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海南一男子被閃電擊中而亡,在野外如何避免被雷電擊中?


字體大小:
2024年8月15日 -
:     
 

作者: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近日,海南境內連續出現雷雨天氣,一位來自廣西的中年男子,在從一輛轎車上下來,往瓊海中原服務區服務區內小跑,沒想到跑到一棵樹下時,閃電突然而至將其擊倒,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閃電為何會到達地面?

閃電作為自然現象的一種,有多種表現形式,比如:

雲間閃電:當電場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雲層之間就會產生放電現象,即雲間閃電。

雲地閃電:當雷雨雲下方的地面和雲中的電荷形成強烈的電場時,就可能產生從雲中射向地面的閃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落地雷。這種閃電對電力、電訊系統及人畜和建築物等威脅極大。

amocity
amocity

  


雲頂閃電:發生在雷雨雲頂部,向上閃爍,形狀多樣,有時可達到50公裏以上的高度,是一種非常壯觀的自然現象。

片狀閃電:出現在雲的表面上的閃光,可能是被雲塊遮沒的火花閃電的延光,也可能是在雲的上部發出來的叢集的、若隱若現的一種特殊的放電作用的光。

線狀閃電:蜿蜒曲折、枝杈縱橫的巨型電氣火花,長度從2~3公裏到10公裏不等,是閃電中最強烈的一種。

球狀閃電:一種非常稀有的閃電現象,形狀為球狀,直徑一般在10~20厘米左右,持續時間幾秒到幾分鐘不等。

至於為什麼有的閃電會到達地面,這主要與電荷分布和電場強度有關。雲層在摩擦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電荷,其中雲層底部通常帶有大量的負電荷(即電子)。與此同時,大地也帶有負電荷,但雲層的電勢要遠低於大地的電勢。

因此,雲層和大地之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電場。在這個電場的作用下,雲層底部的電子被驅使,奔向地面,形成我們通常所說的雲地閃電。當這些快速的電子撞擊空氣中的氣體分子時,會使其電離並發出光亮,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閃電。

在什麼情況下閃電容易到達地面?

閃電容易到達地面的情況,通常與多個氣象條件及電荷分布因素有關。以下是詳細的分析說明:

首先,當積雨雲內部的對流非常強烈時,夾帶著冰晶的冷空氣急速下降,而裹挾著水滴的熱空氣則上升。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空氣在雲內發生碰撞和摩擦,產生電荷分離。在這個過程中,較輕的正電荷主要分布在雲層的上方,而較重的負電荷則聚積在雲層的下方。當雲底部的負電荷與地面的正電荷之間的電場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電荷將尋找路徑以中和這種不平衡狀態,這就可能導致閃電劈向地面。

其次,地面的電荷分布也會影響閃電是否容易到達地面。在雷暴天氣中,地面的正電荷會受到雲底負電荷的吸引而聚集。當地面電荷密度足夠高,且與雲底電荷之間的電場強度足夠大時,電荷突破空氣的絕緣性,形成一道連接雲與地面的放電通道,即我們看到的雲地閃電。

此外,空氣中的水分子濃度和雜質含量也會影響閃電的發生幾率和強度。水分子濃度越大,雜質越多,空氣被高壓電場擊穿電離的可能性就越大,從而增加了閃電到達地面的可能性。

最後,地形地貌也可能對閃電的形成和路徑產生影響。例如,高大的山峰、建築物或其他突出地面的物體可能吸引電荷聚集,成為閃電更可能劈擊的目標。

amocity
amocity

  


在野外如何避免被閃電擊中?

在野外避免被閃電擊中的關鍵是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並保持高度警覺。

首先,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如果聽到雷聲或看到閃電,應迅速評估環境並盡快找到安全的避雷地點。避免在開闊地帶、高地或樹下停留,因為這些地方更容易成為閃電擊中的目標。

其次,在尋找避雷地點時,要盡量選擇低窪地帶或堅固的建築物內。如果身處樹林中,應遠離孤立的大樹,選擇多棵樹木形成的小樹林作為躲避處。同時,要避免靠近金屬物體,如水管、鐵軌、電線等,因為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能增加被雷擊的風險。

在野外活動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金屬制品,如金屬傘柄、釣魚竿等。同時,不要赤腳行走或接觸地面,以減少身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在雷雨天氣中,要盡快離開水面和水邊區域。湖泊、河流、海灘等地方都是雷擊的高發區,因為水體能夠導電,增加被雷擊的可能性。

此外,在雷雨天氣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可能產生電磁波,吸引雷電的注意。如果必須與外界聯系,應尋找安全的避雷地點後,再使用通訊設備。

最後,如果感覺頭發豎起或皮膚有刺痛感,這可能是即將被雷擊的征兆。此時應立即蹲下,雙腳並攏,雙手抱膝,頭部盡量降低,以減少身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和電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