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旅遊

“新重慶”需要新渝富_產業投資基金_地區_股權投資


字體大小:
2025年2月07日 -
:        
 

“新重慶”需要新渝富

作者:經濟觀察報

看川論渝

杜遠/文 近日,“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在重慶舉行,作為匯聚PE/VC行業頭部機構和知名投資人,在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年度活動,本次大會也是首次在重慶舉行。

在創投和股權投資領域,重慶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存在感偏弱的城市,能夠吸引到PE/VC行業的年度盛會落地,一方面源於重慶近年來在股權投資領域日益壯大的“聲勢”,與此同時,重慶最大的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的“操盤手”——重慶渝富控股集團(下稱重慶渝富),是大會的聯合主辦方之一。

重慶產業母基金“操盤手”

相比東部先發地區,重慶股權投資體量差距明顯,2022年全年,重慶股權投資總金額約108億元,僅為上海的1/15,深圳的1/7(清科研究中心數據)。不過,2023年以來,以重慶渝富牽頭組建運營的2000億元的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為代表,重慶市區兩級成立了多個政府出資的股權投資基金,相繼投資了三安意法半導體、賽力斯汽車三工廠、阿維塔汽車等多個樣版級項目。

amocity
amocity

  


2024年7月,重慶本土車規半導體企業芯聯微獲得了“國字號”的大基金二期21.55億元認繳出資,成為全國股權投資市場的一個焦點項目。2024年前三季度,在全國股權投資行業整體下行的環境下,重慶地區的股權投資基金募資金額達到245.36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2.3%(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

可以說,近兩年來重慶股權投資市場“看漲”的趨勢,很大程度上源於“新重慶”帶來的新機遇。2022年12月,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在產業方面,重慶定位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並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包括新能源汽車等3大萬億級產業,智能裝備等3大五千億級產業及其他6個優勢特色產業,18個“新星”產業。

與此同時,成渝雙城經濟圈日益成長為中國經濟的又一“極核”,川渝兩地作為“戰略腹地”“關鍵產業備份”地位的確立,都給區域產業發展和股權投資帶來了不少機會。

在邁向“新重慶”的征程中,被稱為“重慶版淡馬錫”的重慶渝富是一個重要觀察窗口。重慶渝富將被賦予怎樣的職能?這家地方國有產業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如何通過“有形之手”助力重慶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

重慶渝富成立於2004年,因“重組”職能而生,其發展的頭10年也是重慶這個西部內陸城市產業起飛的初期。重慶渝富通過債務重組、土地重組和資產重組,解決了地方不良金融資產歷史包袱,成功為地方國企改革改制托底,推動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今天,已頗具實力的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西南證券等地方金融機構,都少不了重慶渝富當初的關鍵助推。

2014年至2022年,重慶渝富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前後正是國內政府投資基金井噴式湧現的時點,這一階段重慶渝富成功投出了京東方重慶8.5代線、重慶萬國車規半導體等項目,但相比東部,乃至中西部一些城市,重慶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推動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方面並不突出。

基本也是在上述時段,在光伏、動力電池、存儲半導體制造,甚至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賽道,身為制造業重鎮的重慶或錯失了不少產業機遇,或是在產業競速中落在下風。這其中有重慶自身產業稟賦的原因——如光伏、動力電池產業對能源成本和穩定性要求高,而重慶能源結構中火電、外購電占比較高。但單單就結果論,相比不少經濟體量更小,但產業“單項分”更高的城市,重慶的產業增量一度陷入“不進則退”的境地。

隨著重慶加速推進“33618”產業布局,“新重慶”在產業發展上也面臨進一步提速、提質的任務,操盤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的重慶渝富,承擔著產業發展重要助推者的角色,在新的發展環境下,重慶渝富也需要有煥新之舉。

“內卷式”競爭下渝富何為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但也面臨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困難和挑戰,並提出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過程中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amocity
amocity

  


與此同時,當前國資已成為股權投資的主力,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LP(有限合夥人)的出資金額占LP認繳出資總規模的比重達到81.2%,前三季度,國資背景管理人的新募人民幣基金規模占比接近人民幣基金募資總量的70.0%。

隨著地方國資產業引導基金日漸“擁擠”,股權投資行業人士直言,當前行業面臨規模井噴與落地有限,政府資金擴張與社會資本被擠出,直投模式盛行與專業性欠佳等諸多矛盾。如果說前些年不少地方國資憑借少數項目“一戰成名”,個別城市也抓住產業風口成為“最牛風投城市”,那麼對於今天的重慶而言,“押寶”式地投資少數“明星企業”,或是將資源過多集中在少數產業賽道以期短時間出成果,或許已不是最優策略。

在“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期間,重慶渝富董事長謝文輝透露,今年10月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對重慶產業母基金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產業母基金要依托重慶工業大市的良好基礎和超大規模城市治理兩大優勢,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進一步發揮對重慶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撬動作用。

重慶產業基礎雄厚,行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也較為完備,但在股權投資領域,落地重慶的項目長期以來主要集中在生產制造環節,由研發和科技創新驅動的項目較少。重慶的科創生態尤其是科創氛圍在中西部亦不算突出,不僅影響了創投機構對重慶的認知和投資意願,也讓重慶良好的工業基礎不能充分釋放其潛能。另一方面,作為超大規模城市的重慶有著集聚經濟和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基礎設施、城市治理方面也意味著更大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容量。

對於重慶渝富而言,或需進一步以股權投資培育創新生態、撬動新興產業,同時依托重慶超大規模城市的市場和需求,以股權投資為支點,吸引和撬動各類資本分享重慶發展的紅利。

已有20年發展歷史的重慶渝富,發展過程中曾被賦予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平台公司和金融控股集團等職能,經營發展模式也一度有著很強的行政指令色彩。一位原渝富高管2014年時曾談到,“渝富是老工業基地脫胎換骨中的階段性產物,適用於市場信號缺失的領域”。

2014年,重慶渝富在完成國企解困任務後提出,將實施“兩轉三化”市場化轉型發展戰略——把承擔的責任轉換為企業的發展機會,把交辦的任務轉換為市場接軌的業務,實現公司化,市場化,國際化。而今,在創投和股權投資這個極具市場化屬性的領域,重慶渝富作為產業母基金“操盤手”,無疑仍需堅持和深化市場化這一重要原則。

“第二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大會”上,一家創投機構負責人直言,今年8月國務院《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實施後,對地方政府通過土地、稅收、財政獎補等進行招商進行了嚴格限制,極大地推動政策招商向基金招商轉變,地方政府對於頭部創投機構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對於重慶渝富而言,如何在“內卷式”的投資競爭中發揮重慶和自身的優勢,乃至撬動潛力更大的新賽道,如何在“集中力量辦大事”和堅持市場化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成就新渝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