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楊利偉在太空飛行聽到“敲門聲”,卻束手無策,科學家這樣解釋!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1日 -
:        
 

盞茶談人史

優質創作者

引言

這自然法規我認為是最高的法規,一切法規中最具有強制性的法規。

——馬克·吐溫

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經曆了多次自然災害,從地震到旱澇,讓人類真正體會到無法與自然的力量抗衡,即便是現在科技再發達,面臨自然災害的時候,還是顯得格外渺小。

自然災害也只是我們眼前所能看到的挑戰,對於去探討外太空存在的事物還無從下手。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的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展探索外太空的旅程,這才發現地球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可怕,自然災害可能在外太空的力量面前顯得一文不值。就在這個探討的過程中,我國航天史上有里程碑紀念意義的宇航員楊利偉曾體會到了太空的力量。他在完全不知道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運行軌道上聽到“敲門聲”,內心充滿了驚慌,只好立即返回國家的懷抱。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科學家進行了近20年的探索才找到聲音的源頭,難道真的是有外星人嗎?

人類登空史

從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太空的探索,直到20世紀60年代人類才真正地飛到太空,與太空進行零接觸。在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發射的“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進入太空,搭載飛船的宇航員尤裏加加林成為第一個脫離地球引力的人。他成功進入太空的那一刻,代表著人類的又一大進步,他的名字也成功地被載入了人類航天史。人類為了紀念他的這個歷史時刻,將4月12日作為“航空航天國際紀念日”。

在尤裏加加林的短暫飛行中,並沒有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在太空以27200km/h的速度在預定軌道上繞地球飛行,用108分鐘繞地球一周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次飛行的完成看上去非常光榮,但是前蘇聯在背後的努力是無窮的。光從實驗的次數分析,共計進行了45次的空載或載物飛行,之後才把尤裏加加林送上太空。

楊利偉聽到的“敲門聲”

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中國是第三個有太空載人飛行實力的國家。就在2003年,楊利偉帶著全國所有人的希望進入太空,在大眾看來,在這次飛行很成功,也完成了國家交代的任務。但這只是表面,實際楊利偉在其中承受的不僅僅是壓力,更是驚嚇。

就在楊利偉太空飛行的過程中,突然聽到艙外一直有人“敲門”,聽到這個“敲門聲”以後,楊利偉內心充滿了恐懼。在遙遠的外太空,孤身一人,接連不斷的“敲門聲”怎能承受,他甚至都不敢想象外面是什麼東西,外星人?還是不明物體?驚慌的他只好立即向地面匯報,選擇即刻返程。

回到地面後,他開始給科學家們講述自己的這次飛行體驗,其中包括的不僅僅是這個“敲門聲”,當然這也是科學家需要研究的重點。其實楊利偉為我國後續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做了個實驗,他在太空飛行長達21小時23分之久,這個煎熬的過程讓他身體差點吃不消。因為在艙內的他身體感到各種不舒適,這種不舒適並不是因為他個人的身體原因,而是太空設備的原因。長期的煎熬飛行,本身承受的壓力就是巨大的,再加上突如其來的“敲門聲”讓楊利偉真正的感到害怕。那經過這近20年的科學研究,科學家終於找到了這個“敲門聲”的來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太空的力量

首先進入太空之前中國同樣也是像前蘇聯一樣進行了多次的實驗飛行,但是內部的感受和發生的意外情況都是沒有辦法了解的。就在楊利偉的飛行中這個“敲門聲”,科學家給出了解釋,並不是真的碰到了外星人,而是技術方面出現了問題。

由於外太空的環境和地球是不一樣的,雖然沒有了地球的引力,但是更可怕的則是多變的氣溫和壓強。而楊利偉聽到的“敲門聲”就是外太空的力量所致。飛船內外的壓強和氣溫有很大的差別,由於科學家在研究飛船構造的時候對於太空的變化還是不能夠掌握固定的規律和具體數據的,所以飛船就出現了形變,從而發出“敲門聲”。

由此也可以看出,太空中無法預估的力量仍然非常強大,人類探索的力度還需加強。

結語

人類科學的程度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若看到卡爾·薩根的《宇宙》一書中描寫的宇宙模樣,那才是未來人類真正需要去追求的。人類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地球的自然環境,若地球的環境遭到破壞,人類面臨的就是大自然的懲罰,由此以後,人類不僅沒有了科學的研究基礎,更不能繼續生存。

其實人類與大自然的距離逐步在靠近,存在的距離就在於人類是否擁有一顆持續探索的心。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亦是如此,若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能夠出人頭地,需要的不僅是想法和行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態度。

參考資料:

《馬克·吐溫經典錄》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