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網路

有一種浪漫,是在家裏買醉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10日 -
:        
 

Lens官方帳號

疫情期間,日本一家科技公司開發了線上居酒屋網站“在家喝酒”(Takunomu):將聊天室的鏈接分享給朋友,就可以一起在攝像頭前舉杯。這項服務一經推出,使用人數快速增長。目前,這一網站仍在努力開發更多有關在線飲酒的服務。

Takunomu的使用界面

雖然不能與朋友面對面相聚,但在家喝酒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酒價相對便宜,不用趕末班地鐵,喝多了還可以就地倒下休息。

這樣的“買醉在家”,給予人們簡單的快樂。
品嘗收藏也是品嘗生活

《華盛頓郵報》的美食旅行記者Natalie Compton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從14歲開始,她在各地的旅行中收集葡萄酒當作紀念品。其實當時的她並不擅於品酒,只是憑感覺購買,留作紀念。Natalie原本打算把這些酒留給某個重要的日子,或許是某一年生日,或許是某一次婚禮……

然而,2020年發生了這場疫情。Natalie被困在家中,將目光投向了櫥櫃中那些充滿回憶的葡萄酒——生活是如此難以預料,不如先行品嘗吧。

Natalie找出一個宜家的酒杯和一個開瓶器,在舌尖上打開了多年收藏的葡萄酒回憶。

2005年,Natalie與家人在巴塞羅那旅行時買的葡萄酒,這是她收藏之路的開始。14歲的她買酒標准是:便宜,而且酒標夠酷。

16歲的Natalie在希臘旅行時,花了10歐元買下這瓶桃紅葡萄酒。29歲的她終於品嘗到了,卻無法忍受這瓶酒的甜味,把剩下的酒都倒掉了。

17歲的Natalie在法國旅行時買的酒。在旅途中,父母允許她喝了一兩杯葡萄酒。她還學會了“葡萄酒陳化”之類的法文短語,以便請葡萄酒商店的店員介紹一款值得收藏的酒。

獨自喝著這些普通甚至難喝的葡萄酒,Natalie感受到一種回憶的幸福。對於她來說,品嘗這些葡萄酒也是品嘗著曾經的生活。

Natalie曾經貼在酒櫃裏的標示:“Natalie的葡萄酒,不許喝!21歲的生日紀念?對!不許喝!”

她一共收藏了12瓶葡萄酒,原本她以為自己會把這些酒全部喝掉。結果在打開第7瓶之前,Natalie決定停下來,將餘下的酒留在疫情過後與朋友們分享。

在與大家能真正見面聚會之前,Natalie說自己會先通過視頻通話與大家聊天,也會試著喜歡在家獨自飲酒。

Natalie收藏的葡萄酒與旅行筆記

像Natalie這樣隨心所欲,在家品嘗自己收藏的葡萄酒,也許會成為疫情生活的一種新常態。

這樣的自由與瀟灑,正是“買醉在家”這種品酒方式的魅力所在。
囤上喜歡喝的酒,不需要顧忌太多,可以泡澡、看書、吃東西,一邊享受微醺之中的飄飄然體驗。

然而,有些人在喝酒自由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阻礙:我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葡萄酒?什麼樣才是好喝的葡萄酒?多貴的葡萄酒才算好呢?喜歡的才是好的

葡萄酒是餐桌上的常客,有時偶然品嘗到驚豔的一口,感覺整一餐飯都被點亮了。也許那並不是多麼名貴的葡萄酒,只是那獨特的味道正好讓你心動。

然而過後回想起來,我們如何才能描述這種味蕾記憶呢?“甜甜的”、“葡萄味很重”、“酸味平衡”……

不如先從了解葡萄酒的風味系統開始。
就像喝咖啡、喝茶一樣,有人喜歡濃鬱的味道,也有人偏愛清爽的口感。如果想要全面了解自己的葡萄酒喜好,那麼應該顯認識其中的味覺構成因素。

構成葡萄酒風味的主要有五種因素:甜味、果味、澀味、酸味、酒精

甜味
來自葡萄釀造後剩餘的糖分與其他成分,能夠帶給我們溫和的口感。果味
則是由葡萄果實給予的果香氣味,葡萄果實越成熟,就能夠帶來更加濃鬱的果香。

但是,只強調甜味和果味的葡萄酒嘗起來會過於甜膩和扁平。想要獲得有回味空間的葡萄酒,還需要其他的味道來進行平衡。

澀味
決定了紅葡萄酒的個性。與白葡萄酒只用果汁發酵不同,紅葡萄酒的制作連同果皮和種子一起發酵。在這個過程中,果皮和種子被浸泡(也即浸皮),浸泡的時間越久,釀成的酒色澤就越紅,澀味也越重。不過,長期窖藏能夠緩和澀味,使葡萄酒風味變得更加溫和。

到了白葡萄酒,決定個性的因素則是酸味
。產地涼爽的白葡萄釀出的酒味道更酸,風味更加清爽。

紅葡萄酒的風味主要關注澀味

白葡萄酒的風味主要關注酸味

由於不同的葡萄產地、品種,以及釀造的不同制法,這些味覺因素在葡萄酒風味中呈現了無比豐富的組合與反應。

其中,有一些特別的風味組合受到人們的推崇,成為耳熟能詳的葡萄酒名稱,例如紅葡萄酒中的黑比諾、赤霞珠、西拉等,以及白葡萄酒中的雷司令、霞多麗、長相思等。

不同種類的白葡萄酒有著不同的色澤

與葡萄酒一起發展的,還有餐酒搭配(food pairing)
的文化。在一些地方,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被比喻作結婚,聽起來仿佛這是一件嚴肅與講究的事情。喝葡萄酒也可以很輕松

其實,餐食搭配的關鍵在於口味的相互制衡。只要找到了匹配的風味,不管是奶酪和毛豆這樣簡單的小食,還是燉排骨、鹽焗雞這樣口味較重的熱菜,都可以搭配葡萄酒來享用。

東京六本木葡萄酒餐廳Maxivin的店主兼侍酒師佐藤陽一提出了一款搭配圖表:只要將食物與葡萄酒放在圖表中,找到各自的坐標,便可以查看是否相配。

佐藤陽一的餐食搭配圖表。下方橫軸體現料理的色澤,上方橫軸體現料理的口味,縱軸體現料理的溫度。

比如,鹽烤秋刀魚、浸物這樣的清淡料理屬於“白色料理”,可以搭配同個坐標位置的白葡萄酒;土豆燉牛肉、壽喜燒這樣調味重的食物屬於“紅/褐色料理”,就可以搭配相對濃鬱的紅葡萄酒。

循著這樣的思路,佐藤陽一整理了一套適用於家常料理的餐酒搭配方案。

以紅葡萄酒為例,隨著其香氣與風味的增強,所搭配的食物調料也應當更加醇厚。

葡萄酒也可以制作雞尾酒。

佐藤陽一曾經懷著專業廚師的夢想前往法國學習,然而迷人的葡萄酒讓他轉而成為了一名侍酒師,與葡萄酒朝夕相處。

提到葡萄酒,許多人眼前總會浮現出正襟危坐用餐的樣子,還有一串帶著“麻煩”的問題:便宜的葡萄酒是不是不好喝?要用專門的杯子嗎?家裏沒有酒櫃,喝不完的酒能合適地存放嗎?

然而,在佐藤陽一看來,葡萄酒與我們並沒有這麼疏遠。只要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我們便可以摘下葡萄酒模糊的光環,在具象的味覺體驗中讓它變得日常起來。為此,佐藤陽一將他的感悟和方法整理成書,展現給更多喜愛葡萄酒的人。

這本書記錄了精煉的葡萄酒基礎知識、簡明的搭配法則和34個好吃易做的食譜,以及選購、開瓶、保存等技巧講解。在書的末尾,佐藤陽一還拜訪了酒莊,探訪葡萄酒釀造人的生活空間。

在葡萄酒行業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葡萄酒是活的(Wine is a living thing)
。這句話的意思是,葡萄酒的風味總是隨著環境而快速變化。

在放松舒適的家中,嘗試和這樣隨性的葡萄酒相遇,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在家買醉”時光。

參考資料:

《買醉在家》

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018.000033336.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ravel/2020/05/26/this-pandemic-im-drinking-through-souvenir-wine-ive-collected-since-i-wa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