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八佰》所講述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24日 -
:        
 

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一支中國軍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的故事。那麼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全面侵華開始,並將目標轉移到上海。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會戰中雖然蔣介石調遣70餘萬國民党軍與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但由於淞滬平原無險可守,裝備差距懸殊,兩個多月下來,國軍傷亡慘重失敗已成定局。

1937年10月26日,為保持實力,蔣介石決定撤出上海閘北地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至首都南京之間的戰略要地。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單獨留守抵抗,並希望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四行倉庫

實際上,留守毫無勝算並且結局也一定是犧牲,所以八十八師決定只留下五二四團一個加強營,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並特派五二四團中校副團長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留守地點選在了四行倉庫,原為四大銀行的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曾被用作第八十八師司令部駐地,裏邊有大量的糧食、救護用品和槍支彈藥。

河南岸則是美、英、法、意的公共租界,日軍不敢過於集中火力,同時可向全世界廣播實況戰事,有利於爭取同情。所以無論在地理位置上還是防守策略上,都利於退守阻擊。

“八百壯士”

守軍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為什麼叫“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四百多人,而面對的日軍卻有幾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了日後制造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的第三師團。謝晉元團長為了隱藏自己的實力,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所以日後被稱為英雄的“八百壯士”,在歷史教科書中也曾提到過。

戰鬥過程

從1937年10月27日開始,戰鬥一直持續了四天。日軍發現閘北地區已經空無一人後,迅速挺進至蘇州河北岸,但不敢越河到租界。當先頭部隊到達四行倉庫時卻遇到了猛烈地阻擊。

敵人憑借坦克掩護組織多次反擊,敢死隊成員陳樹生把炸彈和手榴彈綁在身上,拉斷彈弦從窗口一躍而下,與敵軍坦克同歸於盡。

期間24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沖破敵人封鎖線,為八百壯士送去一面中國國旗,給了八百壯士和全體中國人民最大的鼓勵,也成為四行倉庫保衛戰經久傳頌的佳話。

29日,日軍派來兩艘武裝小艇和兩架飛機,海陸空力量都用上了。又在倉庫西北挖地道,企圖炸毀倉庫大牆,但都被中國守軍擊退。

10月29日,英美等國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鬥。蔣介石經過再三考慮,認為堅守四行倉庫最初的目標已經達到,於是他下令部隊於10月31日撤離倉庫。租界方面與日本磋商,讓中國軍隊撤退。

戰鬥後續

八百壯士撤退到租界後並沒有如期與八十八師主力匯合,租界在日本方面的壓力下收繳了壯士們的武器。並關押到特定地點,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軍營”生活。四行孤軍紀律嚴格,作風端正,一直堅持訓練等待重新報效國家的那一天。不幸的是1941年,謝晉元在四行孤軍營操場被4名汪偽特務收買的兵痞刺死,年僅37歲。

戰役舊址

幸運的是,上海四行倉庫舊址被完好地保持了下來,現在依然屹立在蘇州河的北岸,牆上密密麻麻的彈孔向我們訴說著當年那悲壯的故事。

苟利國際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向英雄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