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9月22日 -
:
原創
作者:文史重讀
群雄爭霸的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無論是野心勃勃的曹魏、人才濟濟的蜀漢,還是坐擁富饒之地的東吳,都不缺少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文武奇才。
三顧茅廬後,劉備獲得了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桃園三結義時,劉備與關羽、張飛自稱兄弟,獲得兩名心腹大將;更有黃忠、馬超位居“五虎大將”之中。
惜才、愛才的劉備對這些頗具實力的文武奇才更是毫不吝嗇地稱贊、賞賜,並給予頗高的地位。
然而在劉備旗下,同樣有“五虎大將”之稱的趙雲,征戰一生,出戰25次,殺敵21位將領,甚至有“常勝將軍”的稱號,卻始終只是頭頂“雜號將軍”。
劉備與趙雲有緣結識,與公孫瓚有一定瓜葛,而且劉備對於這位能力不在關羽之下的將才,如此薄愛,絲毫不願給予其實權,也因公孫瓚臨死前給予劉備的兩個暗示有關。
劉備初識趙雲
趙雲能被稱為“常勝將軍”,可見其武功之超群。
師從槍法大師董淵的趙雲學藝十年,剛出山就打敗袁紹大將文醜,救下因戰敗落荒而逃的公孫瓚。
作為報答,公孫瓚將趙雲納入自己旗下最精銳的部隊白馬義從。
不久後,與公孫瓚師出同門的劉備也前來投奔,並且在公元194年,劉備與趙雲聯合救援陶謙,攻破徐州之圍後,劉備便十分賞識趙雲。
之後趙雲舍棄公孫瓚,投奔到劉備麾下也與公孫瓚非“仁政”之主有一定關系。
公孫瓚與劉虞一起攻打烏桓後,前者放縱自己的部隊在城中大肆搶奪,而後者對百姓持一種仁愛的態度,兩人矛盾愈加深厚。
最終,公孫瓚取下劉虞首級,並殺其全家。
而公孫瓚此番窮兵黷武的行為,不僅間接導致趙雲在公孫瓚鼎盛時刻以自己兄長亡故為由請辭歸鄉,
也使得袁紹借機聯合曾經受到劉虞恩惠的烏桓、鮮卑、胡兵等遊牧民族一起剿滅了公孫瓚。
之後,趙雲拒絕袁紹重金相邀,在劉備自立門戶後,毫不猶豫地來到劉備麾下成為一名得力主將。
一生功名,未嘗一敗
趙雲自跟隨劉備後不僅忠心耿耿,而且在戰場上幾乎無一敗仗。
公元207年,曹操率20萬大軍南征荊州,劉備此時僅率領2萬士兵駐守荊州的北大門新野。
新野城破,曹操率五千精兵追趕劉備至長阪坡,危急時刻,劉備只得舍棄妻孩逃命。
混亂之中,趙雲竟向著敵軍的方向奔去,就在眾人以為趙雲要投誠到敵軍陣營時,劉備說:
“
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
趙雲在長阪坡之戰中七進七出曹軍,
最後
“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維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在這次戰役中,趙雲不僅殺死曹軍五十餘名大將,搶走曹操的佩劍,也打出“常山趙子龍”的威名。然而,劉備也僅僅是授予趙雲“牙門將軍”,
名義上是統領劉備親軍作戰,實際趙雲只是常伴劉備左右,保護其安全。
若說這次趙雲救幼主的功績尚且單薄,
那麼在公元219年的漢中之戰,劉備都贊歎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漢中之戰曹劉對峙期間,趙雲和黃忠准備截取曹操的陸路、水路運輸補給,但是黃忠逾期未歸,趙雲心知不妙,便立刻帶領數十名騎兵出營查探。
途中遇到被困的黃忠,趙雲左沖右突,敵人盡被斬殺,連久經沙場的大將張鴿和徐晃都心驚膽戰。
趙雲於重圍中救出黃忠,邊戰邊退至漢軍營寨。
部將見曹軍已追趕到營寨前,立即關閉大門,嚴防死守。
趙雲卻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隱藏守軍的真正實力,自己則單槍匹馬站在營門外。
夜色黑暗下,曹操率軍趕到後就看到此番情形,雖然心知可能有詐,但是仍不甘放棄,命令全軍出擊。
然而趙雲立在那裏巋然不動,曹操立刻命眾軍趕緊撤退,一時間曹軍一片混亂,將士也松懈下來。
趙雲找准時機,下令營中弓箭齊發,士兵全員出寨殺敵。
曹軍慌忙逃跑,互相踐踏擁擠,死傷無數。曹操見大勢已去,只能敗走南鄭。
次日劉備來到營中察看昨日戰況,連連贊歎“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軍中也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僅僅是這兩次戰役,我們都不得不佩服趙雲的膽量和武功,
但是劉備都只是給予趙雲一些有名無實的虛銜,主要負責護衛家小、保障宮廷安全。
對於劉備的做法,或許我們可以從公孫瓚臨死前的兩個暗示中一探究竟。
一心探尋可施仁政之地
若說趙雲曾勸說劉備不應為了給關羽報仇去攻打東吳,而導致劉備對趙雲心懷仇恨,那這著實不是一國之君劉備應有的品格。
實際上,公孫瓚在臨死前的兩個暗示已經向我們透露了劉備不肯重用趙雲的原因。
首先,趙雲投奔公孫瓚後,公孫瓚就問他一個問題:當時公孫瓚的實力遠不如袁紹,為什麼趙雲要選擇投奔他。
趙雲則回答說,
當今天下局勢未定,真正的天下明主是誰更不得而知,他只是想尋找一個可以實施仁政的地方,盡可能地將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傷害縮到最小。
從趙雲的回答中我們就能看出,不論追尋公孫瓚還是劉備,他的最終目的並完全是為君主服務,更多的是心系蒼生。
劉備所提倡的“匡扶漢室天下,還百姓安定”的規劃,正切合趙雲的理想。
益州之戰後,劉備本想將城中的田地、屋舍分給諸將領,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典故勸諫劉備打消這個念想,
並且主張歸還百姓因戰亂而丟失的房屋和田地。
劉備當即采取了這個意見,但誰又能知道是否是心甘情願接受呢?
倘若劉備當時一意孤行,趙雲又是否會對劉備采取什麼動作呢?
第二個暗示則是,公孫瓚面臨袁紹和少數民族圍攻時,他不想著如何化險為夷,而是修建高達5、6丈的城壕,專侍姬妾,只顧自己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
此做法完全於“仁政”背道而馳。
因此,對於趙雲這樣注重“仁政”的將士,一旦有權有勢,且主上劉備有了違背大義之舉,那麼劉備就很難把控大局。
倒不如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前,不予以趙雲實權,時常伴隨主上以時刻提醒自己多以百姓為重。畢竟,身邊有一個心懷天下的儒將。
參考資料:
1.趣歷史:蜀漢五虎上將四人都封為了將軍趙雲落選是得罪了劉備嗎
2.趣歷史: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趙雲怎麼只是個雜號將軍?
3.中國歷史網:趙雲拼死救下劉禪,為何劉禪對他卻並不尊重
4.中國歷史網:趙雲為何在“蜀漢五虎將”中地位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