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疫去花開,寧夏以非遺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16日 -
:        
 
中國旅遊報

4月13日至2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和非遺處、對外交流與合作處、寧夏文化館會同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培訓中心,組織17家區內國際組團社,對擬命名的15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就業工坊進行實地核查評估,圍繞「非遺+旅遊」「非遺+扶貧」研發推出寧夏文化旅遊融合線路產品,推動寧夏文化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明霞介紹:寧夏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8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142項,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176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個,自治區級非遺傳承基地65個。近年來,寧夏積極探索「非遺+旅遊」「非遺+扶貧」,將非遺項目與全域旅遊發展結合起來,與國家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依託麻編、草編、刺繡、剪紙、磚雕、木雕、鐵藝等實用性強的非遺技藝培訓,傳承弘揚非遺文化的同時,助推鄉村旅遊發展,為寧夏按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作出貢獻。

政策支持非遺繁榮

對申報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至5萬元;對保護工作不力、年度計劃落實不到位的項目保護責任單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第一責任人給予處分……從3月30日起,《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實施。《辦法》適用於寧夏各級政府公布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傳承基地、保護責任單位。

《辦法》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採取分級保護管理與屬地保護管理相結合的辦法,推進保護管理法制化、規範化、長效化。明確規定由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同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領導下開展工作。

《辦法》明確建立項目資助和項目保護責任單位激勵機制:對申報列入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保護責任單位給予一定獎勵,對申報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至5萬元,對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鼓勵支持代表性名錄項目多元融合發展,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明確規定每年徵集評選一批「非遺+旅遊」「非遺+扶貧」等方面的優秀案例,每個以獎代補1萬元至2萬元等。對保護工作不力、年度計劃落實不到位的項目保護責任單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第一責任人給予處分,並對保護責任單位予以調整。

amocity
amocity

  


《辦法》規定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實施績效評估和獎懲約束機制,對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傳承基地、保護責任單位都進行細化管理,建立激勵和退出機制,依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大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優化保護傳承環境,增強傳承實踐活力,提高保護管理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了保護、發揚、傳承、利用好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寧夏通過各種政策制度,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支持,傳承發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決定將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13日)發放自治區級非遺代表傳承人補助資金,提前到2月予以發放,對216名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給予資金補助,每人5000元,總計108萬元,以此大力支持廣大非遺傳承人嚴格履行非遺保護、傳承和弘揚職責義務。寧夏回族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積極融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充分發揮傳統戲劇、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等非遺領域專業優勢,創作推出秦腔《眾志成城將病魔斬》《新花木蘭》、京劇《戰瘟神捍中華大愛無疆》、寧夏小曲《群防群治抗疫情》、剪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等一系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接地氣、有溫度的非遺作品,記錄感人故事、謳歌人間大愛、鼓舞人民士氣、凝聚社會正能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精神力量,贏得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讚譽。

項目帶動非遺傳揚

在青磚上雕刻出各種精美作品,有12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六盤魏氏磚雕,成為寧夏隆德縣鳳嶺鄉於河村村民脫貧致富的「鐵飯碗」。近年來,六盤魏氏磚雕第五代傳承人魏亞龍打破傳統家庭手工作坊的傳承發展模式,投資成立隆德縣魏氏磚雕有限公司,開發出新產品300餘種。先後對15名建檔立卡戶貧困村民進行培訓,讓他們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不但在脫貧致富中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去年公司總收入超過300萬元,接待遊客近2萬人次,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命名為「精準脫貧·扶貧車間」,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評為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範戶。

一根針、一把剪、一個烙鐵,形象逼真的花草、婀娜多姿的侍女、活靈活現的八仙過海……當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畫面出現在葫蘆上時就變成了「寶葫蘆」。寧夏平羅縣潮湖村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葫蘆燙畫傳承人陶瑞珍,帶領村裡7戶村民成立了石嘴山市瑞寶工藝葫蘆種植合作社,動員潮湖村家家戶戶庭院種植葫蘆,美化鄉村環境的同時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截至2018年底,石嘴山市瑞寶工藝葫蘆種植合作社葫蘆種植面積達68畝,面向移民社區舉辦精準扶貧葫蘆燙畫技能培訓班、葫蘆刻繪班、葫蘆彩繪班等,培訓1300餘人。同時通過建立瑞珍葫蘆文化園,設立葫蘆文化藝術展廳、葫蘆製作體驗長廊和民間藝術展廳,形成了具有民俗化、娛樂化、大眾化的文化創意產業。現在,陶瑞珍正在籌劃陶葫蘆特色農家鄉村旅遊景點,希望藉助鄉村旅遊,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歡上「寶葫蘆」,把小葫蘆做成村民致富大產業。

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原剪紙刺繡,是千千萬萬民間藝人以口傳身授的方式代代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近年來,海原縣委、縣政府按照一園多用理念,投資800多萬元改造完成集刺繡剪紙加工、展示、銷售、培訓和旅遊購物電商平台於一體的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創業基地建設,整合全縣刺繡剪紙資源,打造海原統一的刺繡剪紙品牌,積極探索「非遺+扶貧」模式,大力開展剪紙刺繡非遺文化的傳承,培育以刺繡、剪紙為主的文化產業,扶持剪紙刺繡非遺文化產業,實現農村貧困婦女「離土」創業就業、增收富民,助推海原縣脫貧攻堅。目前已註冊「海原回繡」地理商標,基地吸納刺繡剪紙合作社12家,輻射帶動專業村24個,培訓技能人員4200人次,其中建檔立卡戶2650人,年產值1600多萬元,有650戶建檔立卡戶通過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脫貧致富。

隆德縣高台馬社火非遺項目跨「文化創意、演藝娛樂、文化旅遊、教育培訓、民間工藝」等5個行業,2013年隆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定為「中國社火文化之鄉」。根據自治區《關於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項目傳承保護點(基地)的通知》要求,確定了山河鄉王莊村、文化館、六盤山文化城及陳靳鄉新和村4個重點傳承點、19個重點傳承人,初步培養對象50多人。目前隆德縣高台馬社火國家級傳承人有梁爾敦,自治區級傳承人有黨國智、張國勤、梁鴿飛3人。隆德縣高台馬社火於2008年6月被國家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地處隆德縣城西南8公里處的陳靳鄉新和村,村內有岳家峽等生態旅遊資源,民俗文化氛圍濃厚。新和村把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採摘垂釣、生態餐飲融入現代鄉村文化旅遊行業,依託新和村馬社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和美隆文化演藝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馬社火展演、騎馬觀光、農事體驗、休閒採摘等旅遊資源項目,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開創休閒旅遊致富路。每年利用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重大節慶組織開展馬社火展演60餘場,讓遊客參與馬社火展演、秦腔自樂班、廣場舞、休閒農事體驗、騎馬賞花觀光、水上遊樂拓展以及18公里越野自駕游等。全年共接待遊客4萬人次,年純收入150多萬元,帶動82戶287人完成脫貧,人均純收入達8300元。

旅遊讓非遺煥發新活力

3月23日,寧夏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舉行旅遊專題新聞發布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劉軍介紹,在寧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系統各黨支部將與掛牌督戰的80個村黨支部結對幫扶共建,組織開展一個非遺傳承人帶一個村、一條旅遊線路帶一個村、一個景區帶一個村、一個電商平台帶一個村、一片民宿帶一個村、一個旅遊企業帶一個村的「六個一」幫扶模式。一個非遺傳承人帶一個村是第一個重點舉措。

4月13日至1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組織17家區內國際組團社,在西吉縣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將台堡遊客服務中心、西吉縣鄉土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原州區大原古建、六盤山摶土瓦塑工坊、隆德楊氏彩塑生產扶貧車間、海原縣非遺創業孵化基地、同心尕妹子非遺工坊、同心縣紅軍西征紀念館等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及部分文旅企業實際考察後,就非遺項目產品如何傳承創新、如何融入旅遊產品線路、非遺產品在轉化為旅遊產品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組織了座談。

「固原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魏氏磚雕和楊氏泥塑缺少匠人精神的展示,匠人精神是非遺文化的靈魂,不能被商業化。大原古建區級非遺,能看出一些匠人精神但是缺少場地。可以請非遺傳承人進行定點課程。針對親子家庭可以融合『非遺+休閒度假』在一起做。吳忠農耕民俗博物館、強家老醋坊、劉三朵八寶茶、採摘、靈芝孢子粉、靈芝醋這些產品都有賣點。針對相對成熟的非遺工坊,我們已經做進了研學課程裡面……」寧夏中旅負責人說。

「推動『非遺+旅遊』,就要就地取材,因地適宜,要挖掘深邃的文化和生活,結合當地的生產配套。旅遊產品的定位分門別類的定製和打造。希望每個非遺項目有生產和銷售,把旅遊產業鏈拉長。」寧夏康輝國旅負責人說。

怎樣按照市場規律,將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寧夏川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在探索。近年來,該公司將傳承人、非遺項目和文創公司等社會資源整合搭建非遺展銷平台,在傳承性保護的同時及時有效地轉化到開發性保護的層面,使非遺項目向生產力、產業和經濟轉化,有效地實現了非遺項目產業化、文化化、市場化,並向開發性保護轉化,從而達到整合資源、優化資源、凝聚合力,形成了非遺傳承、產品開發、產業建設、市場拓展、文化孵化,促進非遺文化向群眾文化轉化和文創產品向產業化、市場化的轉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宋建鋼表示,寧夏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非遺保護利用方面有關激勵措施,讓非遺資源能夠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通過藉助旅遊業的獨特優勢,把「非遺+旅遊」「非遺+扶貧」,把寧夏的非遺資源推廣出去、營銷出去,要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展現寧夏非遺的擔當和作為。

同心戰疫 文旅擔當

amocity
amocity

  


1. 同心戰疫,為江蘇文旅擔當點讚!

2. 同心戰疫,湖南文旅人堅守陣地待春來

3. 同心戰疫,湖北文旅人在行動

7. 同心戰疫,河北文旅鼓勁謀發展

9. 同心戰疫,浙江新晉5A級景區邀客共赴縉雲遊

12. 同心戰疫,餘杭文旅長三角雲推介搭台引客來

16. 同心戰疫,廣東文旅人千方百計促復甦

20. 疫去春來,鹽城大豐奏響全域旅遊「春之聲」

22. 疫去春來,河北省啟動全省旅發大會重點項目「大會戰」

23. 疫去春來,江陰紅豆文化旅遊節開幕

26. 疫去春來,天台山大瀑布景區開啟試運營

作者:王濤 張群倉 劉思嫻編輯:崔晶

眾志成城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