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11月11日 -
:
原創
作者:諸史
《山海經》是一本奇書,成書於戰國時期至漢代初期,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上面有很多腦洞大開的描述,比如其中的“扶桑”:
海外東經記載:“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墨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其中,“湯穀”即堯典中羲仲所在的“暘穀”,位於東方,而虞淵指傳說中日落之處,位於西方。
簡而言之,扶桑位於東方,“墨齒”之北,該地有一“大木”,九個太陽居於下枝,一個太陽居於上枝。漢朝東方塑的《海內十洲記·扶桑》解釋為:“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毋庸置疑,扶桑神木與十日,肯定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古人精神世界的產物,屬於古代的宇宙觀。問題在於:這到底是戰國秦漢之人的宇宙觀,還是更古老宇宙觀的遺留?三星堆考古發現改寫認知,夏朝又一秘密被揭開。
三星堆的重大發現
1986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考古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金、玉和青銅器,震驚了世界,但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青銅神樹”。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一共有八棵,其中修複完整的一棵高達396厘米,是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被命名為一號神樹,樹枝上有9只立鳥,詳情見下圖。
十只神鳥循環一圈,就是十日、即一旬,三旬就是一個月。青銅神樹上之所以只有九只象征太陽的神鳥,是因為還有一只在“上班”。
毋庸置疑,青銅神樹與九只神鳥的存在,非常吻合《山海經》《淮南子》等中原古籍對扶桑、若木、十日等上古宇宙的記載。
因此,棲息著九只神鳥的青銅神樹,反映的是周朝之前古人的宇宙觀,可以印證山海經中的記載,無比珍貴,故而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下圖,三足金烏)
青銅神樹源於何處?
清代紀曉嵐將山海經定性為“荒誕不經的志怪小說”,但以青銅神樹看,山海經無疑是一部極具價值的上古奇書。但問題是,山海經中的青銅神樹,是哪一個時代的宇宙觀呢?
首先,堯時已有十日文化
從文獻上看,帝堯時代的大羿射日(被誤傳為後羿射日),射掉了九只金烏,就說明當時已有十日傳說,或許當時已有扶桑神木的神話;夏朝前期就出現了“日名制”,即帝王名字中前一個字是區別字、後一個字是“十乾字中某個字”。
近代學者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指出夏朝的太康、仲康、少康,實際就是大庚、中庚、少庚,加上後期胤甲、孔甲、履癸幾位帝王,因此夏朝至少有六位帝王采用日名制起名。至於商朝就系統了,從先公王亥之後,一律都采取日名制。
因此以文獻看,源於“十天乾”文化的青銅神樹文化,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的五帝時代,且應屬於中原文化。
其次,夏文化影響三星堆
關於三星堆與二裏頭或夏文化的先後關系,網上有不少爭論,但實際上考古事實非常清楚。
中國社科院的杜金鵬在《三星堆文化與二裏頭文化的關系及相關問題》中指出:“三星堆文化陶盉來源於二裏頭文化,而決不是與此相反。因此,關於三星堆文化是夏文化的淵源之一之觀點的考古學根據是靠不住的。”
四川師大李競恒等學者指出:三星堆接受了二裏頭的部分文化,即三星堆文化是二裏頭文化與本地文化的結合體,“三星堆所在的古蜀,是接受‘夏禮’覆蓋過的方國,(夏朝滅亡後)還保存著二裏頭所屬夏文化或夏王朝的某些禮制。”
第三,商文化影響三星堆
關於三星堆與商文化的關系,這一點現在沒有什麼爭議,即三星堆被商文化影響過。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指出:“這次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出土的文物當中,有很多是來自中原地區夏商王朝風格的遺物。”
比如,2021年時三星堆出土的玉琮,王巍就指出:三星堆中的玉璧、玉琮不太可能是4300多年前已經消失的良渚文化的遺留,“應該是中原王朝吸收了良渚文化的一些因素,之後形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再傳播至三星堆”。
但三星堆中的青銅神樹,在商文化遺址中卻沒有發現過,這說明三星堆青銅神樹應另有源頭,不是源自商文化。
可見,以目前資料來看,既然三星堆青銅神樹並非源自商文化,而三星堆又受二裏頭夏的影響,那麼脫胎於十日文化的青銅神樹源頭應該在於夏文化。
因此,三星堆青銅神樹應是夏朝宇宙觀的體現,大概在夏朝滅亡前後傳入四川。如此來看,山海經記載的扶桑神木、十日傳說等等,並非虛構產物,實際上是更古老時代的宇宙觀,下限為夏代,距今已有4000餘年。
餘論
關於本文話語,還有三點值得思考:
首先,以三星堆青銅神樹看,山海經不是一本荒誕之書,而是一部蘊含真實歷史的上古奇書。而且,相當部分最晚在夏代,反映的是夏朝時期的社會風貌、山川地理等。
其次,作為存續400餘年的王朝,夏朝留下的資料之一,可能就包括山海經中的部分內容,後人在此基礎上增刪而成後世的山海經。
第三,山海經之所以奇幻,可能在於後人“轉譯”錯誤,比如九尾狐之“九尾”實質是“糾尾”,後人轉譯錯誤導致的奇幻。不過,轉譯錯誤固然可惜,但更顯真實,因為文字及其背後的社會是發展變化的,所謂時移世易,後代無法完全了解前代,故而錯誤在所難免。當然,在這方面中國比不過西方,西方古代文獻基本不存在這一問題。
參考資料:《山海經》、《李競恒——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明的關系》、《中國新聞網——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三星堆和中原夏商王朝有非常密切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