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湖,乾涸到要引黃河水續命?白洋澱經歷了什麼?


字體大小:
2024年7月20日 -
:       
 

作者:心底的小城

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澱,竟一度乾涸到了要引黃河水續命的地步,三十年縮水面積高達300平方公裏。

那這期間,白洋澱到底經歷了什麼?作為華北平原僅存為數不多的生態濕地之一,又該怎麼拯救這顆“華北明珠”呢?

白洋澱

白洋澱位於河北保定市與滄州市之間,由143個大小澱泊和3700多條壕溝構成,總面積可達366平方公裏,上有唐河、瀑河、漕河等9條河流入澱,水面蒸發和滲漏量可以有效調節京津小氣候,緩解氣候乾燥。

同時,作為河北平原最大的窪澱,白洋澱還曾滯蓄過無數次的洪水,有效的減輕了海河的壓力,一直起著保衛天津市的作用。因此,白洋澱還有著“華北之腎”的美名。

amocity
amocity

  


然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白洋澱澱區的面積開始一年年縮小,到了2007年,已經從之前的366平方公裏縮減到了62平方公裏,澱內的動植物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那華北之腎為何會患上“腎衰竭”呢?

白洋澱為何會逐年縮小

宏觀來說,就是氣候變化導致的降水減少。白洋澱入澱水量來源主要由三種,一是天然入澱水量,二是上遊水庫補水,第三種則是跨流域調水入澱水量。

其中,天然入澱水量是白洋澱最為重要的水源,然而華北作為亞洲溫帶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地區之一。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平均每10年白洋澱流域的降水量就會減少8.6毫米,入澱水量也開始逐年減少。

在20世紀50年代,平均入澱水量為18.27億立方米。到了八十年代,水量已經降到了1.47億立方米,僅有50年代的8%。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白洋澱上遊的9條河流上建起了百餘座水庫,華北平原的大部分河流都成為了季節性河流,進一步削減了白洋澱的入水量。

到了2007年,白洋澱區面積已經從之前的366平方公裏縮減到了62平方公裏,而由於澱區水體環境容量小,自淨能力也會大大降低,白洋澱區近90%的水域都成了重型汙染區,水質也掛上了劣V類標簽,那當地就眼睜睜看著這顆“華北明珠”漸漸黯淡嗎?

amocity
amocity

  


如何拯救白洋澱

當然不是,其實自1997年以來,為了讓白洋澱不乾澱,2006年“引黃濟澱”工程首次啟動,河北水利部門千裏迢迢從黃河,為白洋澱補充了1億立方米左右的救命水。

2017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260億立方米,讓沿途一度乾涸的河湖重現生機,河北12條河流都因此受益,白洋澱的水位自此也維持在了7米左右。

通過多方“補給”,白洋澱對整個區域生態系統承載力得到了極大的恢複。

目前,白洋澱的水質已經從2017年的劣V類提升至了Ⅲ類標准,魚類也已經恢複到了46種,荷塘葦海已重現往日生機,澱區面積也從2017年的170平方公裏擴大到了300平方公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