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蘇聯建立了猶太自治州,為何猶太人不大量移民?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06日 -
: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面積領土

說到這裏,我們應該大致清楚這個猶太自治州的大致位置,由此可以想見當初猶太人不願意移民的其中一個理由。

蘇聯遠東艱苦的自然環境令猶太人無法適應

猶太自治州位於蘇聯遠東的阿穆爾河沿岸地區,西南與中國黑龍江省接壤,西北東北被現俄羅斯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環繞,面積大約3.63萬平方公里。

如果從自然資源、地理位置方面考慮,猶太自治州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這裏蘊藏著豐富的煤炭、森林、水產、有色金屬等自然資源,與日本隔海相望,與中國僅一江之隔,是連接中俄的絕佳地理位置。

但其中令猶太人望而卻步的是這裏的氣候:冬季漫長而幹冷,夏季陰雨連綿、洪水頻繁,更重要的是,這裏遠離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對習慣於發達地區生活的猶太人很難產生吸引力。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

要說1924年,蘇聯為猶太人選址建立專門的民族聚居地時,一開始選定的並不是蘇聯遠東邊疆,而是氣候溫和、靠近東歐、瀕臨黑海的傳統猶太民族聚居區——克裏木半島(即今克裏米亞半島),這也是當時蘇聯猶太人心中最想要去的地方。

但這個“克裏木方案”最終被放棄了,主要是因為蘇聯當時愈演愈烈的党內鬥爭,斯大林對此方案一直持審慎態度,1927年被斯大林驅逐出党的托洛茨基正是猶太人。

最後斯大林命人重新選址,1927年夏,農學家鮑·利·布魯克教授率領科學考察隊,前往遠東比羅比詹地區(今猶太自治州首府)考察,被這裏吸引,最終“比羅比詹方案”應運而生。

這個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一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斯大林可借此加強對中國東北及日本的防衛,二是因為猶太人移民過去可以開發那裏豐富的礦產資源。

但這畢竟是蘇聯高層一廂情願的想法,當地猶太人並不願意接受。

1928年,也就是被迫遷居比羅比詹的第一年,僅有的數百名猶太移民中,就有60%以上的人回流或移居到遠東其他地區。1928—1933年間,約有2.15萬名猶太人遷移到此,但其中1.15萬人最後離開了。

除了忌憚當地的惡劣氣候,還因為隨後蘇聯掀起了大規模的“肅反運動”

1934年開始,蘇聯開始“大清洗”運動,大量猶太人遭受政治迫害,來自國外的當地猶太移民,被指控是美國、日本的間諜,許多猶太文化機構被查封,號稱“猶太民族家園”的比羅比詹在蘇聯被完全孤立,也不准與外界進行聯系。

要知道當時正是猶太民族最危機的時刻,納粹德國屠殺了大量的猶太人,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大批猶太人曆經周折逃出德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等歐洲國家。

連坐落於黃浦江畔的中國上海,在1933—1941年間接納了近3萬名猶太難民,成為東亞最大的猶太人避風港。可是,號稱“猶太民族家園”的蘇聯猶太自治州卻未成為猶太難民的棲宿之地。

猶太難民聚集在上海租界

更重要的理由是,1948年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複國了,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今以色列)

自此以後,離開蘇聯前往以色列的蘇聯猶太人就越來越多。

蘇聯政府為了壓制國內猶太人的複國主義情緒,推行了民族同化政策,限制猶太人的言行舉止,這讓他們覺得自己仍是蘇聯的二等公民,沒有得到平等對待。

加上本身猶太自治州就是強制遷移猶太人的結果,當地沒有猶太文化和歷史的根基,因此猶太人對猶太自治州的歸屬感十分有限,也就更加向往回到以色列。

從猶太自治州移民以色列的人口逐年增加:1948—1963年為5—7萬,1970—1982年為18萬,1989—2002年為93萬。

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綜上所述,在氣候因素、政治迫害因素、以色列成立等因素的影響下,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人口的猶太人口一直都很稀少。

20世紀30年代末,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口達到最高峰時約為4萬。如今猶太自治州的猶太居民僅有8000人左右,只占猶太自治州總人口的5%不到。

嚴格來說,如今俄羅斯的猶太自治州,雖然名字上仍含“猶太”二字,但早已不是當初的“猶太民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