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3月31日 -
:
就醫幫 | 北京地壇醫院心腦同治聯合門診3月7日開診
作者:健康
來源 | 北京地壇醫院
編輯 | 原野
心腦同治聯合門診開診
3月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心腦同治聯合門診將正式開診。每周四下午,來自心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專家團隊會共同為合並心腦血管疾病、心源性腦卒中、暈厥等患者進行聯合診療,實現從掛號、檢查、診斷、治療、隨訪的全流程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更為系統高效的診療服務。
“心慌胸悶,又頭暈、肢體麻木,應該先去看哪個科?”“心髒病怎麼會影響腦神經?”近年來,神經中心門診及心內科經常會遇見帶著上述疑問前來就診的患者。由於腦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著多種共同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年齡等,這些危險因素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礎。
北京地壇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黃宇明表示,腦卒中病因中,房顫、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等所致的心源性腦卒中占比較高,常常以頭暈、頭痛、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清等神經系統表現為首發症狀,而病因是心源性栓子脫落阻塞腦血管,治療上往往需要神經科與心內科共同完成。“此外,暈厥患者往往就診神經內科,但多數病因都是心源性疾病”黃宇明主任說,在實際就診過程中,同時合並心腦疾病患者,往往多次、多學科就診,不利於及時進行病因篩查、病因診斷,從而獲得有效的治療方案。
“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合並有腦卒中,或腦卒中患者中發現更多心髒病人群。”北京地壇醫院心內科副主任管浩介紹道,心腦血管共患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等)均以動脈粥樣硬化為病理基礎,隨著全身血管病變進展,常常並存,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腦心同源、共同防治”成為目前疾病診療的新方向。
為了幫助心腦共患疾病患者能夠得到更為綜合、專業的治療,北京地壇醫院開設心腦同治聯合門診,不僅從心腦疾病發病機制入手,為心腦疾病患者提供心血管專科、神經內、外科等專家多對一的聯合診療服務,還開展心、腦血管造影檢查及介入治療,房顫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及左心耳封堵術,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右心聲學造影、增強經顱多普勒超聲聲學造影等卵圓孔未閉檢查方法以及相關介入治療等技術,全方位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的診療服務,縮短就診時間,積極探索心腦共患病科學有效的預防策略和治療方法,集中多學科優勢互補打造更加優質化的診療模式。
什麼是心腦血管共患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多見於中老年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處血管床,隨著病變進展可逐漸出現管腔狹窄或斑塊脫落形成栓子、從而產生相應的臨床症候群。累及心髒血管時主要表現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累及腦血管時則表現為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兩者並存時,患者多數病情更嚴重。症狀上通俗來說,心血管受累時往往出現胸口悶堵、疼痛,腦血管受累時可出現不能說、不能動、口角歪斜等多種表現。
什麼是心源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是指來自心髒和主動脈弓的心源性栓子通過循環導致腦動脈栓塞引起的相應腦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其中,房顫所致心源性卒中占比最高,還包括近期的心梗、人工機械瓣膜、擴張型心肌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感染性心內膜炎、卵圓孔未閉、
房間隔缺損等等。大多數心源性卒中可以通過基礎疾病的治療,危險因素的糾正及抗凝等治療加以預防,早期識別和積極乾預尤為重要。
什麼是暈厥?
暈厥是指一過性全腦血液低灌注導致的短暫意識喪失,特點為發生迅速,一過性、自限性並能夠完全恢複。常見分類包括神經介導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心源性暈厥。
出診科室
心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以上級別專家
預約掛號方式
可通過診間預約、微信小程序預約、支付寶預約、自助機預約等方式預約掛號。
出診時間
周四下午 13:30-16:30
出診地點
特需門診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