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


字體大小:
2020年11月27日 -
:        
 

新浪科技

新浪網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官方帳號

1、傍晚時分,一朵白色雲彩漂浮在珠穆朗瑪峰頂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珠穆朗瑪峰正在面臨著新的危機——高海拔空氣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氣,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

盡管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地球最高山峰,但它仍然無法擺脫氣候變化的影響。地球上唯一突破平流層的制高點就是海拔8848米段的珠峰,那裏的大氣層非常稀薄,讓登山者喘不過氣來,而山峰的冰川蜿蜒數公里。現今珠峰的大氣和冰川正在快速變化,依據11月20日發表的兩篇最新研究報告,珠峰頂附近的大氣壓正在逐漸升高,這裏將有更多的氧氣可以呼吸,但是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融化,形成更多融水,這些變化將影響珠峰攀登者,以及生活在珠峰附近的當地居民。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氣候學家奧羅拉·埃爾莫(Aurora Elmore)說:“人們對喜馬拉雅山脈下遊部分地區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珠峰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因為這裏海拔太高,很難展開科學勘測,海拔高度決定了此項工作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在海拔5000-8848米之間的區域一直是科考研究難點。”

2、珠峰海拔8430米高空,高海拔探險隊建造了世界上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為了更多地了解這座世界最高峰,2019年,埃爾莫組建了一支包含34名科學家的探險隊前往珠峰,他們安裝了世界最高的氣象站,收集冰期和氣象數據。

發表在《iScience》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埃爾莫和同事著手記錄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珠峰大氣壓的波動數據。每年大約有800人嘗試攀登珠峰,但在攀登至6500米高度時空氣將變得很稀薄,以至於大多數登山者不得不依靠氧氣瓶呼吸,僅有少數登山者在沒有補充氧氣的情況下攀登珠峰。但現在可能變得更簡單了,因為氣候變化正在導致珠峰大氣中氧氣增多,意味著更高的海拔位置有更多的氧氣可以呼吸。

當氣溫升高時,分子運動將更快,當這些分子開始相互碰撞時,大氣壓強將增加。研究報告第一作者、英國拉夫堡大學氣候科學家湯姆·馬修斯(Tom Matthews)稱,大氣壓越大,意味著分子越多,從而產生更多的氧氣可供呼吸。

為了全面分析珠峰大氣變化,馬修斯和同事使用2019年探險時安裝的氣象站收集相關數據,他們將最新收集的數據與歐洲中程天氣預報中心的分析結合起來,重建了1979-2020年間珠峰的氣候狀況。

然後,馬修斯和研究團隊利用氣候數據模擬珠峰周圍大氣如何隨時間變化,以及伴隨地球變暖所產生的變化。他們的模擬結果表明,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水平升高2攝氏度(預計2050年將達到該溫度水平),珠峰最大耗氧量將增加5%。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變化,但足以成為站在珠峰峰頂登山者的生死差別,有些人會認為珠峰大氣密度增大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良性結果。馬修斯笑著說:“事實上這並不樂觀,潛在著更大的危機。”

他指出,這項研究真正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揭示珠峰大氣壓變化非常劇烈。基於過去40年的觀測數據,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記錄以來最低氣壓的一天,並將其與最高氣壓的一天進行對比。結果顯示,這兩個數據差異很大,這兩天的耗氧量差別相當於海拔高度相差1055米的變化。

3、一位探險隊成員正在珠峰大本營冰崖附近岩石上提取樣本。

馬修斯稱,短短幾天內珠峰的天氣狀況就會發生顯著變化,當登山者攀登到高峰時,感覺不需要補充氧氣就可以正常呼吸,但是幾天後,天氣驟變可能突然出現氧氣稀薄、異常寒冷冬季天氣,讓登山者無法繼續攀登。這意味著那些打算放棄補充氧氣、將身體推向絕對極限高度的登山者必須密切關注大氣氧氣預測數據,例如:如果登山者離開大本營准備登山時,珠峰峰頂已處於無氧峰值,人類身體很難適宜該條件,一周之後當登山者抵達峰頂,此時峰頂大氣壓值達到最低點,對於登山者而言,這將是一場“真正的恐怖遭遇”。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風險科學家金伯利·邁納(Kimberley Miner)說:“雖然我未參與這項研究,但該研究深深地吸引了我,氣候變化可能是影響珠峰的重要條件,對於登山者尤為重要。當談及氣候變化時,人們可能不會立刻注意到高山環境氧氣的顯著變化,但該因素將直接影響登山者。”

雖然珠峰的大氣變化肉眼不可見,但氣候變化對冰川造成的破壞對當地居民是顯而易見的。尼泊爾加德滿都原住居民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Pasang Dolma說:“喜馬拉雅地區正在消融的冰川令人非常擔憂。”據悉,幾周前她到附近一個區域徒步旅行,當地居民稱,之前我們的大山是白色的,但現在看到的大山全是黑色的,許多冰川開始消融,並引發洪流,之前該現象非常罕見,但現在發生次數更多,並且不可預測。

11月20日發表在《一個地球》雜志的另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珠峰冰川快速融化,某些區域的冰川厚度最多減少了150米。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冰川學家帶領的一支科學家小組利用存檔衛星圖像和上世紀60年代的勘測數據建立了一個基線數據集,以此來比較未來冰川融化趨勢,該基線數據集原始資料來自1962-2019年之間10個不同年份。

研究小組分析了79個冰川,其中包括世界海拔最高冰川昆布冰川,發現在2009-2018年之間,冰川厚度減少的速度幾乎是上世紀60年代的兩倍。一些評估報告指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珠峰一些冰川厚度可能已減少一半。

邁納稱,2000-2016年珠峰平均氣溫比1975-2000年平均氣溫高1.8華氏度,盡管氣溫升高是冰川逐漸融化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他重要因素也起一定作用。隨著冰川逐漸消融,經常會殘留岩石碎片,並在山坡上露出懸崖和溝槽。暴露在外的深色岩石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融化周圍的冰雪。融水滲入冰川消退形成的溝槽中,會形成小水池,水池將不斷融化周圍的冰雪,更多的水不斷進入水池。最終,多個水池匯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冰川湖,據統計,1990-2015年之間,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了400多個冰川湖。

美國科羅拉多州路易斯堡學院山地科學家海蒂·施特爾茨(Heidi Steltzer)稱,考慮到整個研究區域持續出現冰川流失,這樣的研究結果令人非常擔憂。

除了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居住的18個原住居民區,還有近20億人依靠這座山脈獲得淡水資源,隨著冰川融化加速,曾經穩定的水源面臨著危險,威脅著全球近五分之五人口的生活和生計。

埃爾莫說:“雖然冰川快速消融可能意味著形成更多的淡水,這是一件好事,但僅是一小段時間,如果冰川融化速度過快,就會以洪水的形式出現,近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居民已經曆過這樣的災難,珠峰冰川並未影響全球氣候變化,而是直接體現了全球氣候變化產生的深刻影響。”

散居在喜馬拉雅山脈附近的夏爾巴人表示,盡管喜馬拉雅山脈處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前沿,但該地區的原住居民經常被人們忽視,被排除在研究制定氣候戰略政策範圍之外,幫助他們了解其擁有的自然資源以及選擇相應的生活方式,與研究冰川消融流失一樣重要,這可能是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葉傾城)