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7月21日 -
:
作者:星羽文史錄
(以下為個人觀點,歡迎交流、點贊、吐槽,如果您覺得還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喜歡歷史的人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縱觀上下五千年,凡是國號稱魏的國家盡管都牛哄哄,不可一世,但卻都沒有最終統一全國!歷史上的各個魏國,在當時看來都是非常強盛的存在,如戰國之魏,三國的曹魏,南北朝之北魏都具備問鼎中原統一天下的絕對實力,但是風雲際會,陰差陽錯,它們都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與統一天下失之交臂。這就不能不讓人深思,是什麼導致了魏國的這種尷尬,難道僅僅都是偶然的原因?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對於這個問題,結合不同時代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其中最高頻,最一致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形勝問題,也就是魏國的地理位置不佳。
《荀子強國》載“其國險塞,形勢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所謂形勝,即地理位置,山川地形的優勢,既包含地緣政治的含義也有地理地形的成分。在冷兵器時代,地緣和地形是國家戰略和戰爭勝敗的關鍵,在國力相當的情況下,形勝問題往往是左右國家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正如《孫臏兵法·奇正》所雲: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形莫不可以勝,而莫知其所以勝之形。形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
下圍棋的人都知道“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既從地緣上講,占住角落比占住邊緣好,占住邊緣又比占主中間好。很不幸,歷史上的若乾個魏國就是占住了這個所謂的“草肚皮”。歷史上的第一魏國是由晉國分裂而來,它的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後世的若乾魏國雖然有細節上的差異,但領土核心基本與第一個魏國大同小異,不然也沒有理由叫魏國。
戰國時代的魏國,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從文明的角度講,它是正宗的文明中心,是文化經濟繁榮之地。但從軍事和地緣政治來看,這樣的位置是典型的“四戰之地”,四周都是強敵,不得不分兵把守,非常凶險!
翻開戰國時的地圖,不難發現,六國在東方,秦國在西方。整體位置上看,七個國家可分四個檔次。第一檔,秦和燕,分居西北角和東北角,只有一面面對競爭對手;第二檔,齊和楚,分居東邊和南邊,兩面面對競爭對手;第三檔是趙國,居正北面,三面臨強國;第四檔,韓國和本文主角魏國,居天下之中,被夾在群雄中間,四面臨敵,又富甲天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偷襲。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撇開本不強大的韓國不說,魏國雖然在七雄中最早改革,最早稱雄,國力也一度非常強大,但也架不住周邊“群賊”的惦記,你一下我一下,周邊國家對魏國的襲擾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久而久之,魏國的國力也就耗空了,失敗在所難免。
當然,魏國的失敗絕不能僅僅歸罪於形勝問題,也有改革不徹底的因素,人才流失的因素,君主無大志的因素。但是話說回來,誰家又沒有點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呢?虎狼似的秦國也有弱小的時候,奈何人家位置好,前面又有函穀關擋風,可以躲起來搞建設。而魏國則不然,被圍在中心,強大的時候可以欺負人,弱小的時候躲都沒法躲。從這個角度,也許歷史上的一眾魏國們要吐槽一句,不怪自己難成大業,是地方實在沒有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