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取材自身、巧借他物、智慧創造——人類信息載體的演進!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29日 -
:       
 

信息載體的意義和信息傳播的規律

人類的文明,是人腦對天地人及其相關感悟的產物。從根本上來說,沒有人就無所謂文明。當然,人總受一定社會環境條件的制約,所以文明也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

縱看整個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過程,就會發現,它明顯呈現出階梯狀。而信息載體也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由此可以看出,信息載體和文明成就的發展態勢是正相關的。

如果說信息載體的進步,從而推動文明成就的進步,或許有些牽強,但我們在聯系起文明成就的創造者——人,根據人的便捷和有效性,聯系信息載體來看,高質量的信息載體,不但便於攜帶、記錄、保存,而且容量巨大,能更好地滿足人類記錄思想、言行、經驗等需要和要求,從而人腦可以將記憶、記錄的職能轉嫁給信息載體,因此人類可以更專注於文明的發展和創新。

所以說,信息載體的進步對文明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信息從發出到接受,具有動態的特性。香農——韋弗傳播模式把信息的傳播分為六個基本要素:信息源、編碼、信道、解碼、信息接收者、噪聲。具體過程為“信息源”把要傳播的信息“編碼”,通過信道傳給“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收到之後對信息進行“解碼”,還原這些“信息碼”的意義。當然,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噪聲”的干擾。

從信息源到信息接受者之間,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載體。而信息載體的歷史演變,同樣經曆了類似文字發展的過程。畢竟,文字從產生開始,作為意識形態的它也是需要一定的載體來保存傳播的。這些信息載體也相應地隨著文字的發展而發展。

下面具體來看造紙工藝的成熟和紙張普及運用之前,信息載體的演變史。

紋身、飾物承載信息傳播

在文字出現之前,信息的傳遞、交流主要靠人的本能,即以人的身體為載體,如肢體動作、紋身、身體飾物、舞蹈、聲音等。嚴格說起來,這個時候的信息交流方式,人和其他動物並沒有多少區別。

依靠人體為載體的信息傳播中,有意思的是紋身和飾物。把它們作為信息交流的載體,可能會不好理解。古人為什麼那麼鐘愛紋身?在身體上掛飾物?這一切留給我們巨大的不解和無盡的想象空間。

其實,這要聯系起古人生存環境和信仰追求來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古代人民,他們都有一顆敬畏自然的心,認為自己是某種“神物”、“神祇”的後裔。將崇拜的對象紋制在身上,希冀獲得崇拜對象的力量,從而更好地生存發展。身體飾物、掛件的作用類同紋身。

讓我們從信息傳播的方面來探尋其中的密碼。

擁有共同信仰的民族、群體,他們身上的紋身類似,飾物相同,有利於種族區別和凝集力的增強。這些紋身方式和內容也就是種族的文化,這種文化通過以身體為載體來不斷傳承,就會慢慢地發展壯大。最後,這種壯大起來的文化反過來不斷地“化人”,人性和文明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發展起來的。

紋身、飾物在原始信息交流中具有較強的識別作用,因而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原始社會信息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

近現代,無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還是世界其它地方,紋身、身上佩戴飾物仍然很風行。其實,如果深入考究,這些民俗、民風是很有意思的。

聲音極其獨特的承載信息價值

在以身體為載體的信息傳播過程中,由原始的聲音發展起來的語言,占了主流地位。

古代的聲音傳播,其實也就是口頭語言交流,它以聲波為載體。當然,從人最初的本能發聲到形成語言,也是經過不斷演進的。中國古代宮廷內專設宣旨官一職,他們的職務就是毫不走樣地將皇帝的旨意高聲宣達到宮外。

從物理學上說,聲音是震動產生的。人們的每一句話都引起聲波的震動,借助現代科學儀器,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聲音的震動波形。現在,聲音仍然是信息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只是相對於古代來說,我們具有更廣泛的選擇方式。

聲音傳播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嚴重受制於地域空間;異步傳播很是困難;它是無形物質,容易造成解碼的錯誤。

人類的語言並不是簡單的物理現象,而是形成約定成俗的系統。中國民族眾多,方言多不勝數,試想閩南話同北方方言交流,會是怎麼樣的情形?還有重要的一點,聲音本身並不具備保存功能,它要求信息交流雙方依靠大腦來記憶和保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想見,依靠人的大腦,即使博聞強記的人也是很局限的。

除了聲音之外,那些形象的、訴諸視角的信息則是通過另一種半自然的載體——光波來傳遞。光波的傳播距離明顯比聲音具備優勢。雖然,智慧的古人也曾想辦法改進聲音的傳播距離,如戰爭中的戰鼓、牛角的運用就是一例。但是,有些時候還是滿足不了生活的需要。這個時候,只得借助於光波。

光波登上歷史舞台

漢字系統中有兩個很出名的成語,“烽火戲諸侯”和“狼煙四起”。它們就產生於這種社會現實。

“烽火戲諸侯”說的是西周末年,那個時候,各國都在邊界要塞建立烽火台,做為信息傳遞的據點。周幽王為了博得愛妃褒姒紅顏一笑,在驪山大舉烽火。史載,當時鼓聲如雷,火光燭天,方圓百裏內的諸侯聞訊星夜馳來。自然,這個荒唐的帝王是沒有好下場的。

“狼煙四起”中的狼煙,是指在烽火台上點燃,警報草原民族騎兵進犯關內的信號。細想下來,狼煙不應該是狼糞點燃的,它的真正燃燒物應該是幹、濕柴加油脂。而狼煙應該是一種代指,因為草原民族崇拜狼,所以狼煙被用來代指崇拜狼圖騰、以狼為楷模、具有狼的智慧和性格的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騎兵。

其實,就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說,古人是很了不起的,現代的信息傳播,很多時候都和古人同出一轍。如現代競技體育馬拉松長跑,就是為了紀念一位古代為傳捷報而犧牲的英雄。

長跑42.195千米,為了傳遞一場戰爭的喜訊,為此獻上一條生命,從信息傳播方面來看,這個時候的文明信息交流,是何等的低效和緩慢。

這個時候的社會發展,文明的進程及發展速度也可想而知。當然,在這個時候,除了依靠人走路的本能以外,古人也開始尋求借助外物的助力。

取材自然,馴養動物完成信息傳遞

對於重要、遠程的信息傳遞,古人的創舉多不勝數。如“鴻雁傳書”中的雁子、“飛鴿傳書”中的鴿子等飛禽。

公元前3000年左右,用鴿子傳遞信息的埃及人。我國在隋唐時期,南方如廣州等地,也用鴿子通信。

在尼日利亞貝喀薩地區,人們運用於猴子通信的,稱之為信猴,另外的信息傳播載體還有燈塔、風箏、旗語以及信號旗等。

後面幾種信息傳播方式,由於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的時空錯位,相對來說,反饋性較差。但是我們要看到古人取材的思維和智慧——取諸萬物,信手造就奇跡。如果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也不難發現,這些信息傳播載體都有很大局限性——傳播範圍有限、信息容易失真、難以保存等。

其中的“口口相傳”,應該是人類早期的典型代表,一是“口口相傳”出現得早,後來的多是它的演變和擴展。二是人類的史前文明,主要是依靠這種發式保存下來的,這些文明就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

信息不僅需要溝通傳遞,也需要保存流傳。文字出現之前,人類又是靠什麼來完成這一重任?

關於結繩記事

繩子不但是人類最早的、重要的生產工具,人們可以用它來漁獵、搭建居所。但是,它卻是因為另一項作用而青史留名,那就是結繩記事。

古人為什麼會選擇繩子?古人取法自然,繩子的原型是植物的枝枝蔓蔓,它們不但遍野都是,而且具有能固定、可捆綁、易於攜帶等諸多好處。因此它被廣泛運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大家如果對古代的文化現象深入思考,就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文化表像下,蘊含著古人的大智慧,這一切是很有趣的。

文字出現之前,人們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的方法,就叫做結繩記事。

繩子不但被古人用以記事,還用它來計數,就叫做結繩計數。它是古人以結繩形式來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及其數量關系的記錄方式。如奇普就是古印度人結繩記事的方法,它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用來記錄歷史或者計數。可惜目前沒有人能全部了解其中全部含義。

沒有文字的相關記載,就沒有相應的古籍來考證,但我們為什麼能推斷古人是用繩子來記事、計數?

主要是因為:原始社會的繪畫中遺存的網紋圖、陶瓷上的繩紋和陶制網墜等實物均提示先民結網是當時漁獵的主要條件,因此結繩記事(計數)做為當時的信息保存方式是有客觀基礎的。

時至今日,仍有民族學資料表明,近現代仍有少數民族采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計數)。另外,從“線索”這個詞的涵義,也可以看出許多東西的,正是結繩記事(計數)對古人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人們將追憶信息的途徑和依據稱之為“線索”。而線索的實質,就是繩子。

目前,並沒有發現結繩記事的實物,可想而知,繩子作為保存信息的載體,它經不起歲月的考驗。這裏說的考驗是指,繩子經不住氧化,容易腐爛。並且繩子僅能提供人們回憶的線索,它對文明的保存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印刻及岩畫的淵源

在石頭上刻痕也是古人幫助記憶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的效果和結果也和結繩記事差不多。只是它們各有優缺點:多山石的地方石頭取材方便,但沒有繩子容易攜帶,可是繩子又不如石頭保存的時間長。總起來看,這些方法存儲信息量都很小,傳世性都不強。

不過,古人用石頭標注太陽投影的最南最北點,並且在岩石上劃痕來計算太陽和月亮周期的天數,經過慢慢的摸索,指導農事生產的日曆就這樣被發明了。

文字的前身是圖畫文字,後經發展演變為文字圖畫。無論文字的圖畫還是圖畫的文字,這些圖畫或許還不能稱為文字,但它們所蘊含的信息量比石頭上的簡單劃痕豐富得多。加之刻畫工藝及原料的改進,產生了直到現在都仍然讓我們感到神奇的石刻文化——岩畫。

岩畫有南北的區分,南方岩畫大都塗繪紅色系,用赤鐵礦粉調和牛血等制作顏料,在廣西左江流域、西南三省和福建等地有分布。

北系以陰山、黑山、阿爾泰山等山系為主,多為刻制而成,刻制又包括磨刻、敲鑿和線刻。制作時間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最晚的是元代。北系內容較多表現狩獵、遊牧、戰爭、舞蹈等內容。

文字出現推進加速信息載體演進

文字發明以後,人類的文明成果可以濃縮在文字及其排列組合當中。這個時候,選擇信息載體的範圍就廣泛了。古人考慮到結繩記事等方法及其材質的傳世性面臨的難題,開始尋找不容易腐朽的材質。獸骨、獸皮、龜殼等不易腐朽的材質在這中境遇下脫穎而出。

在古代,人們獲取食物的方式多為漁獵。古人對捕殺到的獵物的利用是非常充分的。這些獵物所殘留下的獸骨、獸皮、龜殼等,被古人作為信息的載體來利用。著名的“甲骨文”就是這麼產生的,漢字最早是被記錄保存在這些獸骨、龜殼上,後世就稱這種文字為甲骨文。

文字出現以後,信息保存的技術和信息載體,和以前的相比,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文明之母——文字的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中,刺激了腦外存儲技術的進步,進而促動社會的發展進步。隨之信息載體的取材範圍也更加廣闊起來,如銅等金屬出現以後,成為人們銘刻的主要對象,“鐘鼎文”就反應了這種現象。

隨著文明信息需求量的增大,古人又在竹片或木片記載信息,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簡牘”。因為要用許多的竹簡或者木牘才能寫成一部書,並且還要用繩子連起來才能閱讀,所以現在仍稱書的量詞為“冊”。

據《莊子》記載,戰國時代的學者惠施,藏書比較多,出門旅行時裝滿五輛大車。為此,現在人們還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書讀得多,學問淵博。當然,當時的五車書還沒有現在的小學生一年的閱讀量多。

這些信息載體的落後,嚴重地影響了文化、文明的發展。

舉個例子,關於《孫子兵法》的偉大和不凡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可是好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目前存世的《孫子兵法》是殘缺的,並不是全本。另外,學界一直在討論,《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否是同一本書,這個謎底直到1972年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同時出土了的竹書《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才揭開。

這些說明了什麼?如果那個時代的信息載體能像今天這樣發達的話,更具有價值的全本《孫子兵法》還會失落嗎?還有,會不會存在著比《孫子兵法》之類更有價值的兵書,可是已經淹沒在歷史,我們已經無跡可尋?而這一切,都因為信息載體的問題,我們現在只能空留假想。

絲織業發展起來以後,有人開始用絲織成的“帛”來寫字。用縑帛寫字,不但比簡牘方便得多,而且縑帛又輕又軟,還可以卷起來,所以今天我們說“開卷有益”。用縑帛寫字雖然方便,但絲織品的價錢很貴,普通人用不起。直到漢代紙發明之前,人們就是用“帛書”和“簡牘”(多是容易保存的竹簡)來作為信息載體的。

紙張問世深遠影響文明史進程

紙的問世,成為文明史上的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紙從產生的那一刻起,由於它特別的性能,能很好地滿足人們記錄、保存、傳承文明等需要,因此紙的問世昭示著文明開始步入燦爛。對於人腦來說,紙的問世,也是一次影響深遠的革命。為什麼這些說呢?因為紙能替代了部分人腦記憶存儲的功能,從而將人腦解放出來,讓人更專注於文明的發展和創新。

以其說文字是文明最主要的載體,不如說成是文明升華、提煉以後的表現,而紙作為文字最主要的書寫材料,文字所記錄、提煉的文明因紙得以保存、流傳。所以,文明是從紙開始燦爛的。

通觀古人對信息載體的選擇和運用,我們不難發明:古人先是利用自身(肢體動作、聲音),但也注重將生存環境中的其它事物以身體相結合(紋身、飾物),慢慢摸索著利用環境中的其他事物(繩子、木刻、石刻),隨著文明以及社會的進步,開始創造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事物(紙)來作為載體。

這個過程體現了人類對天地人的認知不斷進步,對自然環境“人化”和“化人”不斷的演進。這種探索和創造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

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創作路上您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