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03日 -
:
作者:澈哥聊歷史
作為偉大的先師孔子,在中國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孔子對我們後世影響深遠,他的智慧不僅啟迪中國人,在世界上都是廣為流傳。學習孔子思想的人,無一不贊歎他的智慧。
孔子能成為聖賢、成為先師不僅僅因為他的智慧,更因為他能因材施教,對於門下的子弟均有不同的辦法管教。照理說擁有大智慧的孔子,性格應該非常張揚,但他偏偏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
孔子有一次在出遊的時候,遇到一個小神童。他就問這個小神童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個小神童才七歲,但是對於這個刁鑽的問題一點沒有膽怯。他的問答令孔子嘖嘖稱奇,並且甘願拜這個小神童為師父。
一、孔子偶遇小神童
孔子在中年的時候因為不得志,經常帶著徒弟們周遊列國。周遊列國無非就是從這個國家來到另一個國家,哪個國君賞識他,他就留在哪個國家。春秋時期,他的思想能夠被廣泛熟知也是因為周遊列國的原因。
孔子在周遊的時候經常會遇見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這不他就碰上了一群小孩在那裏玩過家家。看著一群蓬頭稚子,孔子很是開心,他已經很久沒有看見天真無邪的笑容。
隨後他讓子路將馬車停下來,他要看著這群小孩玩。日落西山,孔子見時候不早,於是讓子路告訴這幫孩子讓一讓,要過馬車。子路走過去看見這幫孩子在路上畫了一座城堡,栩栩如生很不忍心將其毀壞。
子路說馬車要過去了,請讓一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跑了,就有一個小男孩硬著脖子不肯走。旁邊的小朋友喊道:“項橐,你快過來呀,別讓車子撞了你!”項橐喊道:“我為什麼要過去?”
子路脾氣暴躁,一聽這個攔路的小孩敢這麼說話,揚手就要趕他走。孔子看見,即使制止了他,孔子問道:“別的小朋友都知道讓馬車,你怎麼不知道讓一讓呢?”
項橐說道:“我不能讓你,因為我在房子裏,你應該繞著我走。”孔子見到項橐振振有詞,剛想問哪有什麼房子,低頭一看項橐可不就在他畫的房子裏!
孔子感覺這個孩子很聰明,於是問他幾歲了。項橐說有七歲,孔子認識七歲的孩子有如此聰明的腦筋,長大肯定不平凡。這個孩子長大後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子孫是挺有名氣的,他的第十一代世孫就是鼎鼎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
二、孔子問天上的星星有多少
孔子面對這樣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憐愛。當然作為老師的他還想再考一下這個孩子的智慧,孔子繼續問道:“項橐,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呢?”正巧天色漸晚,已經有幾顆星星在天空懸掛。
項橐仰起自己小腦袋,看著天空轉過來又轉過去陷入了沉思。孔子認為他肯定是在數天上現在的星星有多少顆,肯定是數不清楚了才會陷入沉思不說話。
沒有多一會兒項橐就回到:“天上有一天一夜的星星,你接下來還要問我五穀有多少吧,我告訴你五穀是一年一茬。”孔子聽著項橐的回答,驚訝得不得了。
沒想到這個黃毛小兒竟然有如此大的智慧,竟然能有自己的思想回到這麼深奧的問題。孔子對他的智慧不禁又增加了幾分欣賞。隨後項橐邀請孔子一起遊泳,孔子表示自己不會遊泳。項橐說:“鴨子不會水,不還是遊得好好的,葫蘆不還是能漂浮在水面上?”
孔子說:“那是因為鴨子有蹼,葫蘆是空的。”“鐘表也是空的,為什麼能沉到水下呢?”孔子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哈哈大笑摸著項橐的小腦袋。孔子感歎真是孺子可教,一個黃毛小兒提出的問題竟然難倒了一眾人。
三、心甘情願拜師
面對咄咄逼人的小嘴,孔子不得不甘拜下風,並且認這個孩子成為了師父。項橐自然是洋洋得意,因為還沒有大人承認過他的智慧。若是此時他知道這是鼎鼎有名的孔子,想必他會更開心的。
孔子幾番下來終是沒有打敗這個孩子,但在他的心裏很是欣慰。國家能有這樣聰慧的少年,那是國之幸事。孔子能拜一個七歲小孩為師父,從側面可以看出不恥下問的品德。
論語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將這句話實際應用到了自己的身上,沒有因為對方的身份就不好意思向其學習。
在《兩小兒辯日》中也是如此,面對兩個孩子的天真爛漫,孔子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怎麼回答。看來治理聖賢的終極手段就是童言無忌,在孔子的生活中,偉大的老子能成為他的老師,可愛的小孩亦能成為。
在孔子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一個人再有本事也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打敗知識的是“無邪”,雖然孔子博學多才待人謙卑,但是在七歲孩子的面前,仍然有短板。
並且術業有專攻,可能每一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是傑出的人物,但是放到別的領域,就是平凡的一顆沙子。所以在面對新鮮事物的時候,孔子依然能夠虛懷若穀、保持謙卑。
沒有回答上來孩子的問題,孔子沒有感覺到丟人,還大大方方地叫對方三聲老師。不僅是孔子,身邊的顏回,路由和子貢分別作揖喊老師,可見孔子教育水平。
四、總結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學習到,無論自己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步,只要有比自己的更厲害的人就應該去學習。孔子都這麼做了,更何況我們。做事情要始終保持空杯的心態,請教學習的時候更要謙虛。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一直努力向有能力的人學習,我們還愁沒有成功的那一天嗎?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來,孔子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他能成為聖人絕不僅僅因為他的智慧。
更因為他自己做人的品格,還十分善於學習和歸納。孔子一直從最簡單的事情學起,五十歲了還在那裏學習《周易》,足以見得孔子的胸懷。唯有向孔子一樣謙虛謹慎,方可成為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