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1

《至暗時刻》:也是閃光的瞬間


字體大小:
2017年12月02日 -
:   
 
熱心觀眾唯佳

今日上映的邱吉爾傳記片《至暗時刻》是本年度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之一。本片既宣告了青年才俊喬•賴特古典風格的回歸,又見證了老戲骨加里•奧德曼的爆發,出色的影人之間擦出奇妙的火花。《至暗時刻》,亦是閃光瞬間。

喬•賴特古典風格的回歸

本片導演喬•賴特是近年來英國電影界最引人注目的導演之一,一部寫著「喬•賴特作品」的電影,往往和出神入化的運鏡、華麗的布景、精緻的戲服、動人心弦的配樂、令人神往的古典風格聯繫在一起,而他和他的繆斯凱拉•奈特利合作的三部電影,讓他成為了當今電影屆古典風格的最佳代言人。

2005年,喬•賴特憑藉電影處女作《傲慢與偏見》一鳴驚人,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配樂4項提名。

(《贖罪》劇照)

2007年的《贖罪》斬獲包括極具分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在內的7項提名,並將最佳原創配樂將收入囊中,片中那條驚艷的綠裙更是將凱拉•奈特利送上了「女神」的寶座。

amocity
amocity

  


2012年,喬•賴特執導的改編自托爾斯泰小說的《安娜•卡列尼娜》上映,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等4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影片毀譽參半,但喬•賴特的嘗試值得鼓勵:他在片中創造性地採用舞台劇手法呈現故事,人為地把觀眾從故事情景中抽離出來,使其處於旁觀者的立場上,坐在放映廳里觀看此片時,更能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

喬•賴特也曾涉足其他類型片以尋求突破,但結果均不盡如人意。2009年的《獨奏者》雖有傑米•福克斯和小羅伯特•唐尼兩大巨星加盟,卻溫吞如水,並未引起評論界太大的注意;2011年的少女殺手《漢娜》雖然滿屏馬卡龍般的清新色彩,可劇情毫無邏輯是最大的硬傷。至於2015年那部目標觀眾群體為12歲以下兒童的《小飛俠:幻夢啟航》已消失在我並不遙遠的記憶里,唯有休•傑克曼扮演的「黑鬍子」那首聲嘶力竭的Nirvana代表作Smells

Like Teen Spirit依然在耳畔轟鳴。

在最新作品《至暗時刻》中,喬•賴特回歸得心應手的古典風格:服化道部門自不必說,《傲慢與偏見》《贖罪》《安娜•卡列尼娜》的金牌班底在這個環節永遠不會失手;而敘事上也是踏實沉穩,影片採用線性敘事手法,講述了從英國議會彈劾張伯倫到邱吉爾部署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時段的故事,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天,卻是英國的生死關頭。時間流轉,巨大的日期填滿螢幕,營造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張感和壓迫感。片名為《至暗時刻》,每一幀畫面都名副其實,喬•賴特拋棄往日作品中的明快色彩,採用大量的全黑構圖,而邱吉爾的第一次出場,正是在一片漆黑中點燃一支雪茄。雖然片中沒有出現喬•賴特標誌性的長鏡頭,但攝影環節依然值得稱道:倫敦街道上的兩組慢鏡從邱吉爾的視角交代了社會氛圍的變化——從一片祥和到山雨欲來,場面調度極其精準。

而影片整體的觀感像極了《安娜•卡列尼娜》:室外戲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全片幾乎都在室內完成。秘書帶著打字員小姐穿過戰時內閣辦公區域的場景讓人想起安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的辦公室,雖然一個忙亂,另一個如齒輪般精確乏味;故事開始於議會演講,也結束於議會演講,這兩場戲味十足;片中最燃的場景也正是最後一幕,故事在高潮處戛然而止,邱吉爾踽踽獨行,但步伐充滿力量——至暗時刻,正是黎明之前。

加里•奧德曼的封神之作

今年夏天在英國的電影院裡等著看《敦刻爾克》的時候,我第一次看到《至暗時刻》的預告片,出演員名字的時候,大大的GARY OLDMAN簡直讓我驚掉下巴:什麼???這竟然是加里•奧德曼???

當然,我並不應該感到奇怪,因為加里•奧德曼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已經扮演過無數次(字面意義上)面目全非的角色。翻開加里•奧德曼的作品履歷,你會發現他的造型之多變令人驚嘆:

(加里•奧德曼在《席德與南茜》《驚情四百年》《第五元素》《哈利•波特》系列、《這個殺手不太冷》中)

與現在平日裡的紳士形象形成對比的是,加里•奧德曼常在電影中扮演癲狂的反派,就算給動畫片配音,配的也是《功夫熊貓2》中的反派——孔雀沈王爺。

(加里•奧德曼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

2011年,根據約翰•勒卡雷同名小說改編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上映,加里•奧德曼在這部餘音繞樑的諜戰片中扮演一位敏銳、老練的情報工作者,冷靜而克制。儘管過人演技有目共睹,但直到《鍋匠》,加里•奧德曼才得到了來自業內的認可,他憑藉此片拿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amocity
amocity

  


在《至暗時刻》中,加里•奧德曼用無可挑剔的完美演技塑造了處在敦刻爾克生死關頭的首相邱吉爾,爆發力與細膩的表達並重,在這部色調昏暗的影片中光彩奪目:凸出的啤酒肚,微微佝僂的後背,微張顫抖的嘴唇,平日裡含糊不清的吐字,沉穩有力的議會演講……他在面對政敵時強勢果斷,但也曾在求助美國無果後脆弱神傷;他在女秘書第一天來上班時暴躁無禮,把她罵哭,但也會在彼此熟悉之後流露片刻溫情。為了扮演邱吉爾,加里•奧德曼做足了功課,從片中大量的演講片段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對邱吉爾常年抽菸喝酒導致的菸酒嗓的模仿足以以假亂真,幾乎就是原音重現。

在目前奧斯卡男主部門的預測中,加里•奧德曼被列為頭號種子,沖奧呼聲極高。願這位性格演員能用這部傑作,迎來屬於他的時代。

互文:《國王的演講》《贖罪》《敦刻爾克》與《至暗時刻》

近年來,聚焦二戰中的英國的電影佳作層出不窮,而非常有趣的是,這些影片都可以形成互文,於彼此互為補充。

比如助科林•費爾斯拿下奧斯卡影帝的《國王的演講》,講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哥哥退位之後臨危受命,繼承王位,並成功克服口吃,在二戰期間鼓舞軍民士氣的故事。而《至暗時刻》講述的是邱吉爾是如何從民眾身上獲取力量,推翻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並部署敦刻爾克撤退行動。在《至暗時刻》中,喬治六世對於邱吉爾的態度經歷了重大轉變,而影片對於這一轉變並沒有過多的交代,要是想了解事件的全貌,《國王的演講》是個不錯的選擇。

;

巧的是,《至暗時刻》的導演喬•賴特前作《贖罪》的故事也發生在二戰時期,片中那個影史留名的敦刻爾克五分鐘長鏡頭被評價為「拍出了最好的敦刻爾克」。兩部影片的視角都非常獨特:《贖罪》將兩個普通人在戰爭背景下的悲歡離合寫成一部愛情史詩,而《至暗時刻》則將一位身處國家命運十字路口的偉大政治家還原為一個普通人。

今年大熱的諾蘭作品《敦刻爾克》更是可以和《至暗時刻》進行互補:《敦刻爾克》是前線,而《至暗時刻》是後方;《敦刻爾克》關注小人物如何在血與火中逃出生天,而《至暗時刻》將鏡頭對準了決策者邱吉爾,看他如何在風雲千檣的關頭作出決斷。

兩部影片都以邱吉爾的著名演講作結,平靜之中充滿力量。「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