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0月08日 -
:
原創
作者:閑人一支煙
古有“身歸那世”之說,這是古人對“事死如事生”的一種理解,簡單的可以解釋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古之帝王將相對“身後事”非常的重視,最難舍棄的自然是榮華富貴,既然如此,就想將生前的富貴之物都帶進墳墓,但這也給某些人帶來了“發財”的機會。以目前考古來看,帝王陵墓多被人“光顧”過,可“明孝陵”卻至今保存完好,倒不是土夫子手下留情,而是其墓中有三大“機關”,至今無人能破。
去過北京“明十三陵”的朋友或許會發現,除了各種古之瑰寶外,墓中還時不時的出現“盜洞”字樣的警示牌;其實這些洞並不少見,古墓不僅是考古隊的專利,也是“土夫子”的主戰場,但南京的“明孝陵”,雖歷經數百年風雲變幻,卻能做到獨善其身。有南京的朋友或許聽過一個傳說,即“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卜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前兩怪暫且不提,“十三個城門抬棺材”指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葬,同時出現了十三口一模一樣的棺材,並分出十三門。這麼做的目的也不難理解,就是為了迷惑世人,使之搞不清楚究竟哪一路才是明太祖的真身;說到這或許有朋友會說“是不是因為搞不清楚哪裏才是真正的皇陵,所以數百年無人能夠找到,因此明孝陵才能完整保存下來?”
“朱元璋分十三門下葬”並無確切的歷史根據,因此專家對此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明孝陵並非沒人“光顧”,據史料記載,清嘉慶年間,紫金山獨龍阜曾匯聚了百餘人,目的就是為了掘開古墓;結果這些人找了一晚上也沒能找到入口,天亮後還沒官府抓了。由此可知,600年來並非無人窺視明孝陵,而是其防盜措施太過嚴密,暫且不說土夫子,就是有高科技設備輔助的考古專家,也曾經因為找不到入口而大費周章;就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隊曾用高科技物探技術對明孝陵進行勘探,結果發現,不僅是找不到入口,還有三大“機關”。
這“三大機關”第一點就是入口難尋,獨龍阜是座石頭山,想掘開山石尋找古墓,其難度可想而知。即便是發達的現代科技條件下,想將古墓暴露在地面上也必須用大型機械將整座山挖開,這點對於“土夫子”來說,顯然難以實現。從古至今的墓葬形式多為“豎葬”,即在地面從上至下的挖出一個葬坑,然後再以土石回填;可明孝陵頗為特殊,它不是“豎葬”而是“橫葬”,簡單的理解,就是在山體上橫著向山體內開出一條通道,然後將山體內部挖空成“地宮”,最後以土石封閉入口,表面看與山石融為一體。如此一來,在不知道確切位置的情況下,想在整座山中尋找一個小小的“入口”,真好比大海撈針一般;即便是知道大概位置,由於是座石山,土夫子也不可能從上而下的挖出一個洞進入主墓室。
當然,即便是山與墓融為一體,尚有“誤打誤撞”被人發現的可能,因此出現了一條“暗藏玄機”的墓道,也是第二道“機關”;熟悉考古的朋友或許知道,古墓多為“中”字形,或者“甲”字形,無論哪種形狀布局,中間的一“豎”都是通向古墓內部的通道。可明孝陵卻反其道而行之,墓道並非直通古墓,而是偏在一邊,即便是“誤打誤撞”的找到了通道,但想要進入古墓仍需要費一番周折;其實這兩處特殊設計還算不上“厲害”的,至少不至於危及生命,可這第三道“機關”卻讓人不寒而栗。
據科技勘測顯示,古墓存在著大量圓形碎石,考古隊也曾實際挖掘,發現那些碎石竟然是古墓“寶頂”上厚厚一層鵝卵石;說到這或許有朋友會說“鵝卵石有吸水,排水的功能,主要作用是保持古墓內的乾燥”。這種觀點理論上是正確的,鵝卵石的確有防潮排水的功能,但是明孝陵中的鵝卵石卻另有用處;據專家介紹,這些鵝卵石就是第三道“機關”,也是最厲害的防盜措施,其原理跟傳說中的“流沙陣”類似。排除文藝小說中的“玄奇”成分,以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除河南上蔡的“郭莊楚墓”外,“流沙陣”幾乎沒有出現過;但據高科技勘測得出,明孝陵中確實存在著“流沙陣”,但其物體不是沙子,而是經過刻意打磨,表面十分光滑的鵝卵石。
如果有人僥幸從上至下挖穿墓頂,這些鵝卵石便會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下,不僅將整個墓室填滿,來人也會被埋入其中;試想,如果是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沙子,來人尚有逃生的一線希望,可換成鵝卵石,來人即便不被砸死也會被壓死在墓中。當然,這僅是不破壞明孝陵地宮的情況下,現代科技得出的研究結果,除這三道“機關”外,古墓能至今保存完好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世人對朱元璋的“崇拜”;說到這或許朋友不理解了“朱元璋有什麼好崇拜的,做皇帝後殘害功臣,壞事也做了不少”。世人之所以對其“崇拜”,就因為朱元璋是一位貧苦出身的皇帝,縱觀五千年華夏歷史,歷代皇帝非富即貴,即便劉邦也曾經是一方“亭長”;可朱元璋卻是徹徹底底的白身,能做到一國之君真實佐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
當然,“明孝陵”地宮之所以至今完好,這也要得益於歷代王朝的保護,清康熙和乾隆帝也曾多次祭拜;諸如此類史料,在《明史紀事本末》、《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等書中均有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