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甄嬛傳》中,雍正帝六子弘曕人生結局安逸,真歷史卻是場悲劇!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12日 -
:       
 

東院景明

《甄嬛傳》中的弘曕

《甄嬛傳》中,對兒子弘曕的人生安排,甄嬛的高明之處無不令人贊歎。可歷史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史學角度來講,弘曕這一劇中人物並非虛構,歷史上的雍正皇帝確實有弘曕這麼一個兒子,也為雍正皇帝第六子,序齒排行為第十子,而且也確實最後過繼給了果郡王做繼子。
確切來說,弘曕這一歷史人物的存在真實性確定無疑,但是,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甄嬛傳》所演繹內容與歷史的出入還是比較大。

弘曕身世,歷史上真如《甄嬛傳》那樣撲朔迷離嗎?

歷史上的愛新覺羅·弘曕
(1733年6月11日—1765年)真正身世,他的生母並非甄嬛,而為謙妃。

甄嬛的歷史原型為清世宗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也就是熹貴妃,是乾隆皇帝弘曆的親生母親。

甄嬛歷史原型:清世宗孝聖憲皇后鈕祜氏

弘曕的生母謙妃(1714年-1767年10月16日)姓劉
,劉氏,屬於管領劉滿之女,於雍正年間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從最開始的應答,到常在,再到貴人,直到生下弘曕後,才被欽定為謙嬪。《世宗憲皇帝實錄》記載,雍正十一年 (1733年) 六月十二日,雍正帝諭大學士等:

“劉貴人晉封為嬪,其應封字樣,著選擬具奏”。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皇帝登基後,謙妃被尊為皇考謙妃。

弘曕生母謙妃

由此而論,《甄嬛傳》中不論甄嬛與果郡王允禮的關系,是否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但真實的弘曕都不會是熹貴妃甄嬛與果郡王允禮的私生子。
此外, 果親王出生於1697年,相比熹貴妃的年齡要年長5歲,而且,甄嬛在雍正還沒有繼承帝位的時候就嫁給了當時還是雍親王身份的胤禛,從這些去判斷,熹貴妃和果郡王允禮不可能發生感情瓜葛,更不可能生下兒子。

《甄嬛傳》中的甄嬛與果郡王

因此上說,我們平時看電視劇,切不可拿它當真正的史書看待,畢竟,除了參考部分歷史外,其中虛構的情節太多
,畢竟,它是從娛樂大眾的角度出發,來闡明古代人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以及民族文化的某些道理,於是,東拉西扯一下,甚至虛構一下,只要劇中情理講的通,不對歷史中的重要人物造成顛覆性的大篡改,於輕微毫末間渲染下豐富下,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弘曕的人生,《甄嬛傳》的安逸結局和真實歷史相差究竟多大?

既然弘曕歷史確有其人,那他的真實人生究竟怎樣?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真實的歷史究竟和《甄嬛傳》的安排差別有多大。

在大清歷史上,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25歲,而弘曕周歲也只有2歲。
當時,乾隆皇帝兄弟十人,在乾隆即位時就只剩下弘晝和弘曕兩個弟弟,因此,對於弘曕這個最為年幼的弟弟,乾隆甚至喜愛,也特別關照。

歷史上的弘曕

弘曕出生地在圓明園,因此他的乳名喚作“圓明園阿哥”。弘曕小時候很怕乾隆,每每見到乾隆,都會躲起來。
一次,乾隆皇帝去圓明園內玩耍,看到弘曕,就召近前和他說話,誰知弘曕一溜煙就跑掉了。當時,乾隆皇帝雖然沒有責怪小孩子,但還是心裏不太高興的,為此事,他將太監罵了一頓。但這些小事,並沒有影響乾隆皇帝對小弟弟弘曕的喜愛。


清乾隆皇帝

為了培養弘曕,乾隆皇帝特意請了當時聞名遐邇的著名詩人沈德潛來當老師來教他
,在沈德潛的悉心教導下,弘曕終學有所成,他博學多才,善詩詞,好藏書,時人稱贊弘曕“詩宗歸於正音,不為凡響”
,而且弘曕書房所收藏之書,可與怡王府的明善堂相妣美。可見歷史上的弘曕應該是個比較有才學的皇子。

隨著弘曕漸漸長大,乾隆也開始委以重任。
“乾隆十五年(1750)弘曕剛滿18歲
,乾隆就讓他管理武英殿、圓明園八旗護軍營、禦書處、藥事房。又過了兩年,乾隆皇帝又讓他負責管理造辦處事務。足見乾隆皇帝在一開始對這個弟弟的看重和信任。

後來,果郡王允禮去世,因為他生前兒女不幸夭折,並無繼承之人,於是弘曕被過繼給果郡王承襲其位。
由於果郡王生前頗受皇帝信任,在乾隆即位後,果郡王允禮被任命為總理事務,賜親王雙俸,因此,允禮在諸王中算是較為殷富的
。這時候,承襲了果親王的弘曕,由於年輕氣盛,再加上原本的王弟身份,性格上更多些浮躁,於是他人性的缺陷從此開始逐步顯露。

歷史上的果郡王允禮

弘曕個性的兩大“招禍”之處:


1、弘曕好積財富,放縱不檢。

繼承了果親王的弘曕,以前果親王允禮那裏繼承來的財富,原本已經夠為殷實,而人的貪欲若不加節制往往就這樣永不滿足,而弘曕顯露的性格弊端正好將此放大。

弘曕雖然繼承了果親王的全部產業,但他仍不知足,而是變著法子,想出不少占便宜的歪招損招給自己積聚財富。

弘曕曾開設煤礦強占平民產業,此事一度令乾隆皇帝極為不滿,但也沒怎麼爆發。後來,弘曕又欠人錢不還,並以協助債主通過販賣人參的方式牟利抵債,這使得王弟身份大失,也正是這件事,使得乾隆龍顏大怒下令徹查。經查,弘曕的個人作為,向來都是買極好的東西,如令各處遣關差購買蟒袍、朝衣、刺繡、古玩以及優憐等,而他卻只給人家很少的價錢。更令乾隆惱火的是,弘曕還私下找朝廷大臣給自己的門下謀取私人職位。

《甄嬛傳》中的弘曕

對此,乾隆皇帝斥弘曕:

“冥心干預朝政毫無顧忌,一至於此,此風一長,將內務府旗員之不已,外而滿漢職官,內而部院司寺,勢將何所不可……朕實為之寒心。”

而對於弘曕來說,他對乾隆的屢次斥責總覺得不以為意,覺得自己是乾隆皇帝最小最疼愛的親弟弟,就真的犯點事,乾隆也就說說而已,而應該不會將他怎麼樣。於是,一步步,將錯就錯就這麼一直胡鬧到乾隆皇帝忍無可忍。

2、弘曕恃寵自傲,我行我素。

弘曕因特殊的王弟身份,從小被乾隆寵愛慣了,在做了果親王後,更加恃寵自傲,我行我素。

一次,弘曕奉命前往盛京恭送玉碟,他卻上奏要先去打獵,而後再去盛京。這些我行我素的習慣,也都引起乾隆對他的日益不滿。而這些習慣在弘曕看來,他覺得自己就是那樣,也無傷大雅,從來沒想過要收斂一下,畢竟皇帝是自己的親哥哥嘛,就是晚到會那還能怎樣?

因弘曕的種種目無禮法,實在不像話的事情發生多了,乾隆皇帝心裏已經打算是時候要好好教訓下這個弟弟了。適逢弘曕母親謙妃壽辰,乾隆皇帝並沒有加賜稱祝。對此,弘曕憤懣不滿,將情緒表現在臉上,並向乾隆皇帝陳詞諷刺。此時,乾隆駁斥弘曕:

“坐擁厚,面侍奉母妃菲薄,反而常向母妃索取財物,為人子的能這樣做嗎?”

另外一次,圓明園“九州清宴”失火,這個地方離弘曕的住處也是最近的。這時候,諸王都紛紛急急忙忙趕著救火,而弘曕不但來的最晚,來了後還和皇子們嘻嘻哈哈的,沒有一點關念之情。

再一次,弘曕與弘晝到皇太後的宮中請安,並在皇太後座旁膝席跪坐,而他所跪位置,剛好是乾隆皇帝平日請安所跪之處,對這件事,乾隆皇帝責備兩個弟弟“儀節借妄”。

《甄嬛傳》中的弘曕

尊榮獨享的弘曕,歷史為他這樣“悲情”結局!

也正是弘曕在繼承果親王之後的種種貪婪,以及目無禮法的越矩行為,終於招致乾隆皇帝對他下了最嚴厲的處罰:

“1763年九月初四日貝勒弘曕交罰銀一萬兩,九月初九日廣儲司奏為銷毀親王金寶一顆。”

從此,弘曕由郡王降為貝勒,並罷免了他所有的官職,就連弘晝也因此前和弘曕於皇太後前“跪坐無狀”,一並被罰王俸三年。

討及弘曕的個性,基本可以用“得勢不可一世,失勢一蹶不振。”來形容。

在弘曕被乾隆皇帝懲戒革職後,他從此鬱鬱寡歡,閉門不出,而且一病不起。

弘曕在病危時,乾隆皇帝親自前來探視,弘曕在衾褥間不停地向乾隆皇帝叩首謝罪。乾隆因此被手足之情打動,嗚咽失聲,拉著弘曕的手說:

“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處分,以改變你的脾氣,想不到你會因此得這樣重的病。”

之後,乾隆皇帝下令恢複弘曕郡王的封爵,但遺憾的是,不久後,乾隆三十年(1765)三月初八日申時,弘曕因病離開了人世。年僅33歲

對於弘曕的離世,乾隆極為痛惜。乾隆皇帝不但給他做了詩文,而且還將其鐫刻在弘曕園寢的石碑上。大意是這樣說的:

我(乾隆)其實是十分愛惜你這個弟弟(弘曕)的,因不想讓你一錯再錯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才給了你輕微的處分,目的是幫你糾錯並加以改正,而且在南巡路上,我半路聽到你患病的消息,就立刻稟告太後恢複你的爵位,重新封為郡王,也希望你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病情可以有所好轉,誰料想,你竟然是如此的弱不禁風,就好像一顆嬌嫩的枝條被春風吹折了後,菜葉上的露水很快為風吹幹,自己迅速枯萎了。當驛站的快馬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更加增加了我的悲痛。

《甄嬛傳》中的乾隆皇帝

結語:

回顧歷史上真正的弘曕人生的前前後後,他很榮幸,生在帝王家又深得乾隆皇的喜愛,也不曾遭遇什麼王子儲位爭鬥,遺憾的是,縱然乾隆皇帝對弘曕這個最小的弟弟,從始至終都是十分顧念兄弟手足之情的,只不過,對弘曕個性中流露出的致命弱點,以及面對乾隆皇帝的屢次訓誡不以為然,因貪欲和驕縱,終於使得自己因積不善良久,而招致不可挽回的惡果,辜負了上天的厚愛和自己的整個人生。

『文/東院景明,本文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