國搞好了關系。

看著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盛的宋國,齊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不然緊鄰著越來越強大的宋國,必然會威脅到齊國的地位。所以齊國准備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吞並了宋國,就能將所有的資源和力量為己所用。

其實剛開始做出這個決定時,齊國君主內心也非常忐忑,害怕得罪了與宋國交好的秦、趙兩國。如果他們出兵保護宋國而與齊國對立,那齊國的勝算就並不大。

可若無視宋國迅猛的發展勢頭,任其與秦趙兩國建立起聯盟關系,那日後成為眾矢之的的就將是自己了。所以趁著宋國內亂最為嚴重的時候,齊國毅然決然的出兵了。

雖然也讓其他國撿了點小便宜,但大部分宋國都被齊國收下了。事實證明,齊國君主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由於太過強盛,從而成了其他國家的眼中釘。

明明是多國相互制衡,平分天下的局勢,怎麼可能容忍一家獨大的齊國登頂。於是老大哥秦國率先對齊國發起迅猛的攻勢,而這一仗也讓其他諸侯國看到了齊國的強弩之末。

齊國的例子告訴大家,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和運勢,就不要去輕易得罪他人,不然落魄時就會成為眾矢之的。齊國連年作戰已讓國家千瘡百孔了,等五國聯合對齊國出兵後,齊國已經難以扭轉局面了。

但身處那個時代裏,君主有野心很正常,但愈發強盛的齊國卻忽略了建設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導致最後沒有一個國家出兵援助。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