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25日 -
:
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戰期間,奧匈帝國的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跑去太平洋的一個島嶼考察。憑借自己高超的溝通能力,他甚至能與當地食人族談笑風生。有一天,他跟一位食人族土著聊天時說道:“我的老家歐洲,現在正在打仗,打的老厲害了,每天有幾萬人被殺。”對方很疑惑:“你們怎麼吃得下那麼多人肉?”馬林諾斯基趕忙解釋:“不不不,歐洲人不吃人肉的”。這下食人族更加震驚了:“既然不吃人,那你們殺人幹什麼?這也太野蠻了!”
這個看起來很像段子的故事,揭露了一個讓人苦笑的現實:即使被視為極端野蠻的食人族,他們吃人,也是基於滿足生存需求的目的;而自詡文明的西方社會,卻因為政治、經濟等野心,親手讓無數同類白白死去。食人族在體現方式上駭人聽聞,但在造成的毀壞性方面,卻遠遠比不上文明社會的軍隊。
但即使這樣,與二戰日軍的表現相比,一戰歐洲軍隊仍稱得上“文明”。
一戰刷新了人類戰爭的血腥新高度,爆發了多場慘烈的戰役,被稱為人類的“絞肉機”。索姆河戰役,交戰雙方共損失130萬人;凡爾登之戰,共傷亡100萬。整個一戰期間,共1000多萬人喪生。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
第一,一戰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作戰方式及新式武器決定的。當面對馬克沁重機槍等新式武器時,死耗到底的壕溝陣地戰,幾乎就是人命的比拼;
第二,一戰的傷亡主體幾乎都是軍人;這場殺戮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方的作戰力量;各方對於手上沒有武器的俘虜、平民,大致遵循著基本的人道理念。
而二戰日軍的表現,則再度刷新了人類文明的新下限。
如果說一戰的“絞肉機”,其目的是為了奪取勝利;那麼二戰中日軍的所作所為,則大多已脫離了戰爭的範疇,更像是為了發泄內心最原始的獸性
。
按照目前的統計,1937-1945年間,中國共死亡1800萬人。按照人員構成分類,其中軍人200多萬,其他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後者對日軍並沒有帶來生命安全方面的威脅;按照死因分類,除了戰死、饑餓、傷病外,絕大部分源於日軍慘無人道的屠殺甚至虐殺,即屬於不必要的人口減員。除此之外,日軍還肆意掠奪財產物資、侮辱女性、釋放毒氣、拿活人做實驗、吃人這些暴行,已突破了人類的想象。
類似於日軍這些燒殺搶掠等行為,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沒出現過,但大多發生在文明程度較低的古代,而且基本上是出於對資源、人口的掠奪與占有欲。“虐殺”的情形也出現過,大多是少數人的個人行為;人相食,則是在極度饑餓下的極端舉動。
而像日軍這樣大規模、成編制的殘殺、侮辱同類的情況,既和食人族的生存需要無關,也不同於一戰中歐洲軍隊的勝利需要,它們純粹是為了殺而殺、為了滿足內心原始的獸性而肆意揮動屠刀。
也許有些“日粉”會說,日軍作戰勇猛、悍不畏死,因此值得尊敬。拜托,古今中外,那些優秀的軍隊都能做到這一點,戰國時期的秦軍,漢代的13勇士歸玉門,唐代堅守西域的白發老兵,近代“排隊槍斃”、冒著槍炮向敵人推進的英國“龍蝦兵”.所不同的是,這些軍隊的頑強,源自於信念、紀律;而日軍所謂的“勇猛”,則更多是出於對所謂天皇個人的“愚忠”。孰高孰低,無需多言。
總而言之,崇拜強者,是人的本性;但對象起碼得是能代表先進文明發展方向的正常人類,而不是有著近代技術武裝、內心卻停留在中世紀的二戰日軍。若“尊敬”它們,是對基本人性的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