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商鞅之死:自作孽、不可活!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26日 -
:     
 

作者:馮志超

中國歷史上曾有過許多次變法維新,最成功的莫過於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地處雍州,所在位置十分偏僻、閉塞,被中原各國視為戎狄。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一躍成為西部強國,諸侯畏懼,稱之為“虎狼之國”,而後秦始皇掃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嚴格來講,商鞅變法才是秦國實現統一的最大功臣,因為他為秦國以後的富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商鞅後來的結局卻非常悲慘,秦孝公死後他四處逃亡,走投無路,最終被秦惠文王抓住,受了車裂之刑。臨行前行刑官對商鞅說:“你也算死得其所,五馬分屍正是你制定的刑法”,這種巧合簡直對商鞅來說簡直就是一種諷刺。

對於商鞅的死,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為之喊冤叫屈,幸災樂禍者認為商鞅是做法自閉,自己死在了自己制定的酷刑上面,喊冤者則認為商鞅一心為秦國的崛起不遺餘力,卻遭此下場,實在不公。

這究竟是他的歷史命運?還是當時的奸臣所致?為什麼一位依法治國的改革典範不能得到善終呢?

懷才不遇

amocity
amocity

  


商鞅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人稱之商鞅。據說他祖上很是闊氣,到了商鞅這代卻變成沒落子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商鞅沒怎麼好好上過學,只是向魯國人屍佼請教過一點皮毛知識,其他全部都靠自學。

後來他跑到列國最發達的魏國,在相國公叔痤家裏當了家臣,公叔痤是一個愛才的人,聽說公孫鞅很有才華,就准備重用他。這時候商鞅的工作比較清閑,因為經常偷著拷貝和學習官府文件,學問大有長進。後來公叔痤病了,將不久於人世,魏王聽說後前來探望。

探視期間,公叔痤竭力像魏王推薦商鞅,只不過,魏王覺得公叔痤是在保舉自己的管家,所以並未在意。為了不駁公叔痤的面子,對待商鞅的問題,魏王一直都是含糊其辭。公叔痤看出魏王的疑慮,就請魏王讓左右退下,然後很鄭重地告訴魏王:“用商鞅,可成大事;不用,則殺之”!

魏王實在想不通一個商鞅為何讓公叔痤如此緊張,公叔痤解釋說:“商鞅之才高老臣數倍,若得他相助,六國唾手可得。若他去往他國,將禍魏無窮也”。聽完公叔痤的解釋,魏王仍舊不以為然。待得魏王走後,公叔痤就趕緊召來商鞅,把他和魏王的談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商鞅,讓商鞅趕緊逃走,誰知,商鞅卻表示暫時不會離開魏國。問其緣由,商鞅答道:“主公讓魏王殺我,是為國盡忠;讓我離開是為朋友盡義。可是魏王根本就不聽你的推薦,所以,他也就不會殺我”。公叔痤想想有理,就沒讓商鞅離開

公叔痤死後,魏王果然沒有重用商鞅,商鞅鬱鬱不得志,後來聽說秦孝公在招賢納士,就想去試試運氣。於是到了秦國,委托景監向秦孝公舉薦。

秦國得志

兩人的首次見面並不成功,商鞅談論的“治辯之極”、“強國之本”根本引不起秦孝公的興趣,還把景監責備一頓。而後,商鞅說可以“十年強秦”,景監這才又厚著臉皮向秦王舉薦,這次成功了,兩人暢談了好幾天。在秦孝公的堅持下,公元前357年,商鞅正式成為秦國左庶長,進行變法,變法的內容有:

一:實行“連坐法”;

二:推行以家庭為單位的勞動生產制度;

三:廢除努力宗法等級和卿世祿制;

四:禁止私鬥,獎勵軍功;

五:獎勵耕織

經過數年的發展,秦國展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面貌。公元前352年,商鞅被加封為“大良造”,他隨即又推出了多個改革:

一: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

二:推行縣制,將全國劃分為四十一個縣;

三:統一度量衡;

四:制定法律,公諸於眾;

經過兩次改革,秦國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達到了頂峰,於是,商鞅建議向積怨最深、也最強大的魏國動手,結果,由於公子昂戰術失敗,魏國大軍兵敗。魏王聽說商鞅大敗公子昂後,差點暈死過去,悔恨自己不聽公叔痤的勸告。

此時的商鞅達到人生巔峰,不免有點得意忘形,常把自己比作秦國的大功臣百裏奚,還肆無忌憚地得罪宗族長老,這為他以後的死埋下禍根。

公元前338年,45歲的秦孝公忽然得了一場大病,不幸去世。臨終前,他曾考慮將君位傳給商鞅,可遭到商鞅的拒絕,這也失去了最好的保命機會,等待他的也就只剩下兩條路:謀反或者被殺。

自掘墳墓

幾天後,秦惠文王繼位,保守派勢力開始死灰複燃,重新登上舞台。公子虔以商鞅自稱“寡人”、意圖謀反為名掀起了對商鞅的討伐,其他人聞風而起。秦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商鞅只得外逃。甚至還逃到了“死對頭”魏國的地盤,可鑒於秦國的強大和商鞅以前的種種作為,魏國也不敢收留他。無奈之下,商鞅只得把自己的私人武裝組織起來,對抗朝廷,可那些人哪是正規軍的對手,商鞅被俘。就出現了開頭被車裂的一幕

商鞅到底冤不冤?這一直是個爭議問題,可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將自己推上絕路的還是他自己:

一:制定酷刑、高壓立法

amocity
amocity

  


商鞅為人刻薄,胸襟又小,對於反對自己的人嚴厲打擊,從不手軟

《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新法推行初期,因太子犯錯,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代為受刑,一個被處以劓(yi)刑,一個被處以黥(qing)刑,一個剜鼻,一個臉上刺字還要塗墨,於是,“秦人皆趨令”,再也不敢批評新法

新法實施十年時“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賊寇,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於是,一些以前批評新法的人紛紛改口誇贊新法,等於向商鞅認錯,可是商鞅卻把這些人全部發配遠方,從此“民莫敢議令”

商鞅立法的基本原則是“輕罪重刑”,連“棄灰於道者”也都實行黥刑,其理由是“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實際操作中卻是“網密而刑虐”

二:背信棄義,唯利是圖

出於極端的個人利己主義,商鞅背信棄義,無所不用其極。新法中,軍功是一個重要內容,爵位、田宅的賞賜都是根據軍功頒授予,於是,他就勸秦孝公親自帶兵出征,這麼一來最大的軍功就是秦孝公,這種方法對秦孝公最有利;

他背信棄義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利用和魏國公孫昂的友誼,將其欺騙到秦軍大營,然後趁魏國軍隊毫無防備之機,迅速出兵滅了魏國20萬大軍。靠著欺騙來的戰功,商鞅連升四級,一舉獲得最高爵位,還得到十五個邑的封賞,被稱為“商君”

三:敗壞教化,一意孤行

後人曾以秦國“與戎狄同俗”,說秦人素有“虎狼之心”,來證明秦人本來就有嗜血的本性。

商鞅推行的變法,與傳統的聖王之道格格不入。為了排除乾擾,商鞅下令“燔詩書而明法令”,妄圖從根本上清剿和毀滅傳統文化。他開創的“燔詩書”高壓政策,極端壓制著人民的思想,對中國文化也是一種摧殘。秦始皇時的“焚書坑儒”也許就是從商鞅新法裏學的經驗。

三:崇尚武力

商鞅對武力的推崇眾人皆知,其變法的核心就是獎勵軍功,商鞅的方式是“內行刀具,外用甲兵”,致力於將國家打造成一部殺戮機器。

結語

商鞅變法雖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商鞅的不少措施都得到了傳承,他推行的“以法治國”理念在封建社會得到普遍認可。

然而商鞅變法也有著自身的不足,雖然變法短時期內使秦國迅速強大,為之後統一中國奠定基礎,但是商鞅變法也敗壞了商周以來尚存的道德教化。新法視百姓如草芥,以苛刑為律法,激化了秦國內部各種矛盾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掘好了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