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玩轉地理】從「最早睡覺」的鎮看北極科考時間選擇


字體大小:
2020年1月03日 -
: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引言

我們知道中國領土四至點分別是: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附近。最東端位於黑龍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大約為東經135°附近。東西經度相差60多度,我們知道地球自西向東轉,每小時轉過15°,所以新疆和吉林兩省的學生作息時間相差4多小時。

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附近,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大約為北緯53°附近。

那麼你知道我國領土最東端的作息時間嗎?

烏蘇鎮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的小島上,是中國疆域的最東端,與俄羅斯相望!烏蘇鎮是全世界最小的村鎮,也許你很難相信,在這裡的常住人口只有一戶人家三口人。

除了村鎮之外,另外一邊就是邊防排,一個哨所,也就構成了一個小鎮。

amocity
amocity

  


在這裡有著東方第一哨,在影壁牆上,有著「我把太陽迎進祖國」,透露出一股豪情!也有著極大的意義,也寓意著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烏蘇鎮被稱之為是「東方第一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旅遊資源想相當的豐富!

如今,烏蘇鎮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驢友前來旅遊觀光,極大的推動了當地的旅遊經濟的發展。烏蘇鎮是中國每天最早迎來太陽升起的地方,在夏至的時候凌晨兩點太陽就升起,臨福於這「東極小鎮」之中,這壯觀的景象也讓驢友久久無法忘懷。

因為日出的早,這裡也是「最早睡覺」的鎮子,下午三點就天黑,躺在床上結束這一天的生活!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大家都知道,一天有晝夜之分,一年有四季之別。隨著季節的更替和地理緯度的不同,晝夜的長短亦有所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會出現「極限」情況呢?

極晝的太陽與極夜清冷的月光

一般為什麼選擇在北極夏季進行科學考察呢?

大家都知道,一天有晝夜之分,一年有四季之別。隨著季節的更替和地理緯度的不同,晝夜的長短亦有所變化,這種變化是否會出現「極限」情況呢?即在地球上某一個地方,一天中太陽老是「掛在」空中(或者是持續24小時的陽光普照),或者太陽總是不露面(或者是持續24小時的漫漫長夜)。

我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的地方,就是出現這種「極限」情況的地方。時值北極夏季,在北極圈內(66.5°N),隨著緯度的增加,會有從一天到半年之久的太陽不落的日數。

地球公轉示意圖

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對彼得堡(約60°N)夏季作過形象的描述:「在金黃色的天空中,朝霞忙著把晚霞替換,每天只有半小時昏夜,黑暗就被霞光碟機散。」

amocity
amocity

  


位於北歐的芬蘭,在北極圈內的面積相當於整個國土面積的1/4。這裡的夏季,最長的地方有73天連續不斷的「白夜」(即日不落)。每年6月20日至26日間的星期六(夏至前後),是芬蘭的仲夏節,舉國歡騰,各處懸掛國旗,以示慶祝。人們跑到森林裡,到湖濱或海灘去,在那裡用樺樹杆燃起一堆堆篝火,盡情地唱歌跳舞,歡慶那不夜季節的到來。

北極的冬季,卻是另一番景象:北極圈以內的地區,會出現連續24小時以上的「黑夜」(即日不出)。這種奇景,隨著緯度的增加,可以連續幾天,幾十天,甚至長達半年。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70°N),那裡的冬天有兩個半月見不到太陽,長夜漫漫,路燈連續幾個月不滅,人們只能在燈光下工作和生活,即使在一天的「正午」,仰望天空,見到的仍然是閃爍著寒冷光芒的星星。再如芬蘭的北極圈內地區,一年中約有6~7個月是多雪而漫長的冬季,最北部地區有40~50天見不到太陽。

科學家們把在極圈內出現的這種在一天中「日不落(或出)」的現象叫極晝(或極夜)。極晝是指在南北極圈內所發生的太陽終日不落、晝長24小時的現象。極夜是指在南北極圈內所發生的太陽終日不升出地平線、夜長24小時的現象。出現這種奇妙的現象與地球運動有關,地球不停地自轉並繞太陽公轉,且在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致使太陽直射點一年間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造成地球上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天文學中把晝夜更替的分界線叫晨昏圈,它把地球分為晝半球(被太陽照耀的部分)和夜半球(看不見太陽的部分)兩個部分。

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平面示意圖

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這兩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春分日(3月21日左右)以後,太陽直射點北移,在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5°N),北極圈內全部處於晝半球中,出現極晝現象;而南極圈內則全部處於夜半球中,出現極夜現象。秋分日(9月23日左右)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到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3.5°S),南極圈內全部處於晝半球中,出現極晝現象;而北極圈內又全部處於夜半球中,出現極夜現象。仍以芬蘭為例,在夏至這一天,芬蘭奧盧市離北極圈只差1°,午夜12點太陽才鑽入地平線,但一眨眼間,它又從另處徐徐升起,從日落到日出只隔一個小時。而在北極圈外一點的克米亞爾維市,太陽則一直在地平線上轉圈子,不會落下去的,成了「不落的太陽」。

從南、北極圈向南、北極去,隨著緯度的增加,極晝或極夜的日數逐漸遞增,到南北兩極點處增大為半年白晝、半年黑夜。北極大港——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位於北緯68°58′,每年10月下旬,太陽從摩爾曼斯克的矮山後落下,便不再升起,一直延續到翌年1月底,市民們才真正「重見天日」,陽光普照時間也「與日俱增」。至5月上旬,人們便晝夜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極晝將連續3個月之久。在這漫長的不夜季節里,貓頭鷹和蝙蝠打破了黑暗中活動的習慣,在「白夜」里飛來飛去。植物也充分利用這十分有利而短暫的生長季節,快速完成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的生命周期,如蒲公英,它的幼苗破土而出後很快就長得根壯苗肥,轉眼間郊野上生長的蒲公英結滿了蓓蕾,只需1~2天工夫,它就變成遍地金花,一周之後,全都結成了毛茸茸的球果。對於人們來說,不需要人工照明,即使在子夜時分,照樣可以工作,比起漫漫極夜來說應該是方便有利得多了。這也許是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選擇在夏季進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目前5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覺得不錯,請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