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佛經說“一花一世界”,此說法是不是符合科學理論?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07日 -
:        
 

懷疑探索者

電影《黑衣人》中,宇宙是外星人手中的一個玻璃球

也就是說,這位“跟著小劉去探索”的想法,也就相當於一個小孩子4歲的智商。

也許有些4歲的小孩子做不出這樣的想象力,那麼,5歲、6歲,總也可以想象到吧?

總之,能做這樣的猜測,根本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太簡單嘍

所謂“宇宙是一個細胞,而無數細胞組成了一個生物體。大小小大無限循環”的猜測,其實不過是類似於“俄羅斯套娃”的玩具。2010年,父母去俄羅斯旅遊回來,帶回當地的一套玩具,就是俄羅斯套娃。這是俄羅斯民族的一種傳統工藝品,是木頭制作的,顏色有紅色、綠色、紫色、藍色等,最裏面是一個木制的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然後被一個稍大的一模一樣的瑪特羅什卡娃娃套住,再外面又是一個更大的一模一樣的娃娃套著

而在“跟著小劉去探索”這個朋友的猜想之中,宇宙數量是沒有窮盡的,一個規模小一號的宇宙,被外面大一號的宇宙所包裹,而這個大一號的宇宙又被更大的宇宙所包裹,如此無窮無盡的被更大的宇宙包裹這種一層套一層、一圈接一圈的宇宙模型,是不是就類似俄羅斯套娃玩具?

俄羅斯套娃

但是,這樣的猜想,不過也就是玩具的水准而已,上限不超過6歲稚童的智商。

記得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紀錄片《宇宙》中也曾經說過,如果把一個原子無限的放大,會不會看見裏面是另外一個宇宙?這是他發出的感慨。不過,後來卡爾薩根又說,這是他在上小學時候的幻想,長大後發現並不靠譜。量子力學已經非常明確地證明,時空的尺度是有限的,一個原子不能被無限分割下去,因為在普朗克尺度以下,是沒有物理學意義的。一旦小於普朗克尺度,時間和空間都不會存在任何意義。所以說,在現代科學理論來看,原子裏面不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什麼“其小無內”只是古代哲學家的臆想,不但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而且是極不靠譜的。

卡爾薩根

既然“其小無內”是不成立的,那麼“其大無外”呢?也就是說,在我們所知道的宇宙“之外”,還會不會有更大更多數量的宇宙呢?

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一個四維拓撲體,也就是有限的宇宙。這個有限的宇宙中,就已經包括了所有信息的總和。無論這個宇宙有多大的體積,它總是有限的。在這個宇宙中,物理規律是在各處都適用的,所以不可能存在所謂的“超自然”“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還有一些未經證實的理論或者是科學哲學思想認為,宇宙不是唯一的一個,而是存在著數量多達10的500次方個的平行宇宙(也有學者認為沒有這麼多數量)。如果存在其他的宇宙,那麼其他的宇宙內的物理規律會不會與我們的宇宙迥異呢?《環球科學》上一篇論文指出,即使存在這麼多的宇宙,在其他的宇宙中,很可能它們宇宙中稟賦的物理規律與我們都比較接近,而不太可能過於迥異。霍金博士也在倫敦的一次演講中宣讀了他的論文,他也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宇宙中光速是上限,極大可能到了其他宇宙也是這樣。

霍金

不過,這些“思維奔放”的平行宇宙理論也同時承認說,這些推測是純粹數學性質的,屬於物理學的形而上學,沒有任何實驗方式可以驗證其成立。一些自媒體曾經報道過的“可能是平行宇宙證據”的東西,其實都是不符合理論的,只不過是作者不懂物理學做出的想象。

這樣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宇宙,是物理學上永遠不可實證的東西。而永遠不可實證的東西,你想怎麼樣說都可以,但是沒有價值。

有很多人總是幻想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聯系,其實,微觀與宏觀差異極大,面貌截然不同。

在宏觀世界裏,物體運動規律是完全確定和有跡可循的。質量小的天體總會有規律的環繞質量大的天體進行運動,萬有引力的“神力”擁有無限遠的力程,可以控制一切宏觀物質。只要你懂牛頓三定律,懂開普勒定理,就可以大致計算出行星的運行軌道。即使不能直接看見某個行星,也可以通過科學理論推測它在那裏是存在的,因為較大質量的天體會擾動其他行星的軌道。

但是到了物質的微觀層面,你再去做觀察,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可謂是非常的詭異,這是因為,你甚至無法精確的測量任何一個亞原子粒子的位置。量子力學中有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的測不准定律,即無論采取什麼精密的實驗手段,都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除以4π(ΔxΔp≥h/4π)。

海森堡

測不准定律做了嚴格的表明,即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模式與宏觀物質是絕對不一樣的。假設你面前有一個原子,無論你動用多麼先進的觀測技術,你也無法精確的知道某一個時刻原子裏面電子的具體位置,因為它們的軌道是不確定,只知道它們以電子雲的形態分布在某個有可能的區域。電子在原子核外各處出現的幾率是不同的,有些地方出現的幾率大一點,有些地方出現的幾率則小一些,如果將電子在核外各處出現的幾率用小黑點描繪出來(出現的幾率越大,小黑點越密),那麼便得到一種類似於雲霧的圖像。在這個圖像中,原子核外面仿佛被帶負電荷的電子雲物質所籠罩。我們只能用概率公式來大略計算它們有可能存在的地方,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的確定。

電子雲

假設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大生物身上的微觀亞原子,那麼這個亞原子將是不可捉摸的,因為它的位置都是不確定的。你可以想象出,一個巨大的生物身上全是不確定的東西嗎?何況,如此軀體龐大的生物,它如何做運動。生命體做任何一個動作,比如說抬起一條腿甚至是眨眼,都需要電信號的傳輸才能做到。做動作是大腦通過神經系統下達指令給軀幹或者其他器官,都是電信號在傳遞信息。而光速是信息傳遞速度的上限,任何信息的傳遞不可能超越光速。假設這個生命體是活的,它眨一下眼,也需要幾萬萬萬萬億年以上。你認為,這樣的生命體還能存活嗎?如果還能活著,恐怕也是一具不能動彈的死屍吧?

至於什麼“一花一世界”的說法,我還是那個看法,相當於我4歲時候的智力水平。

我記得我曾經在百度貼吧天文吧的時候,吧主“貓叔”置頂了一個吧規,裏面有一個條文,內容大致是說,你們民科們不要和我談什麼“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談了就刪。“貓叔”對這句話就特別反感。啥證據也沒有,就這裏賣嘴。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腳踏實地做學問,不會在這裏賣嘴,還自以為獲得了“大智慧”,其真實智力水平不超過

我想說的說,佛教經文中“一花一世界”的宇宙觀與科學沒有任何的聯系。而且,這種無數多重宇宙時空的這類說法也並非佛教原創。古印度婆羅門教聖典《薄伽梵歌》中,很早就有了“全宇宙群分無數兮,舉聚合而為一”的記載,後世的佛經不過是“拿來主義”而已。

《薄伽梵歌》

而佛經宇宙觀中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這個與現代天文學格格不入,卻沒有人敢提一字。與科學不符的時候,某些人緘口不言,對於“看起來很像”的東西,就拼命做鼓吹,這其實就是一種戴著有色眼鏡自說自話。每當我我一看見這些人,就想起來了一個成語:削足適履
。在《淮南子·說林訓》中說:“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因為腳的尺碼太大,無法順利放進鞋子,於是為了讓腳和鞋子“配套”,能夠放進去,就拿出一把砍刀,把腳削小一點。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腳可以與鞋子完美契合了。某些人為了吹噓自己信仰的東西,就把與科學理論毫無聯系的東西強拉硬扯,好使得它們與科學理論“配套”“契合”,豈不是削足適履這樣可笑又自欺欺人的行為嗎?

連康有為都看不慣某些人,他說:“即如所謂大中小三千世界,各以一千世界為增級,然今所實溯見者,吾日天內只八遊星,則無一小千世界也。銀河天則有二萬萬日,是不止中千世界也。天有銀河天十六萬萬,是大千世界亦不止千也。蓋佛所言世界,以千增級者,不過隨意擬議推算,非謂實也。然相去太遠,誤謬亦已大甚矣。”

神秘莫測的宇宙

我在《佛經縱橫》中寫過,僅會提出"概念"是沒用的,我這樣的4歲小孩子都會說“宇宙是一個生命體的細胞”。真正成為一個科學理論,必須還得符合數學模型,得有實驗工具來證明和證偽。喝了一斤二鍋頭的小崔,順手在空氣中一陣子亂比劃,然後他說:一百九十萬年後,地球和火星之間會建設一條地火索道。那麼,如果真有一天地球和火星之間建設了一條太空通道,是不是小崔就成為歷史上的“行星太空通道之父”了?

所謂的“一花一世界”“宇宙是生命體的細胞”,充其量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辨。但思辯不等同於科學理論,二者內涵完全迥異。思辨靠的是想,餓不死躺著就能做。科學理論靠的是數學、邏輯、計量、實驗。

哥白尼的塑像

所以,作為科學理論的“日心說”,其發明權必須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而不是古希臘的阿裏斯塔克,真正提出“原子論”理論的是英國物理學家道爾頓,而不是德謨克裏特或者留基伯。因為前者是切實在做科學實驗,在腳踏實地的觀測。而後者不過是哲學家坐在家裏瞎猜一氣,猜錯了不用擔絲毫責任,猜對了就留名青史。但實質對科學做出貢獻的是前者,而不是提出那些“一花一世界”“宇宙是生命體的細胞”的人。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