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16日 -
:
女性必知的 24 條實用健康忠告,第 3 條特別重要!
作者:科普中國
今天是 3 月 8 日國際勞動婦女節,先祝各位婦女同胞們節日快樂!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我們針對常見的女性健康話題整理了一篇合集,希望能用科學為您提供關懷和幫助。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乳腺篇
1.
部分人的乳房會在排卵期和月經前水腫和疼痛,這是激素波動的結果,選擇尺碼合適、固定功能好的運動內衣可以減少乳房脹痛在日常活動中的存在感<1>。
2.
乳腺癌是目前中國女性發病率第二的癌症(肺癌第一)<2>,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篩查和治療手段的進步,乳腺癌的死亡率正在下降<3>。
3.
乳腺癌的篩查策略根據患病風險有所不同,少數人屬於中高風險,絕大多數人屬於平均風險。
不存在以下任何危險因素的,通常認為是平均風險<4>:
①有乳腺癌、卵巢癌、腹膜癌(包括輸卵管癌)的個人病史或家族病史;
②確定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如BRCA1/2基因陽性);
③10 歲至 30 歲之間接受胸部放射治療。
4.
乳腺癌的篩查方案存在爭議,平均風險的人過早篩查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晚期風險<5>,反而會增加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風險,危害身心健康。
5.
權衡利弊之下,對於沒有發現可疑病灶的平均風險女性:
① 40 歲之前不建議常規篩查;
② 40~49 歲根據對乳腺癌的擔憂程度、對於假陽性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接受程度,每 1~2 年篩查一次;
③ 50~74 歲每 2 年篩查一次;
④ 75 歲以上僅在預期壽命 10 年以上時進行乳腺癌篩查,通常 2 年一次。
6.
對於中高風險女性,以及篩查發現異常的女性,需要酌情增加篩查頻率、篩查手段,及其它必要的檢查、預防措施。
7.
吸煙、飲酒、夜班工作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6,7>。
8.
地中海飲食(可回顧往期文章《連續6年霸榜“最佳飲食”的地中海飲食,它到底有什麼神奇?》)、大豆食品可降低乳腺癌的風險<8,9>。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私處護理篇
1.
內褲建議每天更換,洗滌後充分漂淨洗滌液,晾曬至乾透。
2.
內褲選擇純棉透氣的材質,不宜太緊,否則悶熱潮濕的環境非常有利於細菌和真菌的繁殖。
3.
汗水、油脂、分泌物都可以刺激黏膜,導致非特異性炎症,所以哪怕看起來乾淨,也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陰。
4.
香皂、沐浴液、外陰洗液等清潔產品可能破壞外陰的酸性環境、刺激外陰黏膜。過度清潔可能會破壞皮膚屏障,導致外陰濕疹、皮炎等。洗護產品中如含有香精成分,還有致敏風險。比起清水,這些看起來讓私處更“乾淨”的產品或許反而不健康。
5.
上廁所時的清潔順序為從前向後,即:尿道口→陰道口→肛門的順序,擦過後者的廁紙不再接觸前面,以免導致陰道、尿道感染。
6.
如有反複發作的外陰瘙癢、疼痛、分泌物增多、分泌物腥臭、分泌物顏色或質地較以往明顯改變、外陰有異常皮疹、包塊等,或其它不同於平時的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7.
女性尿路感染的風險更高<10>,適當多喝水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11>。
8.
號稱有“收腹”功能的高腰緊身褲會增加腹壓,不僅不能瘦身,長期使用還可能會損傷盆底功能,增加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疾病的風險。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月經篇
1.
養成記錄月經日期的習慣,不僅可以觀察自己的月經情況,及時發現異常,也能在就醫時給醫生提供准確的信息,減少誤判風險。
2.
痛經不必硬扛,止痛藥、激素類避孕藥、局部熱敷等等都是緩解痛經的方法。
3.
布洛芬沒有成癮性。
4.
止痛藥要盡早服用,最好提前吃或者剛來就吃,等痛得厲害的時候再吃效果就不夠好了。吃藥時最好不要空腹。
5.
月經周期指的是相鄰兩次月經的第一天間隔的天數,正常時間為 21~35 天。
6.
月經出血時間指正式來月經到經血完全排淨的天數,正常情況下不超過 7 天。
7.
如果痛經突然加重或持續加重、痛經時出血模式改變、不在月經期仍有不適、月經周期過短或過長、月經出血時間延長、兩次月經之間有出血,或存在其它讓你覺得不對勁的情況,早點去醫院看看。虛驚一場最好,萬一發現什麼異常也好早點處理。
8.
如果每次月經前一周左右都或多或少的有疲倦、焦慮、悲傷、情緒不穩定、乳房脹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不用害怕,可能是經前期綜合征。健康飲食、增加鍛煉量可以幫助緩解。如果經前期的不適和情緒問題嚴重到讓你感到困擾,也可以去醫院就診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治療方案。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關乎女性健康的囑咐有千言萬語,一篇之內無法盡數說清。如果以上內容沒有解答你的疑惑,還可以回顧我們往期關於女性健康的文章(以下方框內話題均可點開),或是留言和私信我們~
月經來3天 VS 7天 | 月經前出現褐色分泌物
HPV 疫苗 | 多囊卵巢綜合征 | 子宮內膜異位症
更年期 | 生育力保存 | 黃體破裂 | 子宮肌瘤
排卵痛 | 鴨嘴鉗 | 腹直肌分離
痛經 | 盆底肌松弛
最後再次祝每一位女性同胞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Hadi MS. Sports Brassiere: Is It a Solution for Mastalgia?. Breast J. 2000;6(6):407-409. doi:10.1046/j.1524-4741.2000.20018.x
<2> 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pdf
<3> Kohler BA, Sherman RL, Howlader N, 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 1975-2011, Featuring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Subtypes by Race/Ethnicity, Poverty, and State
<4> Oeffinger KC, Fontham ET, Etzioni R, et al.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for Women at Average Risk: 2015 Guideline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5> Nelson HD, Fu R, Cantor A, Pappas M, Daeges M, Humphrey L. Effectiveness of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Update the 2009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Ann Intern Med. 2016;164(4):244-255. doi:10.7326/M15-0969
<6> Gram IT, Park SY, Kolonel LN, et al. Smoking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a Racially/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 of Mainly Women Who Do Not Drink Alcohol: The MEC Study. Am J Epidemiol. 2015;182(11):917-925. doi:10.1093/aje/kwv092
<7> Megdal SP, Kroenke CH, Laden F, Pukkala E, Schernhammer ES. Night work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Cancer. 2005;41(13):2023-2032. doi:10.1016/j.ejca.2005.05.010
<8> Toledo E, Salas-Salvadó J, Donat-Vargas C, et al. Mediterranean Diet and Invasive Breast Cancer Risk Among Women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PREDIMED Tri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9> Wu AH, Yu MC, Tseng CC, Pike MC. Epidemiology of soy exposur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 J Cancer. 2008;98(1):9-14. doi:10.1038/sj.bjc.6604145
<10> Flores-Mireles AL, Walker JN, Caparon M, Hultgren SJ.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of infec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15;13(5):269-284. doi:10.1038/nrmicro3432
<11> Hakam N, Guzman Fuentes JL, Nabavizadeh B, et al. Outcomes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Testing Changes in Daily Water Intake: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Netw Open. 2024;7(11):e2447621. Published 2024 Nov 4.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47621
策劃制作
作者丨飛刀斷雨 婦產科醫生
審核丨蘭義兵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